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和發展對很多行業都產生不小的沖擊,尤其是金融領域,對其領悟最深。互聯網理財的出現不僅使大眾對投資渠道和理財方式有了全新的了解,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在理財意識方面有所提升,繼而導致傳統銀行理財服務受到沖擊。如今,互聯網理財市場已經發展兩年多了,在這段時間里,商業銀行的發展也受到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該市場的新變化以及銀行在該領域的創新應對等進行分析匯總,希望商業銀行能在“互聯網+”的帶動下,盡快找到發展其業務的定位和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理財市場;商業銀行;創新
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的結合,不僅僅推動了傳統金融行業的革新,也增強了金融領域在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理財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引起業內專業人士的高度重視,也引來普通群眾的大量關注和討論。本文主要以“互聯網+”下的理財市場發展新變動以及商業銀行在此過程中所做的創新應對為切入點,通過對發生案例進行有效分析總結,希望能幫助傳統金融理財業務明確行業發展的定位和方向,并結合當代經濟發展需求,找到新的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互聯網理財市場新變化趨勢
1、收益率下降,勢頭大不如前
互聯網理財產品剛出現之時,其發展勢頭之猛讓人咋舌,尤其是余額寶的推出,才短短幾月時間就被大眾熟知,并成為很多人理財的首選。然而在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后,現在的互聯網理財市場反而出現了收益下降、勢頭減弱的情況。尤其是在現有的資本市場出現升溫的前提下,互聯網理財吸金能力和速度大大降低,其規模也慢慢變小。據業內人士對數據分析得知,到2014年12月,國內參與互聯網理財的客戶已經達到了7849萬,使用率為12.1%,然而之后的增長速度就慢慢減緩,半年的時間里僅僅增長了2個百分點。從其發展周期和特點可以看出,互聯網理財對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和造成的慌亂正在慢慢消退,而銀行的優勢正在慢慢凸顯。
2、模式多元化,業務形態更豐富
隨著互聯網理財行業發展速度的放慢,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嘗試新的理財手段,推出一些多元化的新型理財產品。比如通過淘寶可以購買各種旅游預售產品,這些產品都是阿里“旅游寶”“驢友”與旅游業合作的,價格非常低,而且親民化,備受網民的歡迎。并且,通過網售預付款的模式,可以持續享受帶來的理財收益,這讓很多原本就喜歡旅游的人更愿意將錢投入其中。再比如,喜歡看電影的人都知道,百度有一個“百發有戲”,阿里有一個“娛樂寶”,這些都是百度、阿里與電影業合作的,影迷們可以通過這兩個途徑輕松購買電影票,也能投資尚未上映的電影,其潛在收益與電影票房收入掛鉤,既能看電影,還能獲得收益,還可以與自己喜歡的愛豆互動,參加電影首映禮等,這些福利讓不少人都心動,繼而投資的不在少數。此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和很多行業有合作,比如電信、銀行、房地產,嵌入理財產品,讓消費者以消費的方式進入,滿足玩樂需求的同時,獲得資金收益,提高用戶的理財體驗,繼而擴大互聯網理財的人脈和吸金范圍。
3、客戶面廣,效果持續加強
最初互聯網理財產品出現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草根客戶在理財方面的需求,但隨著這些產品規模的擴大化、品種的不斷豐富以及優勢的凸顯,互聯網理財行業明顯與銀行理財之間產生沖突,甚至成為對立面,打擂臺。作為網民的主力軍,80后、90后對網絡的接受度非常高,因而很輕松的就接受了這種新型理財方式。中國大媽的黃金投資行為失敗之后,也讓她們將投資理財的目光聚集到更有穩定性的互聯網理財上。此外,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客戶群體也發生了變化,由剛開始的服務長尾客戶為主,增加了服務高端客戶項目。據悉,在互聯網理財投資市場中,資產在10萬到100萬的客戶約占41%,600萬以上的客戶所占比例更小,僅為1%,除此之外,大部分都是普通草根大眾,他們帶來的理財吸金效果是不容小覷的。
4、商業銀行也十分看好互聯網理財市場
如今,互聯網理財市場的發展趨勢已經漸趨穩定,無論是之前的改革還是其他措施,都已經對商業銀行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這種大環境下,商業銀行要想發展必然要面對新事物,因此,在逐漸接受互聯網理財帶來的沖擊影響之后,銀行也在積極發行各種互聯網產品,調整自家的經營結構,以便更好的滿足客戶市場對理財方面的需求。2014年,商業銀行推出了“類寶”產品,發展移動金融、參與P2Peye.com理財等,這一舉措意味著商業銀行將全面介入互聯網理財市場,并將“互聯網+”與銀行金融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發展戰略重點。
二、商業銀行在互聯網理財領域的創新應對
1、復制理財產品,滿足長尾客戶的不同需求
2014年,商業銀行就推出了“類寶”產品,并迅速跟進,其數量達到了25個之多,這幾乎成為了當時銀行的標配產品,也讓備受互聯網理財市場沖擊的商業銀行得到緩沖的機會。這個設計非常標準化,可以在后臺直接對接基金,還提供開放式銷售渠道,門檻很低,支持快速贖回,因此,大大提升了用戶在銀行服務中的體驗,也讓客戶對銀行的好感度進一步提高。為了進一步吸引客戶、穩定客源,商業銀行還推出了與日常消費對接的創新性服務,比如中信銀行推出了“薪金煲”,民生銀行推出了“添益寶”,前者能讓客戶直接到ATM機取款或者是刷卡消費,后者則與運營商合作,理財收益可以直接用于客戶消費。這些產品的出現意味著商業銀行對抗互聯網理財市場的能力和創新正在不斷增強。
