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彥剛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是建設新農村的一大重要目標。為進一步推進農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本文聯系實際,立足農村產業結構特點,圍繞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經濟;農村產業結構;農村發展
農業生產一直是農業經濟的主要來源。長久以來,農業經濟始終面臨產業結構單一、經濟來源渠道有限等問題,農村群眾生活質量也得不到切實改善。為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十六屆五中全會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新時期背景下,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1】。立足這一戰略要求,下面聯系實際,首先就農業經濟、農村產業結構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做簡要分析。
一、農業經濟與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現狀
1.1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農村經濟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經濟收入提高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具體如,農業設施建設不完善、農業技術發展落后、先進人才缺失等。這些問題導致農業經濟發展緩慢,并且缺少后勁。當前,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選擇進入城市發展,農業發展力量缺失,且越來越多的高校人才選擇于金融、醫學等領域就業,選擇農業的人才較少。此外,我國在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方面也存在問題,對農業發展不甚重視,資金、技術投入少,均是導致農業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重要因素【2】。
1.2農村產業結構的弊端
農村產業結構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隨著我國發展農村經濟戰略的提出,農村產業結構不斷改善,已初具多元化、信息化等特征。但與此同時,農村產業結構也存在產業結構不平衡、過度追逐農村城市化而導致農村產業特色消失、農村群眾由于缺乏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正確認知而盲目種植、盲目發展等問題。這些問題給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帶來阻礙,也給農村經濟的長遠穩健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3】。
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進農村經濟增長
針對當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以下完善建議:
2.1以新理念助力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新時期背景下,相關部門、地區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變化不斷創新發展理念,以先進的思想理念與方法策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經濟增長速度。長久以來,農業一直是農村的主要產業,除農產品收入外,廣大農村群眾鮮有其他收入。而單一的農業產業顯然無法滿足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要求,為此,相關部門應轉變理念,積極帶領農村群眾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尤其是有效利用農村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農村旅游業,深入挖掘農村文化景觀、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建設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吸引更多的城市群眾、外國友人到美麗農村觀光旅游,從而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總之,要想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就要改善農村產業機構單一的情況,要充分發揮農村當地資源優勢,構建多產業發展平臺,實現農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有效融合,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農業經濟的長遠穩健發展提供重要保障【4】。
2.2以新模式推動現代化農業生產
新時期背景下,農村要加快推進農業規模化生產,盡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產。具體而言,相關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完善農村地區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同時相關部門應根據農村地區自然環境等條件,合理選擇主導產業并大力發展主導產業,以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同時,政府要對農民依法、自愿進行土地轉讓、轉包、聯營、托管等農村土地流轉給予鼓勵與支持,鼓勵規模經營,加大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效益。此外,相關政府部門需加強對農村群眾的技術培訓,提高其生產技術水平,確保高產高收。
2.3注重人才培養與農業基本設施完善
人才是推動農業經濟長遠、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新時期背景下,要想有效促進農村地區產業結構改革、推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就必須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教育。一方面,政府要通過適當的宣傳與教育,積極鼓勵、引導更多的高等人才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力量帶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需加大對廣大農民群眾的培養與教育,有效提升其種植技術水平,確保農產品增收。除對農民群眾進行專業化培養外,還需培養農民群眾的額外技能,如培養群眾編織技術,使其能充分利用農村資源開展副業,增加經濟收入【5】。針對當前農村地區存在的人才流失等現象,相關部門可運用有效手段將農村的固有資源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積極吸引外出務工人員以及畢業大學生回鄉創業、發展,為農村留住人才,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此外,基礎設施在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期背景下,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的投入,不斷完善農村產業結構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建設,加大對農村地區中大型機械設備的投入,同時不斷完善網絡、電腦等信息化設施,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之間存在緊密聯系。為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長遠穩健發展,需加大對農業產業的引導,并充分利用農村地區環境、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二、三產業,推動農村產業結構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娜.淺述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5):13.
[2]張志芳.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11):88+90.
[3]王晨.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雞西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研究[D].吉林大學,2018.
[4]丁良嬌. “互聯網+農業”發展及對農業結構調整的影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8.
[5]歐陽強斌. 財政農業支出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