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翔宏
智慧醫療的明珠—移動支付
◆唐翔宏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江蘇 215129)
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疾速發展,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新概念新方案層出不窮,醫療衛生行業也迎來了飛躍式的發展。建設數字化醫院、智能化醫院的口號已經不絕于耳,在眼花繚亂的新技術應用中,移動支付正成為整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方方面面的共識,可以說移動支付就是智慧醫療建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本文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的移動支付建設過程為例,詳細分析了使用相關經驗,供讀者參考。
智慧醫療;醫院;移動支付
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群眾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也日益提高,同時由于環境的日益惡化及其他原因,導致人們對醫療資源的需要也越發旺盛。國內的醫療建設水平長期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滯后于人民群眾的急迫需求,看病貴看病難是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頭的陰霾。看病流程的復雜和反復排隊的過程讓病痛中的患者愈加痛苦煩躁,建設現代化的智慧醫療,其核心之一就是要簡化流程,優化患者對醫療過程的體驗,而移動支付就是始終貫穿其間的技術應用。
國內的移動支付技術是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大潮下迅速發展起來的,引領者正是中國網購的先驅——淘寶網。正是由于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一批網上電商的不斷推廣,移動支付的發展才一日千里,隨著個人身份認證和信用體系的完善,移動支付早已不再局限于網絡背景下,無數線下購物支付應用不斷延伸,主要依托于手機的移動支付已經超越傳統貨幣支付和網上支付,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潮流的引領者,持續火熱的出境游,同時也把中國人對移動支付的偏愛帶向了周邊鄰國。醫療行業的移動支付建設,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的必然發展結果。
醫院是個人流密集,支付密集的場所,傳統的現金支付在現代化醫院中一直沿用至今,隨著技術的發展,現金支付的各種弊端被不斷放大,如安全性差:醫院人流密集,也是小偷最愛光顧的場所,患者自我防范性差,而且身上大多攜帶重金,極易被盜竊得手;支付過程煩瑣:從掛號開始,看病、檢查、治療、配藥,幾乎每個步驟都要排隊、支付、再排隊、再支付,其過程痛苦不堪;醫院現金管理成本高:現金支付必須依托于窗口收費人員,而醫院收費窗口和收費人員數量往往不足以應對高峰人流,大量現金收訖和找零還需要保險柜、零錢兌換、現金盤點、銀行現金押運等等流程,這給醫院也造成巨大風險和麻煩,還有假鈔問題也時刻困擾收費人員。這些問題在移動支付技術發展之后都得以迎刃而解,我院在仔細考量以后,引入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種主流支付方式,作為我院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
去醫院看過病的都知道,醫院最壯觀的就是收費窗口前的長隊,每到早上和下午醫院正式營業的開始時間,以及高峰時段,排隊長龍總是看不到頭。造成這一現象主要原因就是醫院人手不足和效率低下,隨著數字化醫院的進程推進,電子醫囑和電子病歷已經普及開了,收費人員的效率已經大大提高,但是在最后的支付環節卻還是在使用現金方式,這就造成在上文中論述的種種不便和遲緩,現如今得益于移動支付的流行,窗口支付也能使用手機移動支付。我院在2017年正式開始在門診收費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掃碼支付,使用人群迅速增長,到目前為止,移動支付金額所占比率已經達到平均30%左右,收費員收到假鈔的概率也大大下降,需要準備的備用金、零錢等都大為減少,支付速度和準確率有了極大提升。
