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陽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體系的日益完善,我國的稅制系統也隨之發生著不斷的調整和改革,以更好地滿足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但是新稅制的改革也對企業的財務和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企業會計的工作量。論文主要針對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進行探究。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tax system of China is constantly adjusted and reformed, 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ra. However, the reform of the new tax system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work of enterprises, and increases the workload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ax system reform on enterpris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關鍵詞】稅制改革;企業財務與會計;影響
【Keywords】 tax reform; enterpris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influence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1-0072-02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和轉型,稅務制度也不斷發生著調整和變化,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經濟形態以及經濟形勢。與此同時,企業財會的核算過程和核算方法也發生了相關調整與變化。對于企業會計和財務人員來說,需要對稅制改革的相關條款以及系統的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結合新稅制改革的優勢以及特征,為企業的財務工作制定更加契合的管理方案,從而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國家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2 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與會計造成的影響
2.1 增值稅
新稅制改革必然會對企業的增值稅產生較大影響,在新稅制改革之前,原有的增值稅項目可以通過稅額進行增值稅的抵扣,在新稅制頒布之后,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專用發票進行稅務抵扣。之前企業在應交稅項目中并沒有設置增值稅項目時,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會受到較大阻礙,新稅制改革可以單獨列出增值稅的科目,將之與進項額有效區分開來,從而可以避免會計人員工作的混亂,減少會計核算的難度。以增值稅發票為憑證的納稅工作的開展,也可以更好地規范企業的稅務活動,減少企業稅務風險以及漏稅、偷稅等違法問題的發生,提高企業經營的合理性和合法性[1]。
2.2 印花稅
企業印花稅的征收需要結合企業營業合同、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以及產權移交數據等相關應稅憑證進行參考和設計。在稅制改革之后,企業的生產經營事項已經逐漸轉變為印花稅的征收對象,相對于其他的稅務條款來說,印花稅的稅負比較輕,稅率較低,能夠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避免企業的收入負擔,提高企業的現金流量,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保證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2]。
2.3 財務處理
稅制改革之后,要求企業接受應稅勞務或者在購買貨物時,需要在專用發票上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企業核算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實際付款的金額以及應當付款的金額借記商品采購和材料采購[3]。所以在前期稅收制度改革的過程
中,企業相關會計人員以及財務人員要及時熟悉了解新稅制的各項規定并結合規定的具體事項進行會計和財務的核算與管理,保證核算工作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
2.4 稅務申報
稅制改革之后要求在稅務報表中企業的業務收入可以被認定為主營業務收入,被認定為當期的銷售收入。從稅收的角度來看,銷售核算并不是收入的核算,這種行為會造成勞動關系發生轉變。以往的財務報表包含了多種企業基本業務收入、銷售資產轉讓以及出租等,新稅法頒布之后,使得納稅人的核算工作更加的便捷,拉近了會計與稅收收入之間的關系。財務費用在新申請的報表中也包括了納稅人產生的資金,主營業務收入包括相關折扣和銷售、退貨等[4]。新的條例規定中規定銷售收入所指的項目包括宣傳費用、招待費用、廣告費用,可以避免營業收入和銷售收入在全年銷售收入凈額的技術混亂問題,有效降低稅收征管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 在稅制改革背景下企業財務與會計工作的相關對策
3.1 制定行之有效的經營規劃
在新稅制改革的背景之下,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必須要結合時代背景的特點以及新稅制頒布的相關條款進行系統的研究與規劃,制定行之有效的發展策略以及發展方案。將經營規劃放在企業工作的首要位置,結合國家的特點以及自身的經營優勢和經營特色,充分考慮企業內外部因素的變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經營方案,使得企業能夠穩定過渡好財務制度的調整,并利用新的稅制改革為自身的發展謀求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新的發展機遇[5]。
3.2 創造減少稅務負擔的條件
新稅收制度的頒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財務環境和發展條件,企業需要加強對新稅收制度條款的研究與規劃,明確新稅收制度中存在的紅利,并盡可能地減少企業的稅務負擔。首先,在購買企業的各種原料時,需要嚴格把關材料的質量,避免存在材料重復購買的現象。減少財務稅賦負擔與繳稅的次數。其次,企業還需要結合自身的生產經營現狀制定出科學系統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對生產環節的各個細節進行成本的準確核算,并制定出針對性的管理控制方案和管理策略,減少稅務風險。另外,企業在進行事務管理活動時,必須要結合稅收籌劃的方案進行有序開展,落實各項方針政策,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穩定運營創造良好的環境[6]。
3.3 加強對財務活動的管理和監督
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及管理工作質量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經營成本和經濟效益。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結合行業的規范性文件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活動以及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對于規范企業的經濟活動,穩定企業的管理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企業需要建立適合于自身情況的管理制度和財務監督制度,并不斷修改和完善財務實際運營的情況,使得財務監督和管理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促進企業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3.4 提高財務人員的個人素養
財務人員作為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關鍵核心成員,其個人的素養和綜合能力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成本核算效果以及財務管理質量。財務工作者需要認真學習新稅法制度,明確新稅制頒布的相關紅利以及可以運營的條款,了解所有的經濟事項,為財務管理和核算工作奠定豐富的經驗,保證后續企業財務管理活動能夠順利穩定地開展,并結合當前企業發展的實際特點,合理地調整新稅制的相關措施,保證企業能夠在新稅制改革下獲得更好地發展。其次,還需要不斷強化會計的具體工作,使得會計核算活動更加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透明性,明確規定會計核算的內容和制度,滿足會計核算的具體要求。新稅制改革對會計核算提出了明確路徑,要求會計核算的結果必須要十分精確,并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之上建立增值稅的運營。因此,財務會計人員必須要重視會計核算的精準性和科學性,減少會計核算問題的發生。
3.5 建立稅務會計體系
稅務會計體系指的是將稅務核算、納稅申報以及稅務籌劃結合到一起的一種會計體系,屬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能夠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企業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干擾,導致稅務會計并沒有構成獨立科學的系統,造成企業事務管理工作性質比較混亂,難以發揮稅務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因此,必須要加強稅務會計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全面提升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稅制改革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需要。稅制改革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機,能夠減少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同時,稅制改革也對企業的財務和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財務部門以及會計人員能夠了解稅制改革的相關具體事項,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企業財務系統進行完善與優化,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稅制改革下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會.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與會計的影響和對策[J].財經界,2013(11):222-223.
【2】史寶山.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與會計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0):183.
【3】徐敏.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2013(35):260.
【4】馮婷.我國稅制改革及其對會計的影響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54-55.
【5】莊洪艷.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與會計的影響分析[J].商情,2013(28):66.
【6】封露露.我國當前稅制改革及其對會計的影響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