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紀鋒,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有一定的維度,要求管理者要對企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刻剖析,找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人力資源潛在隱患,從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出發兼顧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不能只存于表面,應當不斷深化,制定相關措施并將這些措施落實到實處,真正發揮管理的作用。
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就是要統籌全局,將人才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堅持責任制度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內部員工形成合力,在職履責,共同創造出輝煌。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和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休戚相關,加強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反映每一位員工貢獻值,對員工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判,從而增強員工的憂患意識。對企業員工而言,人力資源績效和自己的薪金、未來掛鉤,主要借助他人評價的方式對員工的工作進行概述,對員工進行價值估算,對于企業內部組織而言,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是對員工的整體掌控,企業借助績效管理發揮人才作用,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前景,取得豐厚的利潤。
目前社會上還未能有明確的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定位,雖然專家學者的思想各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們都承認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是一種較為合理的責任機制,在這種機制的激勵作用下企業內部每一位員工兢兢業業工作,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下企業具有發展活力,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績效管理理論最早出現在西方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管理逐漸趨于成熟。我們國家認識到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有效性開始學習其他國家管理經驗。然而各國局勢有所不同,我國企業家過于盲目沒有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推力,外加上中國企業沒有相關管理經驗,中國企業對他人管理經驗復制粘貼。中國企業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基礎,盲目照抄他人管理經驗只會適得其反。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管理風格迥異,中國企業管理者自身定位不足,沒有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沒有結合自身事情難以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績效管理重視管理者和員工,具有雙邊性,需要雙方進行動態溝通。要想保證管理質量必須要有目標導向,然而我國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理念提出時間較短,各方面都不太成熟部門企業管理的認識不足,沒有將工作重心放在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方面。由于缺乏關注與重視程度管理人員沒有靜下心來制定戰略目標,在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方面走一步看一步。另外企業管理者沒有融合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和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缺乏戰略目標的指導企業發展狀態不佳。一些小型企業雖然具有先進意識但是自身定位卻不太準確,制定的目標過大,與員工能力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目標與能力之間缺乏統一性。績效管理具有強調性和針對性,需要對企業現有各項指標進行收集、跟蹤,但是期望與現實之間相差較遠,導致企業管理基礎較弱,績效管理難以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
績效管理包含內容較多,需要企業進行環境分析,針對員工狀況制定績效計劃,計劃提出之后要落實到實處,重視績效實施過程,加強管理力度,最后要重視考核評價環節,收集員工信息形成績效信息反饋機制,最終通過分析績效評估結果找尋現有工作不足,為日后提供改正方向。然而在現有情況下企業管理者不具有全局意識,單純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績效考核,在錯誤認知的影響下績效管理不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想法的狹隘性導致無法繼續寧資源投資,難以實現對人力資源績效的管理。
要想保證績效管理質量首先要從思想入手,在思想的推動下完成行為轉變。企業管理者要分析學習其他先進實例,充分理解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概念,保證自身思想的先進性。要意識到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之間的差異性,借助有效工具和手段制定合理的績效管理系統。另外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為保證績效管理做出自己的努力。
企業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對企業發展影響較大,企業要創設具有鮮明企業特色的文化。文化潛移默化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形成激勵效應推動企業發展。另外要注重企業員工對自身文化的協同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積極影響,為績效管理提供動力。
要對企業進行合理定位,通過分析企業實際狀況和員工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特性的管理目標,保證目標能夠與企業性質、規模等協調統一。制定各項措施向目標跟進。企業發展不僅與自身管理掛鉤,還與市場環境息息相關。要及時觀察市場動向,根據市場環境保證戰略目標的動態性。
管理體系為企業發展助力,企業管理者要走出思想誤區,保證績效管理的完整性,有效發揮管理體系的支撐作用,要求員工嚴格規范自我,將管理體系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有效保證管理體系的準確性,首先要構建績效評價指標庫,企業部門眾多要保證指標庫的針對性,從各方面出發結合職業特點進行績效評估。
人力資源績效管理要保證面面俱到。領導者要擺脫錯誤思想的束縛,學習其他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懂得彰顯自身特點,不斷消除企業發展隱患,推動企業實現跨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