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秋英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表達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表示停頓、語氣,以及標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詞語)的特定性質和作用的功能,而且還有輔助修辭和增強語意表達效果的作用。用錯標點,可能會改變文句的含義和語氣,背離作者的初衷;有時標點的位置放錯,也會改變文句的意思,導致表達內容錯誤。因此,起草和編輯加工標準,務必準確使用標點符號。本文以GB/T 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為基礎,對標點符號的用法進行匯總整理,旨在為標準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點號
點號的作用是點斷,主要表示停頓和語氣。包括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前三種為句末點號,后四種為句內點號)。點號不可以出現在行首。
1.句號
句末點號的一種,主要表示句子的陳述語氣。句號的形式是“。”。
句號的基本用法:
(1)用于句尾,表示陳述語氣。語段前后有較大停頓、帶有陳述語氣和語調。
(2)表示較緩和的祈使語氣和感嘆語氣。
句號的誤用非常常見,主要原因是分不清到哪里是一個句子。句號誤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多用,一種是漏用。
【示例】對于新申請車輛型式批準的車型,自XX日起開始執行。對于已獲得車輛型式批準的車型,自XX日開始執行。
第一個句號就屬于句號多用。前后兩句話為明顯的并列關系,應用分號。
【示例】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發病率高,發展迅速,由于癥狀隱匿,難以早期發現。
句號的使用并不取決于句子的長短,而是句子是否結束。因此,第一個逗號可以改為句號。
2.問號
句末點號的一種,主要表示句子的疑問語氣。問號的形式是“?”。
問號的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問語氣。
(2)選擇問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個選項的末尾用問號,各個選項之間一般用逗號隔開。當選項較短且選項之間幾乎沒有停頓時,選項之間可不用逗號。當選項較多或較長,或有意突出每個選項的獨立性時,也可每個選項之后都用問號。
(3)在多個問句連用或表達疑問語氣加重時,可疊用問號。
(4)問號也有標號的用法,即用于句內,表示存疑或不詳。
應注意:不能看到句子中有疑問詞就用問號。
【示例】我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
這個句子雖然有疑問詞,但并不表示疑問語氣,所以不應該使用問號。
3.嘆號
句末點號的一種,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嘆語氣。嘆號的形式是“!”。
嘆號的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嘆語氣,有時也可表示強烈的祈使語氣、反問語氣等。
(2)用于擬聲詞后,表示聲音短促或突然。
(3)表示聲音巨大或聲音不斷加大時,可疊用嘆號;表達強烈語氣時,也可疊用嘆號,最多疊用三個嘆號。
(4)當句子包含疑問、感嘆兩種語氣且都比較強烈時,可在問號后再加嘆號。
應注意:不要在帶有一般感情色彩的陳述句末使用嘆號,也不要在句內使用嘆號。
【示例】祖國壯麗的河山啊!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游子的心。
此處,不應使用感嘆號,因為該句是作為主語使用的。
4.逗號
句內點號的一種,表示句子或語段內部的一般性停頓。逗號的形式是“,”。
逗號的基本用法:
(1)復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用分號,一般都用逗號。
(2)用于以下各種語法位置:
1)較長的主語之后;
2)句首的狀語之后;
3)較長的賓語之前;
4)帶句內語氣詞的主語(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帶句內語氣詞的并列成分之間;
5)較長的主語中間、謂語中間或賓語中間;
6)前置的謂語之后或后置的狀語、定語之前。
(3)用于下列各種停頓處:
1)復指成分或插說成分前后;
2)語氣緩和的感嘆語、稱謂語或呼喚語之后;
3)某些序次語之后。
5.頓號
句內點號的一種,表示語段中并列詞語之間或某些序次語之后的停頓。頓號的形式是“、”。
頓號的基本用法:
(1)用于并列詞語之間。
(2)用于需要停頓的重復詞語之間。
(3)用于某些序次語之后。
(4)相鄰或相近兩數字連用表示概數通常不用頓號。若相鄰兩數字連用為縮略形式,宜用頓號。
(5)標有引號的并列成分之間、標有書名號的并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號之間或并列的書名號之間,宜用頓號。
應注意:英文沒有頓號,并列成分一律使用逗號;并列項是中英文夾雜的情況,可以一律使用頓號;列舉的不是同類項,中間不能用頓號;用頓號表示較長、較多或較復雜的并列成分之間的停頓時,最后一個成分前可用“以及(及)”進行連接,“以及(及)”之前應用逗號。
【示例】都江堰是中國最古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因后一句和前一句不是并列關系,而是遞進關系,所以應使用逗號。
6.分號
句內點號的一種,表示復句內部并列關系的分句之間的停頓,以及非并列關系的多重復句中第一層分句之間的停頓。分號的形式是“;”。
分號的基本用法:
(1)復句內部并列關系分句之間的停頓。
(2)非并列關系的多重復句中第一層分句之間的停頓。
(3)分項列舉的各項之間。
