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澤祥 郗啟文 陳俊

摘要? ? 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在試驗基地云南高背鯽原種場開展金沙鱸鯉流水池養殖試驗,共投放平均體重約20 g的金沙鱸鯉苗種5 000尾,合計100 kg。2019年9月26日進行測產驗收,經過188 d養殖,共收獲金沙鱸鯉208.32 kg,成活率93%,平均體重達44.8 g,最大體重95.0 g,平均全長17.3 cm,最大全長22.5 cm,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 金沙鱸鯉;流水養殖;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 ? S965.116?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1-020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金沙鱸鯉(Percocypris pingi(Tchang)),屬鯉科鲃亞科鱸鯉屬魚類,是我國特有魚類,主要分布于四川金沙江、長江上游[1]。金沙鱸鯉云南地方名為花魚,分布于金沙江和螳螂川。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在試驗基地
——云南高背鯽原種場開展了金沙鱸鯉流水養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池塘與水質條件
云南高背鯽原種場位于昆明市盤龍區滇源街道辦事處黑龍潭公園下游約500 m,水質優良、水量充足,注排水方便,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51-2001)要求。試驗池塘規格為6 m×80 m(面積480 m2)的長方形流水池,平均水深1.2 m,池塘編號8-3#。
1.2? ? 苗種來源及放苗
2018年6月21日從四川引進平均全長10 cm、平均體重 20 g金沙鱸鯉苗種5 000尾,全部投入8-3#流水池養殖。
1.3? ? 飼養管理
1.3.1? ? 飼料投喂。飼料選用正大飼料廠生產的精養鯉魚配合飼料(6081S),蛋白含量38%,粒徑1 mm。苗種下塘第3天開始馴食,人工投喂飼料,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日投喂4次,分別為8:00、11:00、14:00和17:00,每次投喂量150 g[2]。3 d后,魚苗可集中攝食,采用定時、定量、定質、定量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為1 kg,投喂時間控制在15~20 min,日投喂量占魚體重的3%。根據魚類生長情況及時調整飼料投喂量,控制投喂量不低于魚體重的3%。養殖期間,每15 d投喂1~2 cm的鳑鲏、麥穗魚等新鮮野雜魚苗2~5 kg,野雜魚投喂前用3%食鹽水浸泡消毒5~8 min,以補充金沙鱸鯉對動物性蛋白的需求。
1.3.2? ? 水質調節。養殖池保持流水狀態,水深1.2 m左右,池水交換量約1次/d,保持池水清澈透明,溶氧5 mg/L以上。
1.3.3? ? 日常管理。堅持早、中、晚3次巡塘,觀察魚類活動、攝食是否正常,發現攝食不積極,減少投喂量,直至恢復正常;及時清除進出水口雜物,保證進排水通暢,溶氧充足[3-4]。
1.4? ? 病害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原則,魚苗下塘后,全部潑灑一元二氧化氯,使池水濃度為0.17 g/m3,用藥時間為8:00;后期每15 d潑灑戊二醛或三氯異氰尿酸鈉,使池水濃度達到0.1 mg/m3和0.15 g/m3,用藥后均停止進排水10 h左右[5]。
2? ? 結果與分析
經過188 d的養殖試驗,2018年9月26日對養殖結果進行測產,結果顯示,金沙鱸鯉養殖成活率高達93%,總產量為208.32 kg,增重108.32 kg。通過抽樣檢查,金沙鱸鯉平均體重達44.8 g,最大體重95.0 g,平均全長17.3 cm,最大全長22.5 cm(表1)。
3? ? 結論與討論
3.1? ? 生物學特性
金沙鱸鯉體略側扁,頭較大,前端較尖,頭背面平而寬,頭后背部隆起。口亞上位,斜裂,下頜突出。須2對,吻須略短于頜須。鰓裂大,兩側鰓膜聯于鰓峽處極接近。背鰭刺弱,后緣具細齒。鱗較小,胸、腹部鱗更小,淺埋皮下,側線略下彎。體背面青灰色,側面及腹部白色;體側鱗絕大部分有一黑色邊緣,連成體側整齊的直條紋,頭、背部有分散的小黑點;背鰭、胸鰭、尾鰭微黑。幼魚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魚則在敞水區水體的中上層游弋,常見體重0.5~1.0 kg。行動迅速,為兇猛性魚類,專門獵食小型魚類。3冬齡魚達性成熟,生殖期約在每年6月,產卵地點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6]。
3.2? ? 生活習性
金沙鱸鯉具有集群特性,白天喜集中于養殖池深水區的角落,投喂飼料時,亦不上浮于水面攝食,而是等待飼料沉入水體中部后開始搶食,搶食習性強,攝食量大;投喂野雜魚時,則突擊撕咬,吞食后立即集群;夜晚則分散于池塘底部,光照后立即躲開。
3.3? ? 養殖前景
從金沙鱸鯉的試驗情況看,云南高背鯽原種場6—9月,當流水池水溫14~24 ℃時,適宜金沙鱸鯉生長,而且生長速度較快;云南高背鯽原種場水質優良,養殖過程中,金沙鱸鯉攝食旺盛,病害少,成活率高,是一種適宜開展養殖的優良品種。
4? ? ?參考文獻
[1] 詹會祥,楊德國,李正友,等.金沙鱸鯉人工繁殖技術研究[J].水生態學雜志,2016,37(4):84-88.
[2] 詹會祥,周禮敬,朱永久,等.野生鱸鯉馴化養殖試驗[J].河北漁業,2012(12):22-24.
[3] 陳修松,鄧思紅,李雪梅,等.鱸鯉的生物學特性及養殖技術[J].河北漁業,2015(2):32-34.
[4] 牟洪民,張波,劉本祥,等.鱸鯉馴養繁殖技術試驗[J].基層農技推廣,2018,6(10):49-51.
[5] 劉必生,李正友,李建光,等.鱸鯉馴化養殖技術初探[J].水產養殖,2013,34(2):5-7.
[6] 曾如奎,嚴太明,何智,等.鱸鯉人工繁殖初步研究[J].水產科技情報,2017,44(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