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中,天健電子音像出版社
人工智能最早誕生于1956年,在2010年,人工智能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領域中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人工智能開始與大數據技術結合發展,并應用在旅游、零售、家居、交通、教育、物流領域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人工智能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即推理階段、知識階段、機器學習行階段,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與之相關的新技術層出不窮,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有助于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人工智能又被稱之為AI技術,是計算機應用領域的重要分支,作為一門高新技術學科,人工智能能夠模擬人體的大腦智能,實現人力自動化,其涉及學科包括知識工程、專家系統、機器人模式識別等等,與企業管理工作有關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決策支持系統、知識庫系統、專家系統三個方面。人工智能具有重新調整行業競爭秩序的潛力。企業可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客戶數據,為顧客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對市場動態進行監控,進而優化資源分配。
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人工智能已經成熟,其應用最多的領域集中在制造業、金融業、醫療業、電商業。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處于世界前列,為了促進人工智能的推廣和應用,我國相繼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規劃(2018~2020)》,在19大報告、十三五規劃中,都提出了人工智能產業,人工智能產業極具發展前景。
對于企業而言,能否挖掘出人才工作的潛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各個世界著名企業,都非常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創新。理想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該能夠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客觀、量化的指標和數據,并以此來制定科學的人才管理方式和評估標準。
為此,企業需要以人工智能為依托,構建人才智庫,其內容需涵蓋組織、人才、文化幾個管理板塊,在人才板塊上,能夠科學識別出人才的潛力,為企業針對性的用人、留人提供智能化支持。在組織板塊中,能夠對各個部門的活動、人才結構進行分析,評估部門之間的人才流動規律,為部門組織優化提供人力支持。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企業中每一個員工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讓他們了解自身的長處和不足,不斷提升自我,解決了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的種種弊病,有效提高了人才滿意度,讓他們更好的為企業發展發光、發熱。
人工智能對于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各個大型企業在制定管理規劃時,會將人工智能納入管理重點。以騰訊為例,他們將人工智能視為企業管理基礎,從場景、技術、平臺三個層面來構建消費共同體、創業共同體與產業共同體。旨在為商家、消費者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營造出共生共贏的新平臺,在開展管理活動時,有必要借鑒這些大企業的做法、觀念,借助協同過濾、深度學習技術,針對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制定經營戰略,提高企業創新力,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力量。
企業傳統的管理決策活動中是依靠數據、報表進行,在數據報表分析上,往往是管理人員的重任,這項工作強度大、很容易出現錯誤。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更好的搜集、整理數據,對數據作出客觀、科學的判斷,分析出各類數據之間的關聯,傳統信息系統只是一個簡單的報表生成器,而人工智能平臺則能夠為企業管理決策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謀,顯示出數據之間的變化及影響,對企業經營決策中的風險作出預警,并提出解決方案,給出的數據也更加客觀、全面,這是人力無法做到的。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讓管理者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從而制定出更加精準的決策。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除了對企業的生產、決策模式產生影響之外,也改變了人與企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智能手機的普及下,以往通過電腦在辦公室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通過智能手機即可完成,這有效提高了員工的業務處理能力。以往,要依靠復印、傳真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通過智能手機拍照,發送到目標人群即可實現。利用人工智能,可以顯著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相當于為每一個員工配備了一個秘書。
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中的命脈,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效率不理想,為了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來優化管理模式,利用人工智能、財務預算、會計核算不再是依靠人的能力、經驗來開展,而是借助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對各類數據做出科學處理、精準對比與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結果。如今,企業的財務信息更加復雜、多樣,單一依靠人工的力量,很難甄別出哪些信息有效,哪些信息無效,且財務工作繁瑣復雜,在傳統財務活動中,工作人員常常忙得焦頭爛額,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錯誤。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節約寶貴的工作時間。除此之外,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無法對財務人員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以公謀私、挪用公款的問題時常發生,通過人工智能,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對企業財產進行多層次監督,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財務人員需要革新思想,抓住學習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加強人工智能、財務工作的融合,大力推進新型財務平臺的建設,不斷完善企業現有的財務工作體系,保障財務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學性。
檔案管理也是企業管理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傳統的檔案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檔案信息量大。企業檔案信息數據類型多樣,有影像類、紙質類、電子類等等,不同的檔案需要應用相應的管理途徑,如果檔案制度的制定不當,很容易給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缺乏明確的結構分類。在企業中,很多檔案都是非結構化信息,收集利用的難度較高。
第三,隱性檔案的利用。顯性檔案容易獲取,而隱性檔案獲取、轉化的難度較高,當前企業隱性檔案的獲取大多是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無法從客觀數據來表達、展示和處理。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讓企業的各類報告文件、法律文本、政策、市場需求等檔案實現共享。在智能搜索技術中,有神經網絡,模式識別兩個內容。可以在準確認識檔案內容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搜索定位,準確性高,速度快,能夠滿足企業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同時,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智能智能分類技術,可以對企業的各類非結構化信息資源進行分類整理,提高非結構化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質量,并將這類信息劃分為各個小標題,列出具體的主題層次,形成信息主體結構,創建聯系、制定標準與規則,實現對非結構化信息資源的科學、有序管理。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是,在國家的政策、資金、人才支持下,人工智能產業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應用人工智能的企業數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當前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位居世界前列。隨著后續國家政策的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將會在我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企業需要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創新企業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有效技術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