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修遠,重慶實驗外國語學校
教育,是關系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永恒話題。促進教育教學方式更加科學、促使教育教學內容更加多樣、促使教育教學主體更加明晰,無疑成為了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目標。但是當前,從我國高中教育投資成本-收益的現狀上來看還并不是十分地理想和樂觀。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環境之下,本文從教育投資成本-收益的基礎內涵出發,對某一高三學生展開了個案研究,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礎上為教育投資收益率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對策。
成本與收益理論是與市場經濟相對應的產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企業的所有者不能親自經營企業,就會找人代理,這時委托人購買的是代理人的服務與管理才能,但由于代理人具體管理著企業,掌握著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從而有條件憑借這個優勢來獲得更多的私人利益,由此造成委托人的損失。
教育活動也是投資活動的一種,因此成本與收益理論在教育行業當中同樣適用。教育投資成本-收益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于教育的投資現在主要以高等教育作為分析對象,投資方面包括了貨幣投資和非貨幣投資,而貨幣投資又分為了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費,書本費和學雜費等直接費用;另一方面則是選擇上學放棄工作而由此損失的收入。其中,非貨幣投資則是指上大學期間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例如對未來的迷茫,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競爭壓力等。當然,本文的分析主要是以某一個高三學生為例,為此,本文在教育投資成本收益的分析當中主要是以學費、書本費、學雜費等直接費用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的。
高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教育投資成本的支出,本文一某一高三學生為例,對該名學生的教育投資成本-收益情況進行了個案分析。以下將這一個高三學生成為A學生。
A學生在高三全年期間發生的直接教育投資成本為 CA,CA=學費+學雜費+交通費+書籍文具費=2000+1000+2000+2000=7000。其中,學費為2000元,學雜費為1000元,交通費為每月200元,去除寒暑假,合計為2000元,購買的各種課外輔導書籍的費用為2000元,合計7000元。發生的間接教育投資成本為CB,CB主要值得是高三學生的在接受教育的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一些隱形的費用,比如說擇校費等,本文研究中的 A學生未發生擇校行為,因此不產生擇校費用。為此,A學生高三全年的教育投資成本為7000元。
A學生在高三期間所獲得的教育投資成本的收益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給與準確的數值計算的。其中,收益主要包含個人發展前景的收益以及身心健康成長的收益。通過7000元的教育投資成本的支付如果能夠使得A學生獲得上大學甚至是上重點大學的機會,那么付出的投資成本就是值得的。同時,無論A學生在高考中取得的成績是否理想,高三一年的教育成本投入都會讓學生獲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成長。
從上文的個案分析當中可以看出,當前高中學生在學費、雜費等方面投入的成本開支實際上并不低,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言,這一的教育投資成本開支無疑是會獲得較高的收益率,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投資成本的收益率就會低一些。為此,針對當前的這樣一種現狀,筆者作為一名高中學生,為當前高中教育教學獲得當中學生教育投資成本-收益的提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見解。
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改革的內部也應該更加多元化,不僅要包含基本的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內容的創新改革,同時還要包含教育費用管理制度的改革。眾所周知,小學和初中屬于我國的義務教育范疇,學生們是無需繳納學費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加之高等教育逐漸惠及民眾,我國義務教育的領域和范疇也應該相應地得到延伸,如果能夠將高中教育列入義務教育的范疇,那么必然會減少家長在孩子高中教育中的成本開支,從而提升成本收益率。
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強高中教師的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養。可以說,高中教師是我們高中生身邊的真正的導師。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中生學習的效果。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活動當中增加互動環節,營造寬松的、愉悅的教學氛圍,那么必然會使得更多的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從而提高整個課堂的效率。這樣一來,家長在學生教育層面的開支也就取得了實際的效果。可以說,對于家長和學生而言,學習成績的提升是提高教育投資成本-收益的一個最為直觀的表現。
對于高三學生而言,在教育活動當中投入的成本主要有學費成本、學雜費成本以及書本費、教輔費用的成本等等。在本文研究的個案當中,這一個高三學生所發生的實際教育投資成本也沒有超出這樣一個范疇。該學生的教育成本可以通過數字顯示,但是收益卻體現在未來發展的機會和身心的健康發展等多個方面。為此,高三的教育投資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