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捷
【摘 要】2019年8月,江蘇連云港成為中國自貿區“群成員”,這標志連云港迎來了對外開放的又一個新的歷史機遇,人才培養的戰略意義也更加凸顯。在同年江蘇省啟動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的背景下,論文針對當前連云港市的人才資源現狀,提出為了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地高校必須準確把握經濟和社會發展新動向,切實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對本地區“人才強市”戰略的推進和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Abstract】In August 2019,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became a "group member" of China free trade zone, marking another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Lianyungang to open up to the world, and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s more promin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unching a new round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same yea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ccurately grasp the new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alented Person Can Strengthen the C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自貿區;地方高校;人才培養
【Keywords】the reform of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ree trade zon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s cultivation
【中圖分類號】G648.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1-0093-02
1 引言
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公布了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等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連云港自貿區入選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板塊。這對連云港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標志著歷史性的機遇又一次降臨,連云港再一次進入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2 連云港自貿區的人才需求現狀
人才資源直接影響自貿區的發展,是全世界自貿區發展不可忽視的動力[1]。針對人才緊缺的問題,一方面,應考慮招聘各種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則應著手培養各類緊缺人才,以便為發展構建長期的人才培養戰略。
近年來,針對目前存在的人才資源總量偏小、人才培養能力不強、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成長機制不健全等發展制約問題,連云港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人才強市的意見》《關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連云港市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連云港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等政策,表達了對人才強烈渴求的愿望。
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目前的地方高校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與當地社會需求相對應的專業設置存在缺陷,或是專業特色不亮、品牌不顯;二是與當地政府、企業合作不充分,課程設置過于理論化,缺乏實踐環節等。面對這一現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臺無疑帶來了機遇。
3 新高考改革助推高校培養地方人才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8年江蘇被確定為第三批改革省份之一。2019年4月,《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對社會發布,江蘇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新方案在志愿填報價值判斷方式上實現了從“總分分配”向“專業導向”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用高考的指揮棒引導學生去了解自己、關注社會,理智尋找自己的學業志向。鑒于此,高校必須主動適應高考制度改革的內在要求,真正“從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大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3.1 專業布局要與社會需求良性互動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容樂觀,高校專業布局與社會人才需求之間的結構性失衡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專業布局必須依據市場的需求信號進行相應調整,需要與社會需求、政府調控之間建立良性互動機制。
首先,高校應根據人才培養規劃、財政支持方式等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合理規劃專業結構,以確保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總體平衡;其次,要根據社會需求和宏觀調控方向,慎重設置或撤銷專業,強化優勢特色專業;最后,應分析未來社會職業需求變化,適度超前增設或撤銷相關專業,培養新興產業、社會民生所需的人才,為學生就業贏得先機。
3.2 專業結構應與招生培養就業形成聯動
社會需求體現在學生的專業選擇以及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兩方面。只有以社會需求為中心點,建立與招生專業、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之間的內在關聯機制,才能縮短社會需要與人才供給之間的距離。
首先,招生專業應體現社會需求導向,將行業的人才需求量與市場競爭機制相結合,實現教學資源配置的不斷調整;其次,人才培養應與社會需求對接,在全過程引入用人單位的參與,以解決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最后,學生就業需要社會需求的及時反饋,從而引導學生轉變就業擇業觀念,理性選擇專業,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就業與社會需求間的矛盾。
3.3 專業內涵建設應以實踐應用驅動優化
當今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高校過去以學科邏輯標準來構建某專業培養體系的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當前的專業內涵建設要真正從知識結構與能力素質上提高學生的“可應用性”,從而達到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間的匹配。
首先,要優化專業課程建設,借鑒國內外優秀改革成果,把握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升級的機遇,引入優質資源,精心打造專業核心課程群;其次,要擴充教育資源,積極參與國家、地方的人才計劃,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最后,要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高校實驗實踐環節比重,改進實習實訓條件,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等機會,讓學生親身體會專業技能實踐效果,以激勵其自我加壓、自我提升。
4 高校助推地方人才培養的對策建議
地方高校應了解連云港市當前的人才需求,有效發揮服務地方經濟的功能,探索促進地方人才培養的路徑。
4.1 找準定位,合理設置專業
首先,地方高校在專業設置上要突出行業性和地方性,依托現有學科和專業,結合社會需求進行完善和調整,努力實現畢業生“零距離”上崗;其次,專業結構調整要具有市場性、前瞻性,及時將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的專業知識納入教學內容,對人才培養計劃進行及時微調,避免高校辦學周期性所帶來的滯后性問題;最后,專業口徑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和融合性,以人才培養方案適應面向的社會職業領域為原則,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就業彈性和專業融合性。
4.2 凝聚特色,實現產學融合
本地高校要在調查分析自貿試驗區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的基礎上,充分研究國家已出臺的“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江蘇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整體方案等,同時,對比分析其他自貿區建設經驗,進一步凝練優勢,凸顯特色,打造品牌專業,強化產學研辦學,逐步形成“學科—專業—產業”鏈條。
4.3 深化內涵,創新人才培養
首先,要優化專業的課程資源,瞄準產業發展前沿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利用以慕課為代表的優質網絡資源,建設特色鮮明的專業核心課程群;其次,注重專業的協同育人,積極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專業人才,實施“嵌入式培養”方案;再次,強化實驗實踐環節,加強實訓基地建設,讓企業走進課堂教學,帶學生走進企業實踐;最后,重視通識教育,全面培養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實現知識、能力和個人素養的有機融合。
4.4 內培外引,加強師資建設
在復合型、專業化、國際化人才短缺的背景下,高校一方面要完善師資引進政策,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做到“優質人才引得進,關鍵人才留得住”;另一方面要加強與政府、企業間的人才交流與合作,通過掛職鍛煉、企業副總、校外導師等形式,既為校內師資走出去提供平臺,也為校外師資引進來創造機會,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打造出一支具有高水準專業科研能力和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
5 結語
連云港自貿區的發展離不開港城高校的人才支持,而在江蘇省新高考改革的啟動階段,“專業導向”的人才選拔模式對高校的人才培養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在這股改革的浪潮中,高校只有順勢而上,才能實現自身發展質的飛躍,也能為當地人才培養再添薪柴。
【參考文獻】
【1】郭富紅,張耀夫.遼寧自貿區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研究[J].管理觀察,2019,709(0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