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愛華 陳俊 周榮華 羅建軍 任政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南充市農牧業局;.白塔中學;.南充市高坪第七小學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推動以“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的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人才建設至關重要。
南充市三區六縣擁有760萬人口,既是人口大市,又是農業大市,種養殖業較發達,以西充現代農業園區、本味農業、天兆集團、溫氏集團為代表。因此,在南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尤為重要。
根據調研,南充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十分重視鄉村人才聯隊伍建設,盡管如此,但是南充鄉村人才隊伍整體狀況還是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鄉村基層組織干部隊伍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中堅力量,既是黨的“三農”政策執行者,又是帶動農民實施鄉村振興踐行者。基層干部這支隊伍在鄉村振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差異,農村物質文化發展滯后,個人生活待遇較差等因素,部分干部不愿到農村工作,即使到農村也留不住,出工不出力。導致基層組織人才隊伍不穩定,影響鄉村建設持續快速發展。
農技推廣人員包括各級農牧業系統、鄉鎮(街)農業服務中心和鄉鎮畜牧獸醫站的農業專家及工作人員,以及一些農業企業中的專家、技術人員。他們是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據了解,南充市9個縣(市、區)中農業種養殖業在編技術人員僅有6675人(其中:順慶224人、嘉陵747人、高坪760人、蓬安790人、南部1756人、西充936人、閬中1022人、營山440人;其中數南部、閬中農技人員數量較多、覆蓋面也較廣),除去市縣兩級農技人員,鄉鎮農技人員3300多人,而南充目前有5360個村,一線農技人員每個村平均不到1人,人員嚴重不足。同時從在編農業技術人員專業層次來看,具有中專/大專/本科涉農專業畢業占6 5%、非專業安置人員35%(主要集中在鄉鎮),還存在一員多崗或編制在農技中心而工作在鄉鎮黨政部門等情況。再加上這支隊伍待遇低、工作量大、職稱晉升空間有限等原因,人員流失現象較嚴重,人員流失致使農技業務服務難以適應鄉村振興要求。
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人才振興的主力軍,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點培養的人才。新型職業農民主要來要來源于新型經營主體、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大戶等。他們一方面來自于到鄉村創業的城市人,另一方面是從城市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是真正熱愛農業農村,對農業農村充滿感情,干事創業有激情有拼勁,是鄉村振興建設中不可缺或的人才力量。
目前南充9縣(市、區)雖有新型職業農民4萬余人,但是,這支隊伍專業素質、管理水平低且參差不齊,難以完全勝任鄉村振興發展重任。
3.1.1 進一步加強鄉村基層組織人才培養
鄉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主導力量,基層黨組織應重視鄉村人才培養工作,對鄉村人才給予更多人為關懷。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鎮村兩級黨組織的作用,帶好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各級黨組織領導對基層干部在生活上、政治上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讓基層干部有盼頭、有干頭、有奔頭,留得住人。
3.1.2 拓寬農技推廣人員培養渠道
目前,鄉鎮政府都十分重視拓寬人才隊伍培養渠道,一方面,要定向培養,通過與高校聯合、與學生簽訂合同的形式,培養農技專業的大學生;另一方面,從農業能手中選出一部分農業帶頭人,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
3.1.3 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培育)力度
一是按產業分類培訓(育)。針對生產性職業農民、服務型職業農民、經營型職業農民等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因人施訓,尤其要加大對農村電商、微商的培訓力度。另一方面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菜單式培訓方式。缺技術補技術,缺理念補理念,缺技能補技能,可以在鄉村開展鄉村振興講習所,培訓職業農民。
3.1.4 是積極落實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政策
鄉村人才隊伍普遍存在學歷低、文化水平差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大力推行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支農、支醫、支教、扶貧”,優化鄉村人才隊伍結構。
實現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制定完善各項保障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研究制訂“引進來,留得住”鄉村創業人才實施辦法。以“美麗鄉村、幸福鄉村、和諧鄉村”為出發點,招引一批有思想、有眼界,有技術、有能力、有一定資本的城市人或外出務工致富能人回鄉創業。
建立專業人才、科技人才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機制和鎮(街)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放開限制人才回流的制度限制。在人才回流問題上,戶籍問題往往是限制鄉村人才回流的一大障礙,戶籍主管部門可以探索實施放開戶籍制度的限制,增加吸引力,保障人才的穩定性。
改善鄉村農技人員工作環境。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創造施展才華的良好氛圍。對鄉村人才政治上多關心、生活上多幫助、工作上多支持,要做到情感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
提高鄉村農技人才收入待遇。鄉村要想留住人才,必須縮小與城鎮工作人員的收入待遇,市、縣、鄉主管領導應積極為鄉村工作人員爭取政策,提高鄉村人才的收入待遇。
完善目標考核激勵機制。真正發揮績效工作的激勵導向作用,充分調動各類鄉村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