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洪兵,平度市引黃濟青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在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在考慮到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后,通常會在施工過程中選擇流水施工的方法,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應用施工技術流程。一般狀況下,在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需要按照如下施工程序進行:在施工之前,要測量前期的數據,并做好相關定位工作,在測量和定位過程中,及時跟進綁扎鋼筋施工;安裝施工模板,在完成這項工作后及時開展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 015的規定后,方可拆除模板,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嚴格對混凝土進行保溫保濕養護;然后是建筑主體結構預應力鋼筋的張拉,這項施工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施工人員嚴格遵循施工要求進行。
在對建筑工程進行鋼筋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需要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共同對進場鋼筋材料進行全面的檢查,見證取樣并送檢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如果發現鋼材的質量不達標,那么施工人員必須棄之不用,并使其撤離現場。另外,相關技術人員在選購鋼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在選購材料的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要根據工程需要達到的設計要求以及相關規定來選購;選購并檢測好的鋼材必須要存放在規定的場所,并對鋼筋材料進行分類堆放;嚴禁將鋼材置于潮濕不通風的地方,這樣會導致鋼筋腐蝕,最終無法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在進行鋼筋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視情況而定,采取合適的接頭方式進行施工。當前,施工人員采取的接頭方法小直徑鋼筋一般采用幫扎連接;大直徑的水平受力鋼筋一般采用機械連接,豎向受力鋼筋一般常用電渣壓力焊接頭方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其利弊,其使用范圍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機械連接一般應用在結構相對穩定的梁板中,另一種電渣壓力焊接頭方法比較適用于框剪結構的柱墻中,它們在其施工過程中均可以有效的節約工程造價,提高工作效率。鋼筋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僅要對鋼材的質量加以重視,還需要施工技術以及施工質量達到設計或規范要求。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施工人員,不僅要擁有較高的技術能力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還需要持有相關的資格證書,經過施工單位審核之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執行工程的建設任務。
在建筑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各個施工單位應當熟悉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混凝土澆筑應當連續進行,而且應當按照施工方案的規定進行澆筑;混凝土在布料時不得集中,應當按照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進行,一般是先豎向后水平,同時一定要確保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在建筑主體結構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一定要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混凝土的質量達到設計要求。一般按照施工組織要求混凝土在使用時才能運到現場,而且到達現場后應當盡快澆筑,避免混凝土發生質量變化。當發現混凝土已經出現不均勻性變化時,一定要采取措施,將混凝土進行二次攪拌,使其滿足施工質量要求方可進行澆筑。在建筑主體結構進行剪力墻的混凝土施工時,一定要注意防止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混凝土的出機口到地面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高于2米就一定會出現離析的情況,就是粗骨料與細骨料進行了分離,導致混凝土質量不能達標,嚴重影響主體結構的質量。另外,在對豎向的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澆筑距離地面的距離不能高于3米,如果高于3米而又不能避免時,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說采用溜管、溜槽、串筒或模板側面開門子洞的澆筑方式,增加下料的長度,減少混凝土在空氣中滯留的時間,從而避免出現混凝土離析的問題。
對于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處理中的模板分項工程項目施工處理來說,其同樣也關系到整個結構的處理效果,尤其是和后續的混凝土澆筑操作密切相關,一旦模板分項工程處理不到位,很可能導致主體結構出現變形問題,威脅其穩定性和承載力效果。基于此,在模板分項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處理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必須要針對模板材料按施工方案進行檢查,確保模板材料自身的承載能力滿足后續施工需求,尤其是對于一些木模板材料,更是需要進行詳細試驗檢測,在保障其承載力可靠的基礎上,還需要檢查其表面是否光滑平整,規避運用一些凹凸不平的模板材料;其次,在模板材料的具體安裝操作前,還需要針對模板材料進行清潔處理,避免其表面存在的一些雜質或者是灰塵影響到后續的施工效果,保障表面的光潔度。
在具體的模板拼接過程中,需要確保其拼接的完整性,尤其是要規避一些較大縫隙問題的出現,能夠提升其嚴密性,如此才能夠保障其應用價值的最大化體現,對于后續漏漿問題的產生具備理想的規避效果。
在模板結構安裝完成后,還需要進行詳細的檢驗,檢查工人支撐立桿是否按邊線、控制線定位墻柱模板,檢查支撐立桿的間距、位置,模板拆除時要符合設計或規范的要求。
主體結構的施工是保證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條件,并且外界因素也會對主體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其施工質量,保證其具有設計要求的承載能力以及穩定性,從而充分發揮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