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翔,上海大學
私募股權基金的概念起源于美國,主要通過尋找和篩選一批具有發展潛力,但又存在資金缺陷的中小企業,一方面通過資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為給與這些中小企業一些專業化的管理和經營意見。私募股權基金也能夠分享企業快速成長所獲得資本增值,通過IPO、并購和收購等方式實現退出。私募股權基金通常有三種組織形式,分別是契約制、公司制和合伙制組織形式。
1.1.1 契約制私募股權基金
通常是一種信托式私募股權基金,資金管理人、資金委托人和資金受托人之間通過信托契約確立相互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資金委托人出資建立信托,資金受托人根據合同規定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資產管理和行使義務,為資金委托人賺取最大收益。
契約制私募股權基金可以避免雙重稅負,降低稅收成本,同時由于該組織形式無需單獨設立實體組織,又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信托財產具有一定獨立性,各委托人的委托財產之間不會產生相互影響。
1.1.2 公司制私募股權基金
公司制私募股權基金和一般公司制企業架構基本相同,公司由數位股東出資建立,通過相關權力在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之間的相互分配,實現權力的制衡。使公司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創造利益。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份額,成為公司股東,享受相關權利,承擔相應義務。
公司制私募股權基金有利于吸收社會資金,進行規模化投資運作,提高資本收益率。成熟的公司監督管理體系,有利于風險控制。
1.1.3 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
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構成,普通合伙人即為基金管理人,根據法律規定,合伙企業中合伙人總數不能超過50人。合伙企業組織結構靈活、流程簡便,同時由于其自身精簡的組織架構,往往能夠快速決策,具有時間優勢。在稅負方面,無需繳納公司所得稅,具有一定精簡開支的作用。
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基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起源階段、發展階段、擴張階段、成熟階段。
1.2.1 起源階段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由于在戰爭中賺取了極大的利益,美國國內資本市場一片繁榮,各種私人資本和中小企業開始進行私人資產投資,產生了私募股權基金的雛形。
1.2.2 發展階段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整個世界經歷了經濟的蕭條和繁榮,PE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出現了一股席卷資本市場的杠桿收購潮。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達到高潮。
1.2.3 擴張階段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期,在經歷了有一次經濟循環以后,出現了更多體制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并在二十世紀頭十年到達高潮。
1.2.4 成熟階段
全球經濟由之前的互聯網泡沫逐步走弱,杠桿收購達到空前規模,私募企業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泛,資金來源多樣化,眾多機構參與。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誕生:我國PE融資市場的發展最初是以政府為導向的,國家科委和財政部聯合幾家股東共同投資設立了中國創業風險投資公司,成為我國大陸第一家專營風險投資的股份制公司,創立之初的目的是扶植各地高科技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外資風險投資機構開始嘗試進入中國,美國國際數據集團投資成立的第一家外資風險投資公司--美國太平洋風險投資公司。直到近年來,我國私募基金募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范圍也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也越來越高。隨著2009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創投資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規模有所下降,但隨著政策的向好,使得私募基金募資規模呈現井噴式增長。2011年下半年開始:通脹壓力和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使得資金募集出現困難,退出渠道受阻,PE行業進入調整期。2013年A股IPO暫停:A股IPO暫停一年,上市退出渠道嚴重受阻,并購成為退出首要方式。VC/PE行業洗牌,PE機構開始重視專業化投資和投后管理工作,逐漸回歸投資實業本質。
私募股權基金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促進著社會資金的合理配置,為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各類消費品制造業和消費服務業的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融資渠道和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指導。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有利于國家大產業結構的調整。私募股權基金真正的優勢在于其真正的市場化。
私募股權基金對于競爭激烈的傳統行業至關重要,其往往能夠憑借著本身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專業的管理經營能力,促進整個行業的整合與革新。傳統競爭行業需在競爭中通過兼并的方式做大做強。否則,一個混亂不堪,企業繁多卻無頂尖龍頭企業的行業,其產生的只能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阻力。同時,其無序的競爭往往也只會拖累行業的發展進步。
私募股權基金是通過風投的形式為一些中小企業提供初始資金,為一些初具規模的中小企業的發展與擴張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對那些財務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資金上的幫助,幫助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與經營戰略。同時,流動性和定價機制是包括新三板在內的場外市場、柜臺市場產生有效交易和提高活躍度的重要前提,私募基金的滲透與發展對建立、完善場外市場和柜臺市場起到了推動與價格發現的重要作用。
投資者用自己的資金作為選票,將社會稀缺生產資源使用權投給社會最需要發展的產業。基金管理者完全以市場和國家政策為導向,將市場稀缺資源資本投入到社會最需要發展的,最具有潛力的企業中去,投入到整個行業最具有效率的企業中去。同時,國家可以借力股權投資基金,加速老舊產業的淘汰和新興產業的壯大。
在資本市場,不同投資者與融資者各自有著自身的特點與規模。因此,對于資本市場存在的金融服務有著不同的需求。正是因為投資者和融資者對資本市場金融服務有著多樣化的要求,所以,資本市場才會產生層次化的發展趨勢。在我國,由于種種歷史和現實原因,場外市場的發展一直都受到一定的束縛,這對于投資者和融資者在市場風險的分散和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上造成一定約束。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有利于場外市場的壯大,有利于資本市場朝著多層次的市場體系發展。
私募股權基金的風險管理相對于其他資產而言,略顯不足。因此,在投資中一定要重視風險管理,在投資初期就加強管理。要重視價值評估帶來的風險,例如:由于市場不透明,信息的缺失和過時,導致投資決策出現失誤;重視知識產權帶來的風險,在投資高新技術產業類企業時,要格外著重對于知識產權糾紛的判斷,避免造成投資損失;重視委托代理風險,委托代理人與投資人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存在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問題;重視退出過程中的風險,由于目前IPO收緊,同時,A股上市難度較大,要求較高,而其他退出手段又不夠成熟,這就造成了一定的風險,需要及時避免。
目前,我國私募基金整體募資渠道較窄。仍然以民間資本為主,養老基金和社保資金參與度較低。雖然我國社保資金已經獲批進入PE市場,但對其投資比例等仍有較多的要求,投資靈活度不高。在國外成熟市場,往往都是以公共養老金為主體,以及金融投資機構和高凈值客戶等。因此,需要積極游說政府,放開對于養老金和社保資金的限制。增加投資規范程度和資金管理人的專業化程度,吸引更多的高凈值客戶。
私募基金對于宏觀經濟有這巨大的影響,國家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私募基金的市場行為,正確引導資金的流向,使其真正的將稀缺的資源運用到國家所倡導發展的產業,避免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