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辛
近日,以“基于多功能激光裝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大科學計劃戰略”為主題的第343期東方科技論壇在上海舉行。
會議執行主席、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朱健強表示,基于大型高功率激光裝置的激光聚變物理實驗平臺是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獲得超高溫度、壓力和物質密度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強國在國防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物理前沿領域的研究熱點。
朱健強在題為《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慣性約束聚變發展》的主旨報告中指出,我國科學家在負載能力、光束質量和束靶耦合等核心技術發展,新型釹玻璃技術、高負載大光柵技術和先進自適應光學器件等關鍵元器件攻關,以及工程技術研究等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其促進了“基于多功能激光裝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大科學計劃培育專項的啟動。
朱健強介紹,該研究計劃緊密圍繞國際高能量密度物理的最新發展態勢,優化提升實現了納秒皮秒飛秒的高功率綜合激光平臺,開展前沿高能量密度物理等新技術的研究,構建以我為主的大型高功率激光綜合大科學研究平臺,并牽頭組建高功率激光科學與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的國際科技組織,目前已與美、日、俄、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基于該技術,上海光機所完成了以色列國家激光裝置的研制,實現了首例對發達國家的高技術輸出。
朱健強表示,多功能綜合激光裝置建成后能夠為物理實驗提供新的構型設計、更寬的參數選擇范圍以及多方位的診斷,從而滿足更廣的物理需求,為國際間的科技交流合作提供平臺。
針對大科學計劃,中科院院士張杰表示,基于該領域國際發展態勢,我國要充分發揮多功能綜合激光裝置的優勢,積極探索新型驅動模式,全方位推進以我為主的大科學計劃,在全球迅猛發展的前沿科技浪潮中構建以中國為核心的科技合作網絡體系。
與會專家圍繞相關領域國際最新發展趨勢,共同研討了高能量密度物理、高功率激光技術、先進激光技術與應用等戰略高技術領域的前沿方向和新技術途徑,進一步凝練、深化和拓展了我國高功率激光技術學科方向,從而更加準確有效地服務于我國重大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