應注意:表示并列關系的復句時,如果分句內用了逗號,分句間一定要用分號;并列的短語間的停頓只能用逗號或者頓號,不能用分號;非并列關系的分句間只能用逗號,不能用分號;分項列舉的各項有一項或多項已包含句號時,各項的末尾不能再用分號。
【示例】衡量一個人記憶的好壞,一般有以下4個標準:記憶的廣度;記憶的速度;記憶的長久性;記憶的準確性。
這3個分號的使用是沒有必要的,應使用逗號。
逗號、頓號、分號的區分:
(1)逗號與頓號。逗號和頓號都表示停頓,逗號表示的停頓長,頓號表示的停頓短。并列成分之間用頓號,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之類的詞語時,“等”類詞前不用頓號或其他點號;并列成分之間用逗號,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類詞時,“等”類詞前應用逗號。
(2)逗號與分號。當復句的表述不復雜、層次不多,相連的分句語氣比較緊湊、分句內部也沒有使用逗號表示停頓時,分句間的停頓多用逗號。當用逗號不易分清多重復句內部的層次,而用句號又可能割裂前后關系的地方,應用分號表示停頓。
(3)頓號、逗號和分號。句內點號中,頓號表示的停頓最短、層次最低,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分號表示的停頓最長、層次最高,可以用來表示復句的第一層分句之間的停頓;逗號介于兩者之間,既可表示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也可表示復句中分句之間的停頓。若分句內部已用逗號,分句之間就應用分號。用分號隔開的幾個并列分句不能由逗號統領或總結。
7.冒號
句內點號的一種,表示語段中提示下文或總結上文的停頓。冒號的形式是“:”。
冒號的基本用法:
(1)用于總說性或提示性詞語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2)表示總結上文。
(3)用在需要說明的詞語之后,表示注釋和說明。
(4)用于書信、講話稿中稱謂語或稱呼語之后。 (5)一個句子內部一般不應套用冒號。在列舉式或條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號時,宜另起段落來顯示各個層次。
冒號與逗號的區別:位于引文之前的“說”“道”后用冒號。位于引文之后的“說”“道”分兩種情況:處于句末時,其后用句號;“說”“道”后還有其他成分時,其后用逗號。插在話語中間的“說”“道”類詞語后只能用逗號表示停頓。
二、標號
標號的作用是標明,主要標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詞語)的特定性質和作用。包括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分隔號。
1.引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容或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引號的形式有雙引號“ “” ”和單引號“‘”兩種。
引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容。
(2)標示需要著重論述或強調的內容。
(3)標示語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如別稱、簡稱、反語等。
(4)當引號中還需要使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
(5)獨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號;不止一段時,每段開頭僅用前引號,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號。
(6)在書寫帶月、日的事件、節日或其他特定意義的短語(含簡稱)時,通常只標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強調該事件或節日本身時,也可連同事件或節日一起標引。
較易犯的錯誤是:詞語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卻加了引號。
【示例】這一片房屋都屬于“危房”,需要改造。
此句就沒有必要加引號。
2.括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的注釋內容、補充說明或其他特定意義的語句。括號的主要形式是圓括號“()”,其他形式還有方括號“[]”、六角括號“﹝﹞”和方頭括號“【】”等。
括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下列各種情況,均用圓括號:
1)標示注釋內容或補充說明;
2)標示訂正或補加的文字;
3)標示序次語;
4)標示引語的出處;
5)標示漢語拼音注音。
(2)標示作者國籍或所屬朝代時,可用方括號或六角括號。
(3) 報刊標示電訊、報道的開頭,可用方頭括號。
(4)標示公文發文字號中的發文年份時,可用六角括號。
(5)標示被注釋的詞語時,可用六角括號或方頭括號。
(6)除科技書刊中的數學、邏輯公式外,所有括號(特別是同一種形式的括號)應盡量避免套用。必須套用括號時,宜采用不同的括號形式配合使用。
應注意:括號分為句內括號和句外括號。句內括號用于注釋句子里的某些詞語,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應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后。句外括號則用于注釋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結構獨立,不屬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應位于所注釋語段的句末點號之后。
3.破折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釋、補充說明或語音、意義的變化。破折號的形式是“——”。
破折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注釋內容或補充說明(也可用括號)。
