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田田,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公司公司自我發展、利益最大化的核心訴求發展,公司內部審計逐步從財務收支的合規性、財務報表信息真實性審計重點轉向以內部控制為中心的管理審計。管理審計是公司審查評價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中,在計劃,組織,控制,決策等方面的合規性、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項管理活動,以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合理規避風險,提高公司利潤,達到公司價值最大化為目的。
結合4S店內部審計工作經驗,來談一下管理審計在4S店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風險導向型審計,產生于外部第三方注冊會計師的鑒證審計,是以審計風險模型為基礎的審計,以對“審計風險”的評價作為一切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并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現代審計模式,其根本目標是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本文中的“風險導向”審計方式是指跳出賬本、報表等財務單據的束縛,以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為基礎,綜合分析評價影響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各種因素,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提出風險減少、避免等風險應對措施建議,為被審計單位有價值的管理建議。管理審計的焦點不再是財務報表的真實合法,財務收支的合規性,而是強調確認風險并測試這些風險是否得到有效管理。最終管理審計的建議更應該是針對評估的重大風險出具的規避風險、轉移風險和控制風險的建議。
4S店是集整車銷售、零配件、售后服務、信息反饋四位一體的汽車銷售公司。4S店和所有公司一樣,面臨的風險分為公司通用風險和4S店行業特有風險。通用的風險如組織架構中的治理結構不合理、缺乏有效決策機制;公司內部機構職責劃分不明晰,機構重疊、缺失;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額資金使用決策機制不當等。除上述通用風險,審計時需要重點關注的是4S店主要的兩大業務板塊,即整車銷售業務和售后業務存在的特有風險。在此兩大業務板塊中主要存在的風險領域為:汽車行業三包政策導致的一系列風險;二級經銷商調車過程風險、二級經銷商定價及返利事項;4S店對廠家返利政策的掌握程度,廠家返利獲取能力以及其他返利管理;二手車置換業務的開展、核算和管控;銷售款項的收取方式,銷售人員、售后接待人員是否直接收款;客戶試乘試駕過程中的安全、責任風險;配件外部采購是否規范,配件商的選擇、定價和結算;保險公司的手續費返點是否完整,是否實現款項往來的合規性;庫存整車價值較大,其倉儲的規范性、安全性,以及財產保險覆蓋面;汽車維修時烤漆房的安全生產等。
管理審計概念應用在4S店審計項目中時,在審計項目準備階段應評估4S店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如上所述)所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結果,確認風險程度,再根據風險程度確認所需要的審計程序;在審計項目執行階段,應該執行與風險評估相對應的審計程序,通過訪談、檢查會議資料、合同資料、分析性復核、業務數據等手段,將之前確認的各類風險一一排查清楚,檢查針對各類風險4S店是否具有足夠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管理措施來防控、降低、減少或者避免該類風險,并且在執行時能一貫的實施;在審計報告出具階段,應該及時評估審計程序及審計證據是否足以證實審計結論,審計結論應該明確提出所發現問題帶來的風險及有效的管理建議。
內部控制是公司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一種管理控制系統,是公司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審計下,內部審計人員應按照《公司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應用指引的要求,對內部控制進行測試檢查,找出各業務循環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從而促進公司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使經營活動有序進行,防范公司風險。在4S店的管理審計中,要將內部控制5要素:內部監督,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風險評估,內部環境,貫徹到公司銷售業務、采購業務、資產管理、人力資源、合同管理等業務、職能單元中,進行縱橫交叉審計,尤其應該關注具體的業務流程中的控制活動,對公司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各業務流程的授權審批、不相容職務分離、會計控制、實物控制程序等環節進行重點檢查,評價公司經營管理秩序是否規范有效,提出管理漏洞,從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效率性審計是管理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通過審查和評價組織經營活動的投入、產出關系,對組織經營活動的效率性進行審查與評價活動,可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經營活動效率。
內部審計部門作為公司內部組織機構,了解公司的經營環境,熟知公司的經營活動,可以隨時掌握公司內部經營活動及其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具有集團內其他子公司的審計經驗,所以具有進行效率性審計的天然優勢。4S店的效率性審計既可以針對整個組織的經營活動,也可以針對特定項目、特定業務。比如對4S店特定業務中的配件業務實施效率性審計,對于重要配件進行投入、產出的分析。首先抽取重要的配件供應商,對于其提供的汽車配件進行收入、成本的核算,計算配件的銷售毛利率,與其他同類配件毛利率或者市場行情進行對比,出現對于毛利率低的情況時,進行再深入審查。重點審查以下內容:從供應商選擇上,是否進行招投標、詢比價、競爭性談判等;是否定期針對供應商供貨價格、供貨質量等因素進行評估;和供應商結算方式、周期、對賬等控制活動;在配件出庫時,重點查實出庫價格的管控,價格折扣的權限管理是否合適;在市場上、網絡上等各種渠道獲取同品牌、類似品牌的市場價,核查公司選擇的供應商確定的采購價格的合理性。類似的,在二手車置換業務上也可以做效率分析。
同時也可以對4S店的特定項目做效率性研究,曾經做過摩托車銷售和售后公司的審計項目,發現其主營業務毛利情況尚可,但是其他業務毛利虧損較大,加之期間費用較大,導致整個公司虧損嚴重。后審計發現其在在租賃的辦公地點做餐飲業務。隨即對其餐飲業務的效率性進行了審計。本次效率性審計中,投入成本主要有餐廚人員工資社保、營業場所裝修費、餐飲原料、水電、餐飲桌椅支出等,產出是餐飲收入和給摩托及配件銷售帶來的廣告效應,經過計算分析,多年來投入產出嚴重不成正比,投入的人力、物力及精力遠遠大于其帶來的收益。同時對當地區域的市場分析、目標客戶分析等持續盈利能力分析,內部審計人員最后提出該公司應該重點發展主營業務,應該考慮關停其餐飲項目的審計建議。關停后第二年該公司出現扭虧。
首先,在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審計署等內部審計相關制度文件中,鮮為少見專門的管理審計相關的制度規定,只是在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具體準則中出現的“績效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類似概念。從公司內部的制度體系看,雖然內部審計部門在進行4S店的內部審計項目時,在審計計劃、審計現場工作和審計報告中都可以做到管理審計相關概念的落地,比如風險導向的思路、內部控制為主線、經濟效益評價等,但是在公司制度層面未進行梳理更新,大部分制度流程中仍然以財務報表審計、經營合規性為基礎再進行延伸。制度的遲滯引起管理審計無適當的評價標準,缺乏工作依據。
其次,內部審計對象的復雜化和審計內容的廣泛性,造成管理審計質量欠缺。由于下屬公司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各地地方性法規不同;經銷不同品牌車輛的4S店面對不同的廠家,廠家在進銷存、返利、廣宣費用支持、財務單據傳遞等方面的政策也不盡相同。由此種種差異性造成不能按照既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審計結果缺乏說服性。另外,管理審計概念涵蓋面較廣,包括戰略審計、投資項目評價、人力資源審計、合同審計等,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目前內部審計人員在篩選時基本以財務、審計為基礎進行,所以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綜合能力欠佳造成管理審計的質量欠佳。
我們應該著力推廣管理審計概念,為管理審計的運用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內部審計行業實現為企業增值的目標。無論在高層還是在基層制度設計上,應該加大管理審計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內部審計人員的入職資格方面提升內部審計行業的準入水平,后續通過企業培訓、自我學習、深入業務領域等方式多方位的拓展思維角度,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管理審計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