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定 李光華 楊長群
摘要 ? ?本文重點介紹了石家莊地區大棚葡萄套種西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別介紹了該模式下葡萄、西瓜的栽培技術,以期為采用該模式的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葡萄;西瓜;棚室;套種;栽培技術;河北石家莊
中圖分類號 ? ?S663.104+.7;S651.04+.7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1-009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休閑旅游的需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農業種植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農民利用自身區位優勢、設施瓜菜產業基礎,積極發展以觀光、采摘、生態為主要形式的“特色休閑”農業。葡萄因為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已成為“特色休閑”采摘的主要植物品種。在石家莊地區葡萄棚室生產實踐中,葡萄的行間距較寬,大棚葡萄套種西瓜配套栽培技術就是利用葡萄2行之間的空隙,利用3—5月充足的光熱資源,在減少對葡萄生長影響的基礎上,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延長采摘時間,幫助種植戶大幅提高種植效益。
1 ? ?茬口安排
葡萄常年種植,3月初萌芽,4月下旬果實定型,6月上旬果實轉色。西瓜1月中旬嫁接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收獲。
2 ? ?葡萄栽培技術
2.1 ? ?栽培方式
大棚葡萄的栽培方式較多,一般采用扦插育苗。
2.2 ? ?肥水管理
葡萄要想獲得高產,必須確保葡萄生長期間的水肥供應。在施用基肥的基礎上,夏、秋季節還要進行2~3次的追肥。在枝條生長和開花前進行第1次施肥,大棚葡萄一般在1月下旬澆水并沖施氮肥,封棚升溫保持棚內濕度80%左右。第2次追肥在葡萄果實膨大期,追施氮肥和磷肥,同時對葉面噴施含有鈣、鋅等微量元素肥。在果實著色期進行第3次施肥,施用鉀肥和磷肥,整個果實生長期間葉面施肥3~5次,施用鉀肥可提高果實的著色效率,還可提高其品質和商品性。葡萄萌芽前至開花之間一般需要澆水3~4次,開花期需要控制水分,坐果后至果實著色期干旱時及時澆水[1]。
2.3 ? ?合理摘心
首先要進行合理摘心。結果枝條的摘心在葡萄開花前的3~5 d至開花前期之間進行,每根結果枝條上留葉5~8片。營養枝條的摘心同結果枝的摘心可以同步進行,也可以延后摘心,營養枝條至少要留葉15片。在葡萄結果期,每個結果枝上要保留葉20片以上,結果枝分布要均勻,保留葉片質量要好[2]。
2.4 ?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可以提高葡萄坐果率,使葡萄果粒增大、商品性提高,有效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人工授粉在盛果初期上午無露水時進行。
2.5 ? ?疏花疏果
采用疏花序、疏花蕾、掐副花序、疏幼果等方法去掉過多的果粒也可提高果實商品性。疏花序在開花前15 d左右完成,掐去花序末端1/5~1/3,把分化不良的副花序去除。疏花蕾是在葡萄開花前5~10 d進行,輕輕擼花序,使一部分花蕾脫落。疏幼果要在生理落果后進行。
2.6 ? ?溫度管理
大棚葡萄開始萌芽時澆1次水,石家莊地區一般在1月20日左右,封棚使溫度逐步提升。葡萄各時期對溫度的要求:發芽前,白天溫度15~18 ℃,夜間溫度5~6 ℃;發芽至開花期,白天溫度18~20 ℃,夜間溫度6~7 ℃;花期,白天溫度25~28 ℃,夜間溫度8~10 ℃;落花至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25~30 ℃,夜間溫度15~18 ℃;果實著色至采收期,白天不高于30 ℃,夜間15 ℃左右,盡量加大晝夜溫差,以利于果實著色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積累。
2.7 ? ?濕度管理
大棚葡萄各時期對空氣相對濕度的要求:發芽至開花前,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花期至果實膨大期,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采收期,濕度控制在50%左右。
