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寅冬
河鋼集團宣鋼公司 河北張家口 075100
一是企業轉型升級期間會出現職工思想的波動,職工情緒需要穩定。二是企業轉型升級期間,新設備、新環境本身帶來了新的安全隱患和危險因素。三是升級過程中新、老設備并行,在安全管理細節上呈現出不同的需求。四是一些職工甚至管理人員更多的關注點集中到新設備的生產區域,集中到新的生產工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舊工藝、舊設備的重視程度和安全管理力度[1]。
(1)思想是行動的前提,安全覺悟的提高是生產行為安全的保障。日常工作中要加強職工安全教育,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構建安全生產愿景、使命、目標和價值觀組成的安全承諾體系,培養安全誠信意識。通過每周班組安全活動、各級安全會議、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等形式為職工參與安全管理創造條件。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宣傳安全理念,讓安全理念深入每名職工心中,以覺悟促行動,從而保證安全生產,為企業轉型升級打好安全基礎。
(2)強化各級安全責任,將安全指標和工作目標層層分解,逐級簽訂責任狀和承諾書,成為一個動態的有機體。完善安全管理運行機制,建立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全面推進安全生產的制度化、規范化管理。明確新形勢下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是安全生產的需要,嚴格考核,對安全責任不落實的嚴肅問責,形成涵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責任體系[2]。
(3)加強安全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素質,編制《職工安全手冊》,從職工思想、人員行為、工作環境、工藝設備、安全防護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六個方面開展班組崗位標準化建設,采用網格化管理形式,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降低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4)結合轉型升級中新型設備大型化、現代化、自動化程度高,認真做好危險辨識和風險分析。做好風險變更管理,考慮變更過程及變更后帶來的危險源和潛在風險,對變更過程及變更所產生的風險進行辨識評估和控制。按生產流程、作業任務、工作區域、設備裝置等方法劃分作業活動,以科學的安全理論作指導,分辨、識別、分析確定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預測安全狀態和事故發生途徑,評價風險程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控制風險,預防事故發生。
(5)以安全預警管理理論為指導,對鋼鐵企業安全事故的可控制誘因進行監測、識別、診斷,建立公司、廠、車間、班組四級風險分析預警體系,以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職責為依據,開展風險分級分析預警,及時發現事故征兆,發出預警信息。運用安全信息和檢測監控技術,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在信息化建設工作基礎上,對危險物品生產、儲存以及重大危險源等系統主要參數進行全過程監測,實現對危險源安全狀況的集中動態監控[3]。
(6)發揮安全科技和工程技術手段的作用,努力提高新設備、新工藝條件下生產裝備、基礎設施的本質安全水平,嚴格落實安全設施和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原則,從根源上消除和降低風險,從源頭上把好安全關。
(7)充分發揮各職能科室和作業區級的安全管理,讓安全管理形成合力,將安全管理的個體觀念轉變為系統觀念,把安全管理的立足點從某一人、某一物到更加注重作業區和班組級的安全管理,強調發揮作業區和班組管理的作用,注意個體與整體的配合協調,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形成大安全氛圍。
(8)建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將隱患排查工作做細做實。嚴格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帶煤氣作業、抽堵盲板作業、設備檢維修作業、能源動力介質停送等危險作業的管理,實施分級確認審批、控制,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安全穩定。
(9)加強應急體系建設,提高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編制廠級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做好作業區級現場處置方案,并結合崗位實際完善補充崗位應急對策,形成整套完善的應急預案管理體系;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在演練中磨合機制、鍛煉隊伍,提高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應急資源、應急隊伍建設。對應急資源、應急隊伍進行定期評估,以確保具備所需應急能力。通過微信和現代的信息媒介,宣傳應急安全知識,營造安全生產氛圍。
積極應對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新的安全生產管理課題,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原理、預防原理和本質安全要求,采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危險作業審批等管理方法,從企業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出發,改進安全管理方式和方法,通過有效地安全管理,保持了穩定的安全生產形勢,保障了職工的生命健康,建立了與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新設備、新工藝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力爭從根源上降低和消除風險,以實現本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