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意柯,浙江省樂清市稅務局
舊體制存在著基建帳套并入行政事業單位大帳的難題,這是舊體制自身所固有的弊端之一,同樣,會計人員對工程流程不是很熟悉因此造成監督不徹底,同樣也是基建會計核算存在的弊端。
在當前的情況下,政府通過現有的制度,很難在工作的過程之中把上述要求很好的落實到實處,面對這樣的情況,制定能夠更加滿足實際需要的心得會計核算準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將“權責發生制”方式同事業單位日常會計核算進行密切的結合,并最終取得最好的效果和收益。
財政部曾經頒布了設計視野單位基建會計制度的改革條款,在所頒布的諸多條款之中,許多條款都涉及基建預算制定、政府的收支和分類以及財政撥款等內容。因此,上述的改革對基建會計核算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制度》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相應的做出符合時代潮流和趨勢的變化和革新。
在目前這個階段,會計信息質量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一方面與賬務處理的最終結果保持著密切的關聯,另一方面還直接影響單位財務工作的效果,從根本上決定著其是不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精確的方式計算出財務的完成情況。新的會計核算制度,就能夠有效的提高財務工作效果和質量,使賬面的記錄和實際的情況保持高度的抑制,從根本上避免財務核算出現漏洞和缺點。
根據舊的會計核算制度的形成條件和歷史原因,對當時的單位核算能夠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但是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其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的變遷和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的會計準則就應運而生。通過在實際工作過程之中貫徹和落實新的會計核算準則,能夠使會計核算工作變得更加精細化,并在應用的時候變得更加透明和高效,對各種支出都能夠一目了然。總而言之,通過制定全新的會計準則,有效的促進了基建實踐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在基建會計核算的工作之中,最為困難的一個問題就是對賬存在諸多困難,這也是會計行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事業單位在對基建項目會計資料進行記錄的時候,在一般的情況下,基于項目的建設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在施工的過程之中,出現管理人員更迭的情況,會對工作的順利完成帶來諸多的挑戰和困難。
新制度推行以后,有效的解決項目成本分攤難的問題。通過運用“雙軌制”的方式,能夠讓分攤問題迎刃而解。但是在一些“在建工程”之中,科目明細沒能夠及時的做到歸類,導致建賬沒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對工程項目的控制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
在基建項目轉化成為固定的資產以后,會計核算就應該依照固定資產的折舊計提進行相應的成本補償。然而,如果基建項目出現投資的情況出現,就會造成單位記賬的過程之中不能對各種支出科目進行明確科學的記錄。
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對貫徹和落實新會計制度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應該引起相關人員保持足夠的重視。因此,企業要通過各種措施,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會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之中出現各種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他們的業務能力不過關所導致的。面對這樣的狀況,會計人員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之中,不斷的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以此來對各種新出臺的規則和制度做到靈活運用,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和奧妙。另外,相關人員還可以吸取企業會計核算模式,但是要注意,對各種核算方法,千萬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有選擇的進行吸收和借鑒。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思維中,對預算進行管理是工作之中的重點環節,在這樣的情況下,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都是以預決算作為工作的重心,會計人員的工作僅僅是對各種款項的支出和收入進行記錄,導致單位的領導人員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程度不足,另外,一些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的時候,只是單純的關注各種款項是否到賬,沒能及時的發揮出自身的財務管理作用。然而,伴隨著新的會計制度的實施,單位中的會計人員轉變自身的傳統思維方式,對基建單位的各種項目進行細致的記賬,并根據國家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基建預算。
針對存在的基建并大帳難的問題,可以采取增加會計明細科目的方式來進行妥善的解決,將基建賬有關科目余額并入單位會計大賬。首先,相關人員可以把核算的內容同科目名稱大致相同的科目進行有效的合并,對那些核算的內容總體上相同但是科目名稱存在差異的進行調整,對于那些特殊的會計賬目首先要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后在進行有效的合并,第二,還可以根據事業單位內部會計財務管理體制對相關的科目進行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收支情況變得更加透明和規范。
總而言之,伴隨著新的會計準則的落實和推廣,顯著的提升了會計核算工作的透明度,并讓會計體系實現了大幅度的進步和完善,從根本上提升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通過采取新政府會計準則,能夠讓舊體制的問題得到迎刃而解,與此同時,新的會計準則還在一定程度上讓會計核算方式更加多元,顯著的增強了財務工作水平,使單位的基建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實現良好的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