2、服務更專業,理財市場更高端化
在互聯網市場的沖擊下,銀行更注重自身專業發展的優勢,利用多個渠道,為高端客戶提供各種服務,包括理財咨詢、投資建議以及財富規劃等,不僅對高端客戶的吸引力大大增強,同時也讓銀行更好的掌握客戶資產情況和投資偏好,利于銀行為其推薦合適的理財產品。這樣的服務,提高了客戶的尊貴感和私密感,也讓高端客戶對銀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該服務推出之后,一個月的銷售額度就達到了260億元。
3、進軍P2P理財,增加理財產品收益
P2P理財產品因為收益高而備受客戶的喜愛,也成為很多人投資時討論的焦點。目前,國內12家商業銀行已經進入P2P理財市場,并憑借其優勢在這個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
根據背景不同,銀行推出的P2P平臺會有不同的形式,這些形式涵蓋不同投資理財客戶,因而備受好評。除此之外,低風險的投資理財產品也成為很多銀行推出的主打產品,在擔保模式上,銀行采用兩種模式,一種是無擔保,即平臺僅作為中介,但不承諾保障投資人本金的安全,另一種則是有擔保,確保投資人收益安全。
4、充分利用內部資源,實現平臺化理財服務
如今的商業銀行已經不再局限于單品發展,而是致力于建立更加綜合化、開放式的理財平臺,改進銀行之前傳統落后的理財渠道和方式,提升業務能力。迄今為止,至少有20家以上的銀行通過APP、P2P平臺等模式與客戶群體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作為首家推出直銷銀行的工行,他們推出的“融e行”不僅有理財產品,還兼容存款、交易、轉賬等服務,極大的方便了工行客戶的操作,也受到工行客戶的好評。民生銀行也在不斷摸索和創新中提出了“簡單銀行”的概念,并將其付出行動。不僅推出了銀行理財、貴金屬理財等產品,還提供多種服務,如今的客戶群體已經超過160萬。
三、“互聯網+”趨勢下的商業銀行發展理財業務對策
1、加大創新力度,提高專業化
其實,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理財模式,都離不開理財產品本身。商業銀行想要創新,開發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性,讓客戶感到滿意,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發展。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增強產品體驗。商業銀行可以嘗試增加到期限轉讓服務,將產品贖回的靈活性進一步提升。第二、增加嵌入式理財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提高客戶對銀行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第三、增加銀行產品之間的差異化,比如利用P2P產品直接參與融資市場,開發收益更高的產品,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2、合理利用大數據,為商業銀行理財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現在,很多商業銀行都已經將大數據分析運用到發展當中,但理論雖然豐富,實踐卻很骨感,不僅在業務應用方面比較匱乏,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投資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大力發展銀行在互聯網理財方面的業務,最好能將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到底,尤其是在風險評估、投資管理以及市場預測等方面,更是要科學運用,這對提高商業銀行決策有很大的幫助。
3、改善客戶關系,提高服務水平,加強線上營銷水準
在互聯網理財時代,銀行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服務理念,將其轉化為實踐,在營銷能力方面有所突破。一方面,要做好用戶信息管理,根據用戶的投資情況,對其進行細分化,對利潤貢獻高的客戶,為其提供專業、定制化服務,通過服務將其牢牢穩固住。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要加強自身的精準營銷策略,將理財產品與用戶消費、預存以及轉賬等活動結合在一起,自動推送個性化理財產品,提高營銷手段。此外,還建議銀行最好適當推出增值功能的理財產品,這種既能讓用戶享受高收益,同時還能讓用戶增加友好體驗度的服務,更容易得到用戶的認可。
四、結語
商業銀行在投資、理財以及存款等方面,都有著其他理財產品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合理利用這種優勢,不僅能改變銀行危機,同時還能給銀行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不僅如此,商業銀行在發展業務時,也要注意多開發一些適合農村客戶選擇的互聯網理財產品,這樣會對銀行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參考文獻】
[1]鄢園. 互聯網理財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8.
[2]郭珊珊. 第三方互聯網理財對商業銀行經營和績效影響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8.
[3]張朋. 互聯網理財產品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7.
[4]宮哲,楊莉莎.互聯網理財市場新變化及商業銀行創新應對策略[J].海南金融,2015(07):43-46.
作者簡介:徐小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