大棚葡萄對土壤濕度的要求:整個生育期土壤相對持水量保持在60%~80%之間。萌芽和果實膨大期需水量較大,適宜保持在70%~80%之間。大棚葡萄整個生育期內,應盡量避免土壤含水量變化幅度過大,防止產生裂果。采用滴灌進行水肥一體化供給效果較好。
2.8 ? ?整形修剪
葡萄修剪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包括抹芽、綁梢、去卷須、摘心和去副梢,以提高坐果率。冬季修剪適宜在落葉后至翌年2月前進行,選留主蔓上生長充實、成熟良好、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為結果母枝。根據不同品種及植株生長勢,在主蔓和側蔓下面,留部分短梢作預備枝。
2.9 ? ?套袋管理
大棚葡萄在花后40 d左右、果粒黃豆大小時開始進行套袋,以防止病蟲危害果實,提高葡萄商品性。套袋前進行疏果,摘除畸形果、病弱果。套袋前7 d全面噴施1次殺蟲、殺菌劑。套袋應在10:00以前、16:00以后進行。果實成熟前15 d進行摘袋,以便于果實著色。
2.10 ? ?病蟲害防治
棚室內的葡萄病蟲害相對較輕,以預防為主。芽萌動期噴1次石硫合劑。新梢生長期至開花前,噴1次波爾多液,預防黑痘病和灰霉病。落花后至果實著色前期,噴1~2次殺蟲劑防止害蟲危害葡萄嫩梢。每隔10~15 d交替噴1次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
2.11 ? ?適時采收
大棚葡萄果實采摘時盡量輕拿輕放,放在陰涼通風處。鮮食葡萄的采收標準:果實呈現透明狀,大部分果粒開始變軟有彈性,即達到了收獲標準。
3 ? ?西瓜栽培技術
3.1 ? ?品種選擇及育苗
西瓜品種選擇耐低溫弱光、早熟、優質、適宜市場需求的品種。育苗采用集約化育苗,有效降低育苗風險。
3.2 ? ?整地施肥
在葡萄2行之間施有機肥深翻起壟,一般施腐熟有機肥15.0~22.5 t/hm2、生物有機肥225 kg/hm2、磷酸二銨4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硼砂15 kg/hm2。起小高壟栽培,壟寬50~60 cm,壟高15~20 cm。鋪滴灌管后蓋薄膜。
3.3 ? ?定植
當棚內10 cm地溫穩定在12 ℃以上,棚室夜間最低溫度10 ℃以上時即可定植。石家莊地區一般3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密度在1.05萬~1.20萬株/hm2之間。定植前造足底墑。定植時要保證幼苗根坨完整,嫁接口要高出畦面1~2 cm[3]。
3.4 ?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澆足定植水,保持底墑充足,緩苗期間不需要澆水。伸蔓初期結合澆緩苗水追施速效氮肥。西瓜整枝可采用雙蔓或三蔓整枝。開花坐果期控水控肥,當土壤墑情影響坐果時,可適當少澆水。授粉可采用蜜蜂授粉,也可以人工輔助授粉。果實雞蛋大小時進行選果,選留主蔓上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幼果雞蛋大小且開始褪毛時,澆第1次水并追施膨瓜肥,整個生育期共澆水2~3次,中后期追施鉀肥,收獲前7 d停止澆水[4]。
3.5 ? ?病蟲害防治
西瓜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蚜蟲、粉虱等。一是物理防治。放風口處鋪設40目異型防蟲網;懸掛黃板375~450塊/hm2,誘殺粉虱和蚜蟲。二是化學防治。炭疽病發病初期摘除病葉,還可用百菌清或炭疽福美噴霧防治;蔓枯病用甲基硫菌靈或百菌清噴霧防治;蚜蟲可用吡蟲啉噴霧防治;粉虱可用噻蟲嗪噴霧防治。
3.6 ? ?采收
開花后35~40 d開始采收,采收適宜時間為10:00—14:00。將果柄從基部剪斷,每個瓜要保留一段綠色的果柄,以利于儲存。雨天不適宜采收。
4 ? ?參考文獻
[1] 薛玉華.棚室葡萄優質豐產管理六要點[J].基層農技推廣,2014(3):66.
[2] 劉剛.寒地棚室采摘葡萄的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研究,2016(3):21.
[3] 李文軍.大棚西瓜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科學,2017(4):23-24.
[4] 李龍軍.棚室西瓜高效栽培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8(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