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以2013-2016年滬深上市民營企業為研究樣本,考察了七個行業創新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創新投入對多數行業的民營企業當期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且沒有滯后期,而對生態環境行業的民營企業績效作用有滯后期。本文豐富了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的相關研究,對于如何調整民營企業創新投入來提高企業績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企業績效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民營企業是否需要順勢而為進行技術創新,以及創新投入會對企業績效帶來怎樣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將以2013-2016年滬深創業板上市的392家民營企業為研究樣本,重點分析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1.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1.1技術創新投入與企業績效
國內外學者針對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大部分成果認為二者存在正向相關關系。對于本文研究的民營上市企業來說,保持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方法就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投入,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隨之下降,提升企業績效。由此分析,本文提出假設1。H1: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對企業當期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1.2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滯后性
企業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研發活動也是有周期性的,所以企業研發活動對企業績效的提升會有一定的滯后性。但是我國民營企業的研發強度普遍較小,更傾向于引進先進的技術,再通過吸收、模仿進行產品的升級,時間縮短很多,而且見效快。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設2。H2:民營企業的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影響不存在滯后期。
2.研究設計
2.1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擇深滬市上市民營企業為研究對象,從數據庫中選取了深滬A股上市公司中的民營企業樣本,收集2013至2016年間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市場財務數據等,利用利用SPSS22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2變量定義及模型設計
2.2.1變量定義和選取
(1)被解釋變量:企業績效,本文選擇主營業務利潤率作為衡量企業績效的指標。
(2)解釋變量:技術創新投入投入強度, 又稱為研發投入強度。
(3)控制變量。本文選取企業規模、企業成立年限、企業人數及資產負債率為研究的控制變量。變各量定義如表2-1所示。
2.2.2模型構建
(1)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關系模型1
PRi,t = β0 + β1RDi,t+β2Sizei,t+β3Agei,t+β4Labori,t+β5Levi,t+β6Indi,t + εi,t? ? ? ? ? ? ?(1)
(2)為了驗證假設 H2,建立模型2來分析創新投入滯后期對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
PRi,t =β0 + β1RDi,t + β2RDi,t-1+ β3RDi,t-2+β4Sizei,t+β5Agei,t+β6Labori,t+β7Levi,t+β8Indi,t + εi,t? ? ? ? ? ? ? ? ? (2)
其中,i 表示第i個民營企業,t 表示年度, Pi,t 表示在第 t 年的企業績效; RDi,t表示在第 t 年的企業技術創新投入, Sizei,t表示i 企業在第 t年的規模,Agei,t表示 i 企業成立年限,Labori,t? 表示i 企業在第 t年的員工人數,Levi,t表示企業i 在第 t 年的資產負債率,Indi,t表示企業 i 在第 t 年所處的行業。β0 是常數,εi,t 是隨機誤差項。βi是各變量的回歸系數。
3.實證研究
3.1描述性統計分析
由表3-1數據可以看出,創新投入強度的前四名分別為電氣能源企業、通信電子企業、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制造企業,而化工類、汽車類和生態環保類行業的研發強度則相對較低。
3.2共線性檢驗
通過計算線性面板模型各個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值,所有的自變量的VIF值都在10以內。VIF<10被視為不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這表明回歸模型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模型可靠。
3.3回歸分析
3.3.1創新投入與企業當期績效的回歸分析
分行業對模型1的檢驗,結論如表3-3所示。對電氣能源、通信電子、設備制造和化工、醫藥制造和汽車行業,創新投入對企業績效都有正向影響,對生態環境行業的作用關系不明顯,假設H1部分成立。對模型2的檢驗結果表明,除了生態環境行業外,研發投入在滯后一期和滯后二期對企業績效沒有影響,生態環境行業在滯后一期創新投入對企業績效也沒有影響,但滯后二期卻產生了正向影響,研究假設H2部分成立。
4.建議
4.1化工、汽車制造和生態環境行業的民營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投入
通過研究發現,政府對于化工、汽車制造和生態環境行業的民營企業創新投入力度不夠。這些行業的民營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增加創新投入,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產出數量更多更優質的產品,提升企業績效。
4.2政府增加生態環境行業的民營企業用于技術創新投入的補貼
由于生態環境行業的民營企業創新投入對績效的影響有較長的滯后期,政府可以有針對性的提供補貼,如稅收優惠和免息貸款等政策以幫助這個行業的民營企業技術創新。
【參考文獻】
[1] FALK M.Quantile estimates of the impact of R&D inten-sity on firm performance [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1):19-32.
[2] 柴 源.政府補貼、企業創新投入與企業績效———基于創新投入的中介效應研究 [J].前沿理論, 2018. 10.
[3] 張濟建,李香春. R&D 投入對高新技術企業業績的影響[J].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02):75-76.
作者簡介:陳勇(1976—),男,漢族,四川省人,經理,在職研究生,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