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4日,2019中國印刷裝備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印工協印刷機械分會年會在廈門·寶龍鉑爾曼大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總共分為三部分:中國印工協印刷機械分會2019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擴大會、2019中國印刷裝備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以及優秀印包企業參觀活動。
在短短兩天之內,精彩紛呈的會議內容得到了與會代表們的一致認可和贊許,大家在美麗的鷺島廈門總結過往經驗,展望未來趨勢,分享最新成果,探討著印刷裝備發展的每一種可能。
印刷機械分會2019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擴大會
11月3日上午,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印工協)印刷機械分會(以下簡稱印機分會)2019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擴大會召開,近百名印刷機械分會會員單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印刷機械分會秘書長管秀清主持,印工協副理事長、印刷機械分會理事長陳邦設致歡迎辭。
陳邦設理事長表示,今年是國慶70周年,也恰逢印機分會成立30周年,30年來,印刷機械分會在行業企業的努力和支持下,逐步成熟壯大,成為凝聚行業力量、推動印刷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印機分會第七屆理事會于2018年8月換屆成立,在新一屆理事會領導下,分會秘書處以創新的思維和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分會的專業特長,開展了多項行業活動,其中包括以智能制造為主題舉辦的多個論壇、關于《中國印刷裝備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的調研、“印機行業培訓班”的啟動、“印機行業智能制造專家團”的成立等活動,讓印機分會煥發了生機和活力。未來,印機分會將在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品牌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繼續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行業搭建更大、更實用的合作交流平臺,讓企業從中受益,助力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1.理事會工作報告 總結過去 展望未來
印機分會常務副理事長齊元勝做了印機分會七屆二次理事會工作報告,匯報了分會換屆一年以來,在新一屆理事會的領導下,分會在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智能制造等重點方面所做的多項工作。他表示,未來印機分會將以智能制造創新聯盟為依托,開展以智能制造為主線的行業活動。成立智能制造專家團,聘請行業內外專家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智能制造項目落地實施。另外,還將把培訓教育作為印機分會的一個特色活動。與北京印刷學院合作,面向企業家和專業技術人才,開展有關智能制造、精益制造、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工作。
2.理事會調整議案全票通過
隨后,根據行業發展和工作需要,大會按照協會章程和組織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部分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和理事單位進行調整,由印機分會副秘書長陳平勛宣讀理事會調整議案,并獲得全票通過。
3.18家印機行業經營運行質量統計報表優秀企業獲得表彰
印機分會秘書長管秀清對一直以來支持印機行業統計工作的優秀單位進行了總結和表彰。中國印工協副理事長、印機分會理事長陳邦設和中國印工協副秘書長張建民為獲得“印機行業經營運行質量統計報表優秀企業”榮譽稱號的18家企業頒發了獎牌。這18家企業分別為(以漢語拼音排序):北人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德陽市利通印刷機械有限公司、高斯圖文印刷系統(中國)有限公司、廣東汕樟輕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科雷機電工業有限公司、好利旺機械(上海)有限公司、江蘇方邦機械有限公司、景德鎮市中景印機有限公司、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德拉根印刷機械有限公司、深圳精密達智能機器有限公司、天津長榮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濰坊東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華陽機電裝備有限公司、玉田縣盛田印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浙江華岳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浙江藍寶機械有限公司、浙江通業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4.為行業培養人才 啟動“印機行業培訓班”開班儀式
印機分會副秘書長陳毅瑩對“印機行業培訓班”進行了介紹,她表示,未來印機分會將充分利用行業內外的豐富資源,針對不同需求,采取多樣化培訓形式,為行業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印機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齊元勝,印機分會秘書長管秀清,廈門、溫州、玉田協會的領導以及企業代表們共同啟動了“印機行業培訓班”開班儀式。
5.聘任專家學者 成立“智能制造專家團”
為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本次大會上聘請了在專業領域有卓越貢獻及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成立“智能制造專家團”,在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建言獻策,引領、指導、助力印機行業和企業的發展。
第一批“中國印機行業智能制造專家”包括(以漢語拼音排序):清華大學責任教授/機器人學科首席研究員陳懇、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杜萬全、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范晉偉、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紅兵、上海紫丹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陸衛達、西安交通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梅雪松、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齊元勝教授、中榮印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IT副總監邱國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長江學者陶飛教授、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秘書長/智慧工廠研究院院長王健、杭州科雷機電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項建龍、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上海銳爾發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永林、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薛志成、聯盛(廈門)彩印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楊曙光、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俞朝輝、廈門吉宏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和平、深圳精密達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斌、天津榮聯匯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達平。
