袁偉 宋揚 張莉麗
國網宣城供電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變電站內接地隔離開關的作用是在電氣設備或線路需要進行檢修時,使被檢修對象安全可靠接地,以保障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接地隔離開關的操作方式可分為電動方式和手動方式兩種,其中手動操作方式一般通過手動力直接驅使接地隔離開關的機械輸出軸轉動來實現其分合閘。在手動操作方式中,如果接地隔離開關的操作機構未設計操作桿或者自帶的操作桿較短,就需要合適的加力桿輔助操作機構實現接地隔離開關的分合閘。有些隔離開關沒有電動操作機構,其手動操作機構和配套的接地隔離開關操作機構相同,也需要通過加力桿實現其分合閘。
變電站內的設備間隔主要有出線/進線間隔、開關間隔、主變間隔、電容器間隔和附屬設備間隔,其中出線/進線間隔、開關間隔、主變間隔、電容器間隔一般分別配有3把、2把、3至5把和2把接地隔離開關。由此可見,在變電站數量的穩步增加下,變電站內的接地隔離開關數量呈現倍數增加的趨勢,加力桿的使用程度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在變電站的倒閘操作過程中,當需要手動操作接地隔離開關時,運維人員經常會忘記拿加力桿,使得加力桿的取用時間變長。除此以外,有的變電站的安全工器具室內存放了不同孔徑的加力桿,運維人員在操作前無法確定使用哪種孔徑的加力桿,需要拿到現場進行比對才能確定,導致相關倒閘操作時間變長。如果以上兩種情況同時發生,就會進一步影響到倒閘操作的連貫性和效率,若返回操作現場花費的時間過長,還需要對相應的設備進行重新驗電,大大增加整個倒閘操作的時間。
在變電站現場管理中也發現,有些變電站在含有接地隔離開關的設備間隔中只配有一個加力桿,但在間隔內設計了多處加力桿的存放位置,導致加力桿在使用后不總是放在原來的存放位置,在下次使用加力桿進行倒閘操作時,需要尋找其存放位置,造成倒閘操作時間上的浪費。
加力桿的取用問題主要由兩個原因造成:一是沒有對加力桿建立臺帳和流程[1]。變電站現場沒有建立加力桿的臺帳,導致操作人員不能及時分辨與確定加力桿的類型,并且操作人員對加力桿取用的流程不太熟悉,使得加力桿使用后沒有及時放回到原位。二是沒有主動制作備用的通用型加力桿。現場需要加力桿輔助的設備較多,當操作人員不能及時確定加力桿的類型和尺寸時,沒有備用的通用型加力桿進行臨時替代來彌補損失的時間。
針對倒閘操作中加力桿的取用問題,需要從現場流程優化[2]和工具創新兩個方面對加力桿進行進一步的精細化管理[3]。
加力桿取用的流程優化需要利用運維工作之間的碎片化時間,將各個變電站安全工器具室內的加力桿進行整理和強化標識措施。為了便于識別和強化記憶,應對各種使用類型的加力桿進行涂漆和編號,以達到明顯區分各個加力桿的效果,實現其與現場對應設備使用間隔的關聯匹配。除此之外,還應制作、粘貼相關表格,并粘貼于安全工器具室處。當現場倒閘操作需要用到加力桿時,操作人員首先通過表格找到需要操作的設備間隔,然后在表格中確認對應加力桿的顏色和編號,并在加力桿的存放位置處找到對應顏色和編號的加力桿。加力桿取用的流程為:“接令”、“操作準備”、“進入安全工器具室”、“查看加力桿核對表”、“確定變電站”、“確定操作設備間隔”、“確定加力桿顏色及編號”、“拿取加力桿”、“執行操作”、“放回加力桿”、“匯報”等過程。
為了使建立的臺帳和流程產生效果,應對運維人員進行了針對性和關聯式的培訓,將接地隔離開關操作前取驗電器與取加力桿的動作聯系起來,加強運維人員對加力桿使用的重視程度。
在工具創新方面,主要需要制作一副備用的通用型加力桿。首先,需要確定加力桿的尺寸和重量。變電站現場需要加力桿輔助的接地隔離開關操作機構分為凸型和凹型兩種類型,兩種類型的操作機構應分別制作相應的加力桿,同時其剛度應符合要求,使其在操作中不會發生彎曲變形。由于操作機構的內徑和外徑不盡相同,通用型加力桿無法避免操作中出現角度傾斜的問題,所以應對接地隔離開關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計算,并設計、試驗通用型加力桿,防止加力桿傾斜的角度影響操作,使備用加力桿發揮實際的作用。
若將變電站現場需要加力桿操作的設備信息導入防誤操作系統,在五防鑰匙開票后,系統(或五防鑰匙)智能判斷即將操作的設備是否需要攜帶加力桿,并在倒閘操作前以語音的形式提醒運維人員,就能夠更加有利于提升相關倒閘操作和攜帶工器具的效率。
運維人員通過現場流程優化和工具創新兩個方面處理變電站加力桿的取用問題,不僅有效縮短了倒閘操作中加力桿的取用時間和相關設備的停送電時間,而且提高了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和電力企業對用戶的供電能力,更加方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有力地提升了供電企業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