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宣鋼機電公司 河北張家口 075100
①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智能化生產,轉變以往的人工生產模式,科學進行完善,提高設備總體性能,并增加企業經濟利潤。實現自動化有利于提高其電設施的安全性,科學對本身運行狀態加以監測,及時找出故障,得到現代化發展。②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利潤。積極開展智能化改造,使得機電設施的總體性能提高,提升生產效率,完善及總體運轉效果,使得企業節約生產投資,迎合當前要求。同時,及時監控設施,提高設施的安全性,能確保生產穩定。③有利于企業得到長遠發展。科技進步為機電設施淡帶來了較大的機遇,使得其逐步朝著自動化和數字化趨勢發展,實現整體完善,使得企業提高生產科技水平,節約投資成本,實現長遠發展目標[1]。
機電設備管理員對于自動化改造認識不到位,缺乏足夠的專業素養,不能夠契合企業自動化工作的開展。自動化改造過程中涉及精密程序系統,對于各個子系統管理部分有著較高要求,但由于管理員專業素養不足,缺乏對自動化原理的深入了解,導致機電設備自動化改造極其緩慢,無益于機電企業發展。因此,人才專業素養問題已經成為限制機電設備改造的首要因素。
機電設備自動化管理直接影響設備運行效率。機電自動化系統中往往包含多種設備,每種設備都有一定的運行標準。因此,在自動化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與之配套的自動化管理措施,制定管理標準。目前,機電行業自動化管理過程中仍然采用相對寬泛的管理標準,導致管理標準與機電設備運行不匹配,設備自動化程度相對比較低。
機電設備自動化程度與其型號有較大關系。一般情況下,型號越新的設備能夠搭載最新程序,自動化水平相對比較高。但在實際改造過程中,機電企業自動化改造是系統化改造,并涉及多個設備,機電設備運行周期比較長、設備更新慢,導致設備自動化水平不一,部分子系統中的機電設備發生多次故障,限制了整體自動化改造進程。
(1)控制精度。企業生產模式不同對于機電設備自動化改造有著較大差異性,因此,在改造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自動化控制精度,以滿足生產需求。例如,應用于航天工業中的機電設備對于精準度、自動化程度要求極高。航天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一般會搭載高精度、高智能化PID控制系統模型,以滿足設備對精準度的需求。但也需注意,設備本身運行精準度對于自動化改造也有較大影響。因此,在控制精度過程中不僅要采用高精度控制系統,還需要對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定期進行參數校正,確保設備正常運行[2]。
(2)論證系統。系統對于自動化運行效果影響較為明顯。在實際改造過程中,需要論證系統的自動化水平以及可能出現的運行問題,分析系統實際自動化程度,減少應用誤差。例如,企業在使用PID控制模型構建自動化系統時,需要綜合考慮電子設備、線路布置以及分級結構,并形成完整的反饋系統,增強其穩定性,企業可以從內部干擾源、外部干擾源、干擾路徑三個方進行可控制,降低干擾因素對于PID系統對于設備運行的影響。例如,日常設備檢查過程中發現電機運行穩定性差,振動幅度超出定值,對系統運行造成影響。結合設備運行情況可以判斷是內部干擾源所導致,因此,對電機的轉子線、軸承進行檢查,發現電機內部已經損壞。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結合機電狀況對現有系統自動化運行水平進行分析,決定對機電設備進行更換,消除干擾因素,提升系統自動化水平。
(1)日常管理制度。自動化系統改造施工后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其穩定運行。首先,制定維護管理制度。根據不同機電設備需求,確定各個設備維護周期與維護程度,并定期校正設備參數減少設備誤差。同時,企業在明確設備異常運行狀況時需要參考檢修的標準,預測設備自動化運行誤差極限值。其次,確定維護流程,減少無序維護造成機電設備漏檢事件。最后,企業要對現有設備管理與維護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并結合獎懲制度確保維護管理制度的落實效果,提升維護人員工作積極性。
(2)提升專業素質。為了確保機電系統自動化運行穩定性,需要企業對現有的機電管理與維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其專業水平。培訓過程中,首先需要確保管理與維護人員了解系統運行原理,掌握系統運行結構以及各個設備基本參數。其次,對管理與維護人員進行實踐培訓,讓其夠準確使用各項維護工具進行精細化操作。最后,優化系統維護細節,將現有工作人員進行編組,明確各個小組工作任務,如“線路維護組”“電子器件維護組”“溫度/清灰維護組”等,將機電自動化維護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
機電電氣自動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相關企業在改造與維護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系統、確定型號、制定計劃、落實施工,確保電氣自動化改造成功,并制定相應的維護方案保障系統運行穩定性,從而保障企業產能與經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造與維護的基礎上,全面采集和整理相關信息,如此就能夠為以后機電設施的電氣智能化改造與維護帶來參考依據,從而使得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融合,并全面推動我國機電設施的電氣智能化長遠發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