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壘 蔡沾廣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遼寧大連 116052
企業工商管理目標是支撐企業管理決策,提升企業管理效能,促進企業走可持續發展路徑的重要支撐。對于員工工作而言,合理、科學的管理體系,能夠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增強員工工作責任感,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發展,為企業發展貢獻自身力量。可見,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模式,樹立企業良好形象,有助于增強企業競爭力。因此,研究企業工商管理未來發展方向十分重要。
工商管理是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企業工商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進行的組織、領導、指揮、人員配備、協調、等一系列職能的總稱。企業工商管理是將經濟學與管理學知識相融合,對企業方方面面進行有效管理,進而增強企業管理水平。因此,在企業發展歷程中,應重視工商管理工作,意識到工商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工商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穩步發展[1]。
經濟新常態是指在經濟結構對稱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在經濟新常態中,強調企業發展速度要由高速調整為中高速,這就要求企業優化經濟發展結構,鼓勵企業由投資驅動、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也給社會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特點是經濟增長更加穩定,企業發展勢頭更加多樣化,市場經濟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管理對企業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實現良好的經營管理,就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因此,在新的正常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強和優化工商管理措施,以更好地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能。
從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管理現狀來看,大多數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即沒有一套成熟的、指導性強、實踐性強的工商管理機制,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采用的發展方向和經濟手段落后,而有的甚至違反了整個市場經濟的規律,使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2]。試想,如果一個企業能夠不斷創新企業管理的路徑,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和步伐,不斷優化投資的管理機制和多元化戰略,將其貫穿于企業和各部門的發展全過程,如人事部、科研技術部、銷售部等,通過人性化的經營管理,努力將所有這些部門整合起來,充分發揮部門人才的優勢,使企業的管理更加完善,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做大做強企業,充分發揮企業的社會價值。
當前企業工商管理工作還處于薄弱狀態,一些企業忽視了工商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大都將企業管理立足于技術、技能、銷售學習中,而缺乏對工商管理培訓的重視。從當前企業發展形式而言,部分企業對工商管理認知度較低,不能夠有效掌握工商管理專業化知識,導致企業工商管理底下。
在企業工商管理培訓工作中,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企業工商管理與培訓模式銜接不足,使管理人員與培訓人員之間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動,導致工商管理培訓停留在形式,沒有發揮其根本性效應[3]。與此同時,企業考核管理模式科學性、合理性缺失,考核形式單一化,大都采取筆試考核模式,影響到工商管理質量的提升。
在企業發展歷程中,應重視工商管理工作,意識到工商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發揮工商管理作用,進而促進企業發展。首先,企業在發展歷程中,轉變傳統管理理念,樹立工商管理思想理念,重視工商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不斷的汲取新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技術,促進工商管理向智能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其次,健全工商管理制度,制度是約束個體行為準則的有效方式,以制度的完善,促進工商管理質量的提升是工商管理未來發展的需要。因此,應健全工商管理制度,立足于企業發展模式,結合員工工作需要,細化工商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好的滿足員工工作需要,進而帶動員工工作熱情。
拓展工商管理視野,增強工商管理質量,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一方面,依托于市場發展需要,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拓展工商管理模式。企業經濟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經濟增收,因此,在增強工商管理質量上,依賴于市場發展需要,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開展工商管理工作,進而增強工商管理水平[4]。企業為了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改變企業發展與市場脫離管理模式,應立足于市場發展需要,使自身管理模式、經濟模式與市場發展協同一致,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形象建設,增強企業品牌效益,以優質的品牌效益促進企業發展。在企業發展歷程中,重視品牌效益,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增強企業知名度,進而吸引較多的客戶。在企業形象樹立中,做好公益活動,以公益活動獲取人們的青睞,增強企業品牌知名度。與此同時,服務消費者一直是企業永垂不朽的發展策略,做好服務模式,服務于客戶、服務于社會,進而收獲良好的經濟收益。例如: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企業工商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進程,為客戶提供針對性服務,還能夠增強員工工作熱情,減緩員工工作壓力,進而提升工商管理質量。
企業工商管理與企業管理活動密切相連,因此,在企業發展歷程中,重視工商管理培訓工作,健全工商管理培訓機制的構建與完善,是企業發展的有力保障。在工商管理培訓機制構建中,應立足于企業發展需要,使工商管理培訓機制調節好企業管理模式。例如:工商管理培訓機制應做好人員配置、管理培訓方面工作,使工作人員崗位明確、清晰,進而才能促進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同時,在工商管理質量提升中,改變以往單一的考核模式,考核內容要與實際相融合,立足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實際形式,管理員工參與到考核中,增強人員參與到考核中的積極性,通過考核提升工作人員綜合能力與素養,進而使員工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服務[5]。例如:在考核中,融入電子試卷考核模式,其考核內容要與企業實際發展需要銜接,進而增強員工業務能力。此外,在完善獎懲制度,借助考核模式知曉員工表現成效,給予員工一定的獎勵,帶動員工工作熱情。與此同時,定期為員工開展工商管理培訓工作,使員工在培訓中增強自身綜合能力與業務能力,進而促進企業發展。
綜上所述,做好新常態經濟下的企業工商管理工作,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因此,在企業發展歷程中,重視工商管理工作開展,發揮工商管理工作效益,拓展工商管理視野,推進工商管理培訓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提升工商管理質量,進而以工商管理促進企業走可持續發展路徑。企業要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不僅要局限于眼前的發展成果,而且要能夠清楚地認識新發展時期經濟形勢的新特點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企業管理作為一門包括統計、會計、管理等領域的知識,對企業發展戰略、內部管理、經營發展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要想抓住新經濟常態下市場發展的機遇,創新企業經營管理是一項重要舉措,企業在管理體制上必須與時俱進,能夠適應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企業管理者,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拓寬思路,把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要把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當前經濟新常態的特點緊密結合起來,立足企業發展實際,積極謀劃企業更加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