我院為了應對人手不足的情況,很早之前就使用自助機作為補充,為了提升使用效率,還將掛號費改成先掛號看病后付費的模式,如此使得自助機在掛號方面使用率大為提高,但是在付費方面使用率始終不高。自助機的繳費模式原先是采用刷卡和現金兩種方式,而后現金繳費由于出錯率太高而被淘汰,主要使用刷卡模式,自從采用移動支付獲得成功之后,我院對自助機的程序進行了改進,在不改動硬件的條件下,在軟件界面嵌入了支付掃碼模塊,患者只要拿出手機打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掃一掃”功能,對著屏幕上的二維碼掃一下就能完成支付,整個過程輕松快捷。使用一段時間以來,原本使用率不高的自助機一下子成為熱門,窗口排隊的人群大為減少,這主要得益于人們對移動支付的使用已經培養出了習慣,外界大量的各種自助機已經融入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移動支付正是自助機的核心,可以說有了移動支付自助機才有了靈魂,之前完全一樣的醫院自助機正是沒有移動支付,所以才被人們天然無視,處于一種尷尬的“不認可”狀態,可以說這都是無數電商和線下平臺培養出來的使用習慣,醫院要看到這一點,有針對性的搭“順風車”,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說到智慧醫院,“掌上醫院”不得不重點提到,這是集數字化智能化醫院發展之大成的產物,把傳統的線下診療過程盡可能升級為線上醫療。我院于2017年底開始,正式推出醫院手機App,然后又緊接著開發了微信客戶端,“掌上醫院”從預約掛號開始,就診排隊、門診繳費、檢查排隊、結果報告查看、電子處方、排隊取藥等功能一應俱全,以患者看病流程為例,使用“掌上醫院”安排全部流程,病人不再需要提早來排隊,只要在預約時間之前來就可以就診,看完病就能直接用手機繳費,然后查看各醫技科室排隊情況,方便預約檢查,如需等待較長時間,完全可以先行離開醫院,待預約時間再來,檢查結果一出來就能立刻查看,然后預約指定的醫生復診,最后繳費取藥完成就診,或是直接預約住院或手術等事項,如需住院,也可以通過手機預繳住院款項,接下來的診療過程類似門診,都可以通過“掌上醫院”輕松完成。要實現這些功能,移動支付同樣是核心。沒有移動支付,“掌上醫院”就成了好看的“花瓶”,患者依舊逃不開不斷排隊的命運,有了移動支付的接入,“掌上醫院”猶如注入了生命,一下子就鮮活了過來,整個流程完全被貫通了,患者躺在病床上就可以了解整個醫療環節,得到各種醫療數據,并且不需要他人幫助就能實現醫療結付、訂餐、請護工、醫療車輛運送等服務。
傳統的移動支付主要是應對現金支付的需求,隨著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醫療保險幾乎覆蓋了絕大多數人群。同時,隨著智慧醫療的興起,醫保結付成為移動支付繞不開的一道門檻。在人人都有醫保卡的前提下,無論門診還是住院,醫保結付都是優先于現金結付的。在傳統的窗口支付和自助機結付模式下,醫保支付并沒有問題,但是手機端的“掌上醫院”在高效率的條件下,卻往往缺失了醫保結付這一塊。在“互聯網+”的持續推進下,各個醫院幾乎都能找到各自移動支付的解決方案,依靠自身的努力,順利實現智能化醫院的建設。但是,醫保卡的脫卡結付不是靠醫院自身就能實現的,主要還是要各地社保部門的努力推進,然后醫院才能接入系統,最終實現“醫保+自費”的一鍵式支付,打通智慧醫療移動支付的“最后一公里”。
移動支付看似只是一種支付手段,卻是貫通全程智能化醫療的基礎,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首先培養了人們移動支付的使用習慣。未來的智慧醫療必然是要以患者的需求為核心,國家也在不斷推進電子貨幣的進程,傳統現金交易的模式必然要被淘汰,建設現代化醫院也必然要把移動支付作為基礎條件之一。除了政府的社保以外,商業保險也是醫療的重要補充,移動支付平臺也該考慮盡早將商保囊括進來,實現“醫保+自費+商保”的一鍵支付,盡量減少患者的奔波勞苦。
[1]郭敏,周曉英,宋丹,張黎.“互聯網+”時代的我國醫院微信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
[2]白雪,陳敏.醫療“一卡通”建設模式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1.
[3]孫衛.改進醫療費用支付方式 破解“看病貴”難題[J]. 衛生經濟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