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玲
廣東省普寧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廣東普寧 515300
2 型糖尿病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代謝紊亂性疾病,患病初期患者無典型癥狀,但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對于癥狀輕微的患者,現階段主要采用運動療法、飲食控制進行治療,但對于一些非藥物療法干預后無效且肥胖體質的患者,臨床上則需要及時采取藥物治療[1-4]。二甲雙胍是2 型糖尿病的常用治療藥物,進入人體后可減少肝臟中糖異化和分解等情況的出現,同時可提高骨骼肌吸收周圍組織糖原的能力。但在臨床治療上,單用二甲雙胍治療并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反而會導致機體中的維生素B12指標下降,同時也會增加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鑒于此,本次研究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評價2 型糖尿病治療中維生素B12+二甲雙胍的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將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本 研 究 從2018 年4 月~2019 年2 月 在 我院接受治療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6 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8 例。觀察組中男27 例,女21 例;年齡32 ~75 歲,平均(52.2±2.4)歲;病程為1 ~10年,平均(5.42±1.08)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20.23±2.58)nmol/L。對照組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齡31 ~75 歲,平均(52.2±2.3)歲;病程1.5 ~10年,平均(5.44±1.12)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20.21±2.48)nmol/L。采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患者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5-6]:(1)所有入組患者均接受血糖檢測和其他實驗室指標檢測,依據測定結果確診為2型糖尿病;(2)參與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對治療藥物二甲雙胍、維生素B12均無服用禁忌或過敏史;(3)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且隨機分組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7-8]:(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心肺功能障礙;(2)合并影響糖類代謝疾病;(3)未完成3個月的治療,中途退出研究,或無法獲得隨訪結果,影響最終統計結果的準確性。
對照組給予患者二甲雙胍(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13021647,250mg)口服,每日1 次,每次500mg,共用藥3 個月。
觀察組給予患者二甲雙胍口服,每日1 次,每次500mg;給予患者維生素B12(山西亨瑞達制藥有限公司,H14022815,25μg)口服,每日3 次,每次50μg,共用藥3 個月。
(1)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對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值進行測定,并進行組間比較,以評估兩種治療方案的有效性。(2)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測定兩組2 型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對兩組數據進行組間、組內統計學處理。(3)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統計兩組糖尿病腎病、周圍神經病變、心肌梗死等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計算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中涉及的各項資料及數據分析均使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用統計學軟件中的t 和χ2檢驗分別檢驗計量指標、計數指標,并分別采用(x±s)、[n(%)]以表示計量及計數指標,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較± s,mmol/L)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s,n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s,nmol/L)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2 型糖尿病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代謝異常綜合征,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人群,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方式的改變,2 型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且患病率也越來越高[9-10]。2 型糖尿病患者不僅表現為血糖異常,并且如果不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長期血糖和代謝異常會對患者的微循環系統、周圍神經組織造成損傷,容易并發多種并發癥,而并發癥是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1-12]。因此,臨床上要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保持患者血糖的穩定,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

表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二甲雙胍是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2 型糖尿病治療藥物,能夠對肝臟內糖代謝起到改善作用,減少胰島素抵抗,并對可以抑制糖原異生途徑,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治療目的。同時,二甲雙胍可以促進肌細胞無氧糖酵解,可以讓外周的肌肉組織攝取更多葡萄糖,能夠有效抑制脂肪分解[13-14]。但是,二甲雙胍會影響機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和攝取,造成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從而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我院在治療時提出用維生素B12與二甲雙胍聯用的治療方案,在能夠確保降糖效果的基礎上,抑制二甲雙胍對2 型糖尿病患者維生素B12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使用藥過程中機體處于正常狀態,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改善預后[15-16]。
本研究比較了2 型糖尿病治療中兩種用藥方案的治療效果,分別是單用二甲雙胍與維生素B12+二甲雙胍,研究發現,聯合用藥的總體優勢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采用維生素B12+二甲雙胍治療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明顯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單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這說明此種治療方案能夠更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值,可以達到平穩降糖的治療目的。(2)運用維生素B12+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能夠降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降低意味著患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下降。(3)采用維生素B12+二甲雙胍治療2 型糖尿病安全性更高,體現在隨訪期間患者的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低,僅有少數患者患糖尿病腎病和周圍神經病變,但病癥輕微,而未發現有患者發生心肌梗死,這也印證了第二條結果的準確性,說明此種治療方案是具備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本次研究結果與以往報道中得出的部分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相似性[17-18],這說明本研究得出的結果和結論是具備科學性和可信性的,再次證明了維生素B12+ 二甲雙胍治療2 型糖尿病的臨床優勢和價值。
綜上所述,采用維生素B12+二甲雙胍治療2 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顯著,可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值,降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時可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