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崗
青島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 山東青島 266000
現階段我國的工業鍋爐約有60萬臺,其中有超過80%以上為燃煤鍋爐,每年都會消耗大量的煤炭,所造成的能源浪費與環境污染情況十分嚴重。針對這種問題,我國國務院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對工業鍋爐的節能控制做出了新的要求,值得關注。
現階段社會生產對工業鍋爐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工業鍋爐也是我國能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的“大戶”,因此有關工業鍋爐的節能減排問題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的工業鍋爐雖然在節能減排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的問題。而造成工業鍋爐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設備的長期低負荷運行、頻繁的開啟與停止等。例如目前很多工業鍋爐在運行期間,會因為設備參數以及生產方式的不同而出現運行差異,這些都會導致工業鍋爐的功率發生改變。但是在實際上,很多企業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復雜生產條件,往往會采購一些高配置的鍋爐,而這些鍋爐在實際上并沒有發揮預期的作用,出現了“大馬拉小車”的問題。同時從數據來看,很多企業的工業鍋爐負荷率沒有超過50%,運行效率低,不利于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1]。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在工業鍋爐節能檢驗工作中,可以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工業鍋爐的節能控制路徑進行改進。
根據《鍋爐節能技術檢驗管理規程》的相關內容,在對工業鍋爐的節能性能進行核查期間,針對不符合節能要求的設計文件不能予以通過。所以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在實施期間,需要對設備的性能做出綜合判斷,督促工業鍋爐制造單位嚴格按照要求來進一步完善工業鍋爐的設計理念,例如在文件中增加有關節能設計的內容,并在原有的補充文件中強化對節能的審查,并且對于未通過審查的鍋爐不能投入生產。這種方法能夠在源頭上杜絕高能耗工業鍋爐的出現,就有可行性。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在評估工業鍋爐節能效果期間,需要結合工業鍋爐的使用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本文給出的方案包括:
(1)針對需要批量使用的工業鍋爐,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應該在定型測試之前進行試驗,保證制造數量不超過3臺,在定性測試完成后及時將工業鍋爐的節能減排效果提交給檢驗機構;若針對制造數量已經超過3臺并且未進行節能減排效果測試的情況,則特種設備檢驗機構不應向該型號鍋爐發放檢驗證書。
(2)針對非批量制造的工業鍋爐,需要逐臺測試設備的節能減排效果;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在實施階段,應該邀請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結果進行測試,并保證相關檢驗工作能夠在6個月內完成,當測試結果顯示滿足節能要求之后才能允許生產;若不滿足要求,工業鍋爐制造單位應該選擇不同時間段對設備的性能進行檢測[2]。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應該在工業鍋爐安裝前,需要審查工業鍋爐設備的效能測試報告。針對那些不滿足測試結果的鍋爐型號,工業鍋爐的制造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該通過測試機構進行全面測試,在經過檢驗機構確認之后才能安裝。在工業鍋爐安全結束后,由專門檢驗機構對鍋爐的節能減排過程進行判斷,針對檢驗結果不合格的情況,在整改合格之前不能出具合格證書。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應該關注工業鍋爐維修、改造過程的監督管理,正常情況下工業鍋爐在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維修或者改造:①工業鍋爐的燃燒方式發生改變;②需要改造鍋爐的本體結構;③改變或者新裝尾部的換熱裝置;④其他可能會影響工業鍋爐的改造。從工業鍋爐的性能上來看,工業鍋爐結構改造前,需要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對設備的經濟性、安全性進行評價,通過技術審查方法,避免非法改造或者其他可能會降低鍋爐性能的改造行為發生。
同時按照《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的相關內容,工業鍋爐的改造、安裝與維修等必須要高于原有的效能指標,所以為了滿足這種情況,當改造技術資料通過審查之后,需要根據工業鍋爐的改造結果,對鍋爐的性能進行第二次測試,當測試結果顯示合格之后才能出具檢驗報告;對于檢驗結果不合格的情況,可以出示“不合格”的結果[3]。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應該根據《鍋爐水介質處理監督管理規則》等重要條例對工業鍋爐進行性能檢測,檢測項目包括有機熱載體檢驗、水質量檢驗以及化學清洗過程檢驗等,并能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整個工業鍋爐的水介質處理系統進行測試。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在強化工業水介質處理檢驗中,能夠有效避免工業鍋爐結垢等問題發生。根據當前的調查結果顯示,當鍋爐本體內部結垢每增加1.0mm,就會導致鍋爐的熱效率下降2%-3%,而通過水介質處理檢驗,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水介質處理水平,進而顯著提高鍋爐的使用效率。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工業鍋爐的節能減排效果,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應該從多個角度對鍋爐的性能進行評價,這樣才能杜絕工業鍋爐低效率運行等問題發生,達到節能減排目的,提高鍋爐設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