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在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形之下,中小企業一方面要將目標放在產品本身和服務質量上,另一方面要放在加強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的營銷上。在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和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營銷,讓產品和服務本身與中小企業內在服務質量緊密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小企業開始把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來提高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市場營銷效率。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營銷模式的一場巨大變革,為當下中小企業轉型以及更好、更高效地發展指明了方向。
1.人力資源營銷的定義。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營銷就是以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為基礎,使得中小企業任何相關的人力資源,經過多種合法的營銷策略與手段開展一系列的營銷活動,達到中小企業目標的一種營銷對策。簡單點說就是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該把中小企業的每一個領導、每一位業務員當作中小企業的顧客來營銷,給予他們一種良好的環境,反之也可以把顧客當作自己的業務員,把整個社會的每一群體當作可以利用的資源。這里介紹的是把人力資源營銷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中小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營銷。中小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由多種群體組成,大到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咨詢服務的咨詢服務類公司,小到負責銷售的分銷商甚至是中小企業所面對的每一個消費者,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的其他公司和為中小企業銷售產品的經營商等組成。在這種模式驅使下,無論是服務還是被服務,在相同利益的驅動下其他公司都會與該中小企業共同努力奮斗。二是中小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由中小企業內部總裁、部門產品經理、普通業務員等中小企業內部各成員組成。通過人力資源營銷理念,應該把中小企業內部的業務員當作消費者一樣熱情服務對待,滿足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給予他們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使他們更有干勁地為中小企業的預期目標同心協力、共同奮斗。這種理念也就是業務員是顧客、顧客是業務員的理念。
2.人力資源營銷的對象。對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而言,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是營銷的對象。想要做好營銷,就要遵循原則:先“劃分市場”需求,人力資源部門將本中小企業的總裁、產品經理、普通業務員按照不同種類來區分,要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務,以便于后期“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就需要人力資源部門通過分析以上不同對象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為每一個人提供服務。
1.對總裁的營銷。對總裁而言,在中小企業諸多經營管理體系中人力資源的管理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環節。因為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模糊的概念,沒有實質性的體現,也無法直接衡量人力資源給公司帶來的效益,會被默認為是一種支出。如果中小企業實行人力資源經營管理,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業務員一旦愿意、主動去工作,給公司帶來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這個時候就要將人力資源當作一種特殊資本來經營管理,然后再關注一些重要的人力資源投入產出經營指標以及業務員的狀態來衡量人力資源營銷是否可行。大多數公司管理層都習慣于看銷售額、利潤、服務態度、客戶滿意度以及工作量等經營指標來評判公司的經營狀況,卻很少去分析人力資源營銷和管理能給經營指標帶來何種益處。所以當一個中小企業面臨困難時,很難找到提升中小企業經營績效的辦法,這個時候若不能找到有效的辦法可能會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大的困難。如果能通過人力資源部門建立起不同部門、不同業務員的經營指標與關鍵的人力資源狀況指標之間的關系,就能直觀地體現出中小企業經營指標受人力資源狀況指標潛移默化的因素,有針對性地根據每位業務員的需求,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來改善人力資源狀況,從而改變中小企業現狀,讓中小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 。
2.對產品經理的營銷。對產品經理而言,他們的優劣勢是非常明顯的。人力資源是每個中小企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公司管理層對于人力資源部門重視程度不足,管理不夠完善,使得產品經理們都認為人力資源是歸人力資源部門管理的,和自己沒有關系。產品經理將重點全部放在如何做好業務,如何提升業績之上。其次,現在的人力資源部門管理模式只包含招聘業務員、崗前培訓、技能培訓、商務禮儀、規章制度等。當業務員進入公司,接觸最多的就是產品經理,業務員的狀態產品經理是最清楚的,所以要想獲得更好的人力資源經營就需要產品經理與人力資源部門協作完成。人力資源部門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規劃、工藝以及策略來配合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貫徹這些規劃、工藝與策略,同時,還應該著重培養產品經理的溝通技巧,確保溝通順暢。
3.對業務員的營銷。對普通業務員而言,不僅應根據需求提供相應的人力資源產品、服務和管理,還要通過與業務員的交流,讓他們認識到中小企業能夠為他們提供相應付出的收入以及鍛煉才能的機會,還能給予豐富的團建活動和退休后生活的保障等,讓每位業務員都帶著極大的樂趣工作,而不是應付和束縛。產品的改進可以讓業務員的工作不枯燥并且還能促使他們不斷學習,可以提供給業務員更多的利益以及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有利于推進新產品的開發。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使業務員認識到工作給予他們的利益,還能促進員工之間的關系,使他們能夠真正享受到工作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產品的改進和創新還可以被看作中小企業的進一步戰略規劃,在無意中讓業務員認識到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以及戰略的有效執行,從而更加注重個人發展與中小企業發展相結合,二者相互促進。一旦使他們形成共同目標,就能更有效地協調員工間、部門間的工作,使中小企業長期處于競爭優勢,每位業務員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相互之間相輔相成。不僅如此,還要關注業務員對管理體系的執行度,因為這也是考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否完善的一個因素。首先需要完善的管理,其次,讓大多數員工滿意并愿意執行也很重要。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執行,應由人力資源部門來主導實施,其他各部門配合,讓每位業務員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和交流,以增進人與人、人與部門、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信任度。這些服務在實行的過程中,不僅讓業務員得到滿意和期望,還可以讓業務員與人力資源部門有更多的接觸,讓部門更加了解業務員,不斷完善管理體系。
1.建立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營銷觀。建立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營銷觀,就要將營銷理論與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滿足中小企業業務員的需求。這種人力資源管理形式是將中小企業的業務員當作消費者,以營銷的方式和理論去對待他們,讓他們明白人力資源營銷的益處。通過自身被營銷的體驗讓業務員明白老客戶有哪些需求,對于需求的滿足是否合理,這不僅使得業務員自身得到滿足,還能提高中小企業發展。通過為客戶提供各種人力資源產品、服務和需求,從而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讓本中小企業和其他中小企業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就中小企業營銷目標而言,中小企業實施人力資源營銷的目的是加強領導與業務員交流,滿足業務員的需求,同時讓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產品和服務能夠得到各方的認同。這就是以營銷的手段來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的不斷升值。
2.完善內部營銷的制度環境。在國內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時間不太長,大多是因為中小企業沒有完善內部制度化管理。很多時候業務員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解決甚至不知工作的目的,大部分時間得不到充分利用,導致工作進展緩慢。這種情況就必須有一種“工作流程或工作標準”即制度化管理。這種管理可以明確業務員職責,因此業務員就會知道如何更為有效地工作,大大節約了時間,這就是中小企業內部營銷制度帶來的收益。
3.內外結合促發展。在中小企業內部引入外部社會經濟利益的同時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把控,把中小企業內部單純管理機制改變成平等共贏的交易聯系、供給聯系、服務聯系。比如,消除下級只服從上級、只對上級負責,緊急情況下不允許越級上報,部門與部門之間協調困難的情形。當中小企業內部形成這樣的轉變,即可將外部市場訂單轉變成內部市場訂單,形成部門之間相互協調,業務員之間相互配合,將對中小企業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一次大的變革。內外結合“市場鏈”的建立,簡化中小企業層層管理的臃腫和束縛,強化每位業務員在工作過程中得到的歸屬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