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健,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經濟管理系
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者來說,所得稅籌劃工作受到了重點的關注。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在不違反我國有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降低企業的稅負,最大程度的保障企業的經營利潤。在我國,有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這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的展開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其不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投資方向,還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的國民經濟水平,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分配。
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對于企業的發展以及經營利潤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中,主要實現了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展開優化安排,享受雖大收稅利益,獲取更多的經營利潤。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合理的手段降低稅負是無可指責的,也是必然的。納稅籌劃工作的總體目標在于,利用多種稅收優惠政策,實現經營利潤、企業價值、股東財富、社會價值以及相關利益者的綜合價值最大化。
在我國現階段的稅收優惠政策中,提出了“對與企業要求一致的技術轉讓所得稅進行減免征稅”的相關內容。在這一項中能夠發現,對于企業來說,想要確保經營利潤的提升,可以有針對性的掌控轉讓所得數額。根據稅收優惠政策中“在規定時間內技術轉讓所得不超出五百萬元即可免征”的項目,筆者認為,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中,可以將超出五百萬員的部分實行在下一年度收取的策略,就能夠在不違反相關法律的前提下提升企業經營利潤。
目前,我國針對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項目企業制定了稅收優惠政策,所以,在展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時,可以明確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項目,并將企業中相應的產業獨立,實現經營利潤提升。
現階段,我國對于農業、畜牧業、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都提出了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新稅法能夠進一步了解到,該想稅收優惠政策受到了時間的限制。具體來說,就是在相關企業前三年的發展中,實行免征稅的優惠政策;當相關企業發展至第四到六年時,實行稅收減半的優惠政策。對于相應的企業來說,當企業發展處于前三年的階段時,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中,可以重點引入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保障企業的經營利潤。當相應企業發展處于四到六年的階段時,根據稅收優惠政策,企業享受稅收減半的優惠。此時,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中,要展開后期收入的提升或是推后本體費用,使得企業能夠在稅收減免期的應納稅額提升,讓相應企業能夠在稅收減免期享受更多的優惠。
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中還包含著針對弱勢群體的優惠政策,其主要的優惠對象有兩種:特殊就業群體以及小型微利企業。對于特殊就業群體來說,例如殘疾人士、下崗人員等等,當企業對些人員進行安置時(包括外企),就能夠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安置特殊就業群體而支付的工資在計算應納稅款中可以扣除。基于這樣的稅收優惠政策,筆者認為,相關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選擇適當的崗位為特殊就業群體提供就業機會。這樣,不但能夠享受到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也能夠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并為特殊就業群體提供更多的發展平臺。
我國對于小型微利企業的工作人數、資產總額等有著特殊的規定。在符合相關要求的條件下,當企業的年度應納稅額在三十萬元以下時,可以享受稅率為20%的優惠;當大于三十萬時,稅率為25%。
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也有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有關規定顯示,當企業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引入了合理的儲備資源,并形成了符合國家要求以及社會發展的產品。針對這一部分的稅收,可以依照90%來征收。當企業購置并使用了所需要的專業設備,10%的投資額就可以從同年的所納所得額中抵免。在利用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完成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時,相關人員需要對優惠年限、優惠條件等進行重點關注,避免企業無法享受到合理的稅收優惠政策。
綜上所述,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的展開提供了更多的途徑。通過積極展開技術創新、引入農林牧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利用針對弱勢群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引進環保節能的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的效果,合法的提升了企業的經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