(2)標示插入語(也可用逗號)。
(3)標示總結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號)。
(4)標示話題的轉換。
(5)標示聲音的延長。
(6)標示話語的中斷或間隔。
(7)標示引出對話。
(8)標示事項列舉分承。
(9)用于副標題之前。
(10)用于引文、注文后,標示作者、出處或注釋者。
4.省略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內容的省略及意義的斷續等。省略號的形式是“……”。
省略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引文的省略。
(2)標示列舉或重復詞語的省略。
(3)標示語意未盡。
(4)標示說話時斷斷續續。
(5)標示對話中的沉默不語。
(6)標示特定的成分虛缺。
(7)在標示詩行、段落的省略時,可連用兩個省略號。
應注意:省略號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詞語不能同時使用。
5.著重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著重號的形式是“.”,標注在相應文字的下方。
著重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語段中重要的文字。
(2)標示語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應注意:不應使用文字下加直線或者波浪線等形式表示著重。
6.連接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某些相關聯成分之間的連接。連接號的形式有短橫線“-”、一字線“—”和波浪線“~”三種。
標示下列情況,均用短橫線:
(1)化合物的名稱或表格、插圖的編號。
(2)連接號碼,包括門牌號碼、電話號碼,以及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年月日等。
(3)在復合名詞中起連接作用。
(4)某些產品的名稱和型號。
(5)漢語拼音、外來語內部的分合。
標示下列情況,一般用一字線,有時也用波浪線:
(1)標示相關項目(如時間、地域等)的起止。
(2)標示數值范圍的起止。
波浪線連接號用于標示數值范圍時,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前一數值附加符號或計量單位可以省略。
7.間隔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某些相關聯成分之間的分界。間隔號的形式是“·”。
間隔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外國人名或少數民族人名內部的分界。
(2)標示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界。
(3)標示詞牌、曲牌、詩體名等和題名之間的分界。
(4) 用在構成標題或欄目名稱的并列詞語之間。
(5)以月、日為標志的事件或節日,用漢字數字表示時,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間隔號;當直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時,月、日之間均用間隔號。
應注意:當并列短語構成的標題中已用間隔號隔開時,不應再用“和”類連詞。
8.書名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出現的各種作品的名稱。書名號的形式有雙書名號“《》”和單書名號“〈〉”兩種。
書名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書名、卷名、篇名、刊物名、報紙名、文件名等。
(2)標示電影、電視、音樂、詩歌、雕塑等各類用文字、聲音、圖像等表現的作品的名稱。
(3)標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稱中占主導地位的軟件名。
(4)標示作品名的簡稱。
(5)當書名號中還需要書名號時,里面一層用單書名號,外面一層用雙書名號。
應注意:不能視為作品的課程、會議等不能用書名號;書名或者篇名末尾有嘆號或問號,應放在書名號內;英文中沒有書名號,一般用斜體表示書名。
9.專名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古籍或某些文史類著作中出現的特定類專有名詞。專名號的形式是一條直線,標注在相應文字的下方。
專名號的基本用法:
(1)標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類著作中出現的專有名詞,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國名、民族名、朝代名、年號、宗教名、官署名、組織名等。
(2)現代漢語文本中的上述專有名詞,以及古籍和現代文本中的單位名、官職名、事件名、會議名、書名等不應使用專名號。必須使用標號標示時,宜使用其他相應標號(如引號、書名號等)。
10.分隔號
標號的一種,標示詩行、節拍及某些相關文字的分隔。分隔號的形式是“/”。
分隔號的基本用法:
(1)詩歌接排時分隔詩行(也可使用逗號和分號)。
(2)標示詩文中的音節節拍。
(3)分隔供選擇或可轉換的兩項,表示“或”。
(4)分隔組成一對的兩項,表示“和”。
(5)分隔層級或類別。
應注意:使用分隔號時,緊貼著分隔號的前后通常不用點號;不要將分隔號與“或”同用。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2.
[2] 陳浩元,鄭進保,李興昌.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3] 中央宣傳部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圖書編校質量差錯案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