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梅
唐山市豐南區醫療保障局 河北唐山 0633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新時期國家對民生保障工作越來越重視,國家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完善,社會保障立法監督力度也在不斷增強。可以看到新時期醫療保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實施和推進過程中依然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加強社會主義新時期醫療保障工作開展情況與對策探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可以看到新時期國家醫療保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從新農合制度的試點到逐步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工作穩步推進,制度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為醫療保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撐。在待遇保障方面住院醫療保障、普通門診保障、門診特殊疾病保障、大病保障等相關的報銷比例和報銷范圍、各段費用計算模式等不斷調整,最大限度減輕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具體分析取得的成效有:
(1)醫保參保工作打破了傳統的戶籍限制,并且為公眾提供了更多的實惠。可以看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推出后,近年進一步打破戶籍界限,參保群眾全部使用一個檔次進行參保,也有助于推動城鎮和縣域經濟穩定有序發展。
(2)住院和普通門診保障機制更加完善,統籌層次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在住院保障方面進一步增加藥品報銷種類,出臺了更為完善的住院費用報銷機制,在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建設方面也做出了積極努力。另一方面統籌層次不斷提升,在資金撥付、就醫管理以及監督檢查等方面的政策更為完善。
此外隨著新醫改的深入推進,復合付費方式改革也進一步深化,為不斷減輕參保人員的就醫壓力,有效控制醫療機構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等也提供了有力保障[1]。
當前在醫療保障工作方面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總體上看依然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雖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政策不斷完善,城鄉統籌機制不斷完善,但是可以看到目前在醫療資源分配方面依然還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
目前農村地區和城市相比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依然比較落后,在公用事業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農村整體上公共產品依然比較短缺,所以這也是目前社會保障體系、健康保障機制等方面需要不斷努力優化和盡快補齊的地方。
此外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障補助財政力量依然有限,不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醫保的籌資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職工醫保報銷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報銷等方面的差異依然比較大,影響參保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推動醫療保障工作持續穩定開展,更好地保障參保人員的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優化:
(1)深刻認識到目前醫療保障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并不斷完善相關的保障政策。一方面要對醫療保障工作目前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度分析,結合我國的國情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圍繞全面構建優質完善的醫療服務機制中心,進一步加強相關政策的研究與細化完善。另一方面要不斷借鑒國外在立法等方面的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出臺更為完善的宏觀政策,并鼓勵各地區結合實際優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動醫療保障工作健康有序開展[2]。
(2)深化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鞏固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合并后的成果。一方面要進一步細化相關的配套政策,不斷改進醫療服務,學習國外先進的DRGS付費機制等,統籌考慮醫療保險工作實際,將患者年齡、病情、病癥嚴重性以及病癥種類和并發癥等要素進行研究分析,以此確定付費制度改革的新模式,更好地引導醫療保險付費方式達到醫學治療的初衷。另一方面要在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機制融合后不斷探究新政策,在用人單位繳費費率方面進一步降低,擴大保障范圍,將靈活就業人員等及時納入到生育保障范圍中,從而更好地讓更多的群體得以保障。
(3)探索個性化服務管理機制,探索商業醫療保障政策補充體系。一方面要圍繞不同群體的醫療保障需求,積極探索個性化醫療服務保障機制,在將貧困人口門診疾病患者全部納入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范圍的基礎上,從減輕農村居民就醫負擔等方面提升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和范圍、降低自付費用等不斷探索。另一方面要在商業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從而讓更多有條件的群眾進一步提高報銷比例,最大限度降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的發生。
此外國家和地方政策還應當圍繞醫療保障改革等進一步征求民意,充分考慮地區的實際等加強醫療資源的統籌分配和財政支持,加強相關政策的宣傳引導,從而讓醫療保障政策惠及更多的群體[3]。
總之,目前國家醫療保障工作依然面臨比較嚴峻的改革形勢,只有全面加強政策的完善優化,鼓勵地區結合實際進一步出臺更為細致妥善的推進機制,強化政策聯動與政策宣傳,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參保人員的積極性,減輕就醫負擔,擴大保障范圍,提升保障水平,推動社會穩定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