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文勇,武川縣水務局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檢查站
水利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隨著我國不斷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還是有部分地區有著用水難的問題,所以水利工程建設依舊是社會需要重視的關注點。現代水利企業的市場競爭依舊相當激烈,要想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要加強水利經濟管理體制建設,更好的提高水利企業競爭能力。
水利經濟管理體制長期的不健全發展導致水利建設工程存積了許多問題,此為制約現代水利企業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由此阻礙了水利建設工程的發展和進步,進一步對我國國民在生產生活中的用水產生了影響,上述影響也是解決水利問題的前提。此外,在解決農田灌溉問題時,多數設備缺乏定期檢查維修和及時的管理,水利技術沒有跟隨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使得我國農田灌溉受到了阻礙。現代水利經濟管理體制的殘缺使得水利企業的經濟效益的發展受到了制約。
因為水利工程占地面積較大,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部門和管理部門大多在比較偏遠地域,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相對比較艱苦,而且水利建設行業工作人員薪資也相對較低,因此使得水利工程人才減少,水利工程人才的流失很大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進步與發展產生了阻礙。此外,由于水利建設部門經濟效益減少,不能及時發放工作人員的薪資,由此產生了采取裁員的方式維持部門的運作方法。通過上述可知,水利建設行業人員的工作與生活缺少相關社會保障。
我國當前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水利工程在工業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還沒有被重視,缺少對水利經濟管理的關注和投入,使得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與水利工程技術的發展受到了制約。由于水利經濟管理體制的制定及投資與水利工程建設的運作和發展模式產生了差異,致使水利工程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另一方面,我國投入水利經濟管理建設的經費有欠缺,同時有限的經費又被其他部門占用,此現象使得水利經濟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引發了水利工程人才流失的現象。此外,對水利工程設備的管理與維護不夠及時,同樣對施工過程造成影響。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發展的陳腐觀念,將原有的計劃經濟、商品經濟的完全依賴計劃,依賴行政命令的思維方式轉變過來,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價值規律、優化配置資源和優勝劣汰的要素貫穿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中。一定要深刻認識“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根本內涵。通過改革的手段,徹底改革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觀點、方法,樹立長期發展的戰略思想,制定切合實際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思路統攬我們的工作,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以經濟效益為出發點,合理配置和優化利用水土資源、人力資源,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在本世紀的前二十年實現水利人的小康目標。但是,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轉變觀念的艱巨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堅定信念、循序漸進,做到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使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全面推動水利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 實現各個部門的全面合作與協作,就要強化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力度, 形成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 并且各個部門要明確責任, 同時要積極構建必要的激勵機制, 確保各個部門工作能力得以提高。與此同時, 應針對工程項目的特殊環節, 實施系統化的跟蹤工作, 以保證安全隱患發生的時候能夠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特別是經濟管理工作人員, 應對施工機關事業單位項目經理與技術負責人員到崗的情況進行嚴格的把握, 對施工與監理狀況加以掌握, 合理地制定質量管理措施, 占據經濟監督管理工作主導地位。
水利經濟想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在人才建設與培養上重點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強水利經濟人才的培養,在水利經濟建設的進程中要做好專業人才的培訓與培養工作,尊重水利經濟人才發展的主動性,激發人才發展的積極性,使其能夠順應水利經濟科學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強水利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科學的管理是水利經濟科學發展的前提,要重點培養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水利經濟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以扎實、系統的管理促進水利經濟達到科學發展的目標。最后,要在水利經濟建設人才中樹立科學發展的觀念,通過科學發展觀的內化,提升水利經濟發展的科學性、可行性,為人才的發展奠定科學發展和系統建設的基礎。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的主要是由國家提供,雖然我國一直在加大對于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但是由于我國需要建設和維護的水利工程數量過多,水利工程建設仍然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如果能夠改革水利工程的投資模式,使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不僅來自國家支持,同時可以通過借助其他正規渠道和方式招商引資,實現資金的自給自足。
總之,要實現水利經濟的良性循環,經濟管理體制在水利工程的運作與發展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應當提高對于水利經濟管理體制構建的重視,加大水利經濟管理的人才與資金投入,從而促進水利工程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