作為第一批“中國印機行業智能制造專家”的代表,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齊元勝教授隨后做了題為《中國印刷裝備技術水平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精彩報告,他從印刷產業發展概述、印刷產業技術產業、印刷設備文獻發表統計分析3個方面全面闡述了中國印刷裝備的整體情況。
2019中國印刷裝備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
11月3日下午,“2019中國印刷裝備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精彩開啟,大會力邀多位專家學者把脈印業環境,解讀未來趨勢。同時,邀請了國際及國內代表性企業講述他們在技術領域上的觀察、布局、進展成果和創新應用,從而一窺中國印刷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景。
本次大會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印工協印刷機械分會、今日印刷雜志社、廈門市印刷行業協會、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承辦,并得到了福建省印刷協會、福建省包裝裝潢印刷行業協會、廣東省印刷復制業協會、 北京印刷學院、泉州市印刷協會、莆田市印刷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凌云、柯尼卡美能達、國望、曼羅蘭、晟圖、陜西北人、瀾達、零捷網、銳爾發、巍泰、浩達、德陽利通、廈門創業人及華南國際印刷展的贊助支持,會議現場高朋滿座。
1.領導致辭開啟大會精彩議程
本次大會由中國印工協印機分會副秘書長、今日印刷雜志社副社長陳毅瑩主持。中國印工協副理事長、印機分會理事長陳邦設,福建省印刷協會會長高洋,廈門市印刷行業協會會長卓鎮明分別為本次大會致辭。
中國印工協副理事長、印機分會理事長陳邦設在致辭中表示,印刷產業70年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印刷裝備制造業的變革、創新、升級,印刷裝備制造業是印刷產業發展的重要根基,是印刷產業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在“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引領下,在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時代背景下,印刷裝備制造行業身處變革時代,面對機遇與挑戰,應當積極作為、勇于探索。
福建省印刷協會會長高洋與嘉賓們分享了福建省印刷產業的總體情況,并表示盡管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福建印刷業仍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整體結構不合理、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較低、數字印刷發展較晚等問題,但近年來也呈現出產業集聚不斷加強、轉型升級不斷深化、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等發展亮點,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廈門市印刷行業協會會長卓鎮明在致辭中表示,福建省印刷產業以廈門為中心,泉州為副中心,輻射漳州、福州、莆田等沿海地區的印刷產業帶,印刷產值占全省總產值的90%以上。廈門印刷業的中心地位不可小覷,在“2019年中國印刷包裝企業百強排行榜”中,福建省有16家企業入選,入選位數居全國第一,其中廈門入選的4家企業分別排名第1、第17、第21和第56位。總體來看,多年來廈門印刷業經歷了從孱弱到壯大的發展歷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專家進行產業分析:智能工廠關鍵技術和案例
接下來,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張朝輝就“智能工廠建設及機器人應用分析”做了主題演講。他詳細介紹和分析了智能工廠的建設以及移動操作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為與會嘉賓們列舉了很多機器人技術應用案例,介紹了全球首臺商用車輛巡檢機器人、全球首臺海關危化品巡檢機器人、全球首臺新能源公交車除塵機器人、中國首臺發電廠智能巡檢機器人以及中國首臺無人前置倉單箱轉運機器人等最前沿的新技術。
3.印刷裝備技術創新趨勢及成果分享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多位國內外優秀企業代表分享了技術創新成果及印刷裝備技術進展及新機遇。
曼羅蘭大中華印刷設備部總經理田朝陽以“高端印刷技術助力包裝印刷企業大發展”為題,做了主題演講。他認為,目前印刷企業面臨著來自印刷質量、印刷工藝以及供應鏈3個方面的巨大挑戰。為了破解這三大難題,印刷企業應該通過組合不同的印刷材料和色序,可以實現多樣化的印刷工藝,幫助品牌商提升產品辨識度,為包裝企業提供更多創意概念,實現更多的設計需求。根據曼羅蘭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包裝印刷企業正在更多地投資于特殊印刷工藝。
國望集團—浙江歐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虞上照帶來了題為“技術創新助力印后智能升級”的演講。他認為智能工廠即通過ERP、MES、數字化物流管控、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化輸送、AGV智能小車、智能打包將產品、設備、資源和人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公司設有恒溫恒濕的品檢中心、加工中心、切紙機機身垂直加工中心和智能流水線裝配中心,并且成立了智能制造研究院來助力印后智能升級。
東莞市晟圖印刷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彭野分享了“精品印后包裝的物聯網之路”。他認為,精品印后包裝制造實現物聯的條件有4個方面:專業實施團隊和場地管理平臺、生產設備數據融合互通、供應鏈前后端數據信息共享、持續改善優化管理系統。設備是實現智能物聯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符合物聯網生產需求設備的特性,晟圖擁有智能紙板裁切、全功能精品書形盒、智能數碼照片書、高速精裝書殼生產線等智能設備,能夠助力企業實現智能物聯。
凌云光技術集團印刷產品線總監栗建偉以“質量興業,贏在檢測”為題,做了主題演講。他首先清晰地介紹了2015~2025年印刷產業發展路線圖。如今在印刷行業,凌云公司致力于推動整個行業印刷質量水平的提高,推出了自動化印刷過程質量和出廠質量終檢解決方案,超過2000套視覺質量檢測設備成功應用于800家行業用戶現場,成為了國內標簽、軟包裝、煙包和單張彩盒、書刊行業表面印刷質量檢測和管理的領軍者。
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薛志成隨后向大家介紹了數字化智能工廠創新及應用。他認為,印刷包裝行業生產體系將從傳統印刷包裝階段、數字化印刷包裝階段、智能印刷包裝階段到智能SaaS印刷包裝階段進行演進與變革。印刷企業將從勞動密集型工廠開始,逐步向數字化工廠、智能工廠、制造云平臺演變。印刷包裝智能工廠由六大系統組成,通過各系統協同工作,構建功能完備、具有高度自動化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在智能數字化工廠里設備與設備互聯、人與人互聯、人與設備互聯即系統中的物理對象在信息系統進行通訊,并進行跨界信息交流,各個系統實現跨越整合。
瀾達(Landa)數字印刷大中華區銷售總經理鄧松帶來了題為“印刷,將從此與眾不同!”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變革無所不在,無時不在。能夠替代傳統印刷技術的新印刷技術至少需要從圖像質量、色彩匹配、承印材料范圍、產能、印刷幅面、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匹配。瀾達(Landa)獨有的納米油墨及獨特的印刷工藝擁有最寬的色域、最銳利的圖像、可以在任何紙張上印刷,無須預處理,擁有合適的印刷幅面,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印刷工藝。他還向大家介紹了瀾達(Landa)在全球的生產工廠,以及已經安裝的用戶情況。據透露,瀾達(Landa)即將在今年12月在中山中榮安裝一臺S10-8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