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新燕
【摘 要】新電改之前,電網公司只與發電公司分開,發電公司有時不經電網開展售電業務,但電網公司大體上壟斷了售電業務;新電改之后,電網公司的配售電業務也面臨著社會資本的競爭。于是,電網公司投資配電網的規模、重點、效益、風險都與新電改之前不同,并且以形成有效資產為主要投資目標。因此,電網公司增量配售電業務投資措施有:通過新建或改造工程、設備更替換優來增加有效資產;留意投資增量配售電業務的風險;在市場化運作中提升售電競爭力;增加投資盈利項目。
【關鍵詞】電網公司;增量配售電;投資措施
配售電業務是最接近電力用戶的業務。為了開展配售電業務,需要合理地規劃、建設、運行、維護配電網,來向電力用戶售電。現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簡稱“新電改”)已經開始3年了,而且截至2019年1月,全國已經批復了三批次試點項目,共320個,基本覆蓋了全部地級以上城市,還要在今年加速落地。
一、配售電業務的背景簡介
1.1配售電業務的原有情況與新電改
新電改之前,配網規劃建設的模式通常為:電網公司是投資建設電網的主體,電力用戶投資接入電網并將用戶工程無償移交,由電網公司統一負責一個地區內的配網運維、銷售用電。而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是分開的,電網企業的成本主要是購電成本,靠賺取購售電差價盈利,也就是“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供電模式。除了供電公司,其他組織機構也能向電網公司售電,比如光伏發電項目;發電機構也可以直接向電力用戶售電。
201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轉變為收取過網費,具體費用由政府核定。2016年,能源局和發改委發布了《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也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架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增量配電網。
新電改分割了配電、售電業務,新增了一種公司,那就是售電公司。售電公司可以由電網企業運營,也可以由是社會資本投資、運營配電網(增量配電網)的售電公司,還可以是沒有配電網運營權的獨立售電公司。電網公司指輸電網、配電網運營期的擁有者,包括躉售縣供電公司、地方電網公司,承擔保底供電服務,負責確保農業、居民、公益服務、重要公共事業等用電,仍是輸配電的主體,配電資產折舊成為新的重要成本。第二種售電公司在供電營業區內與電網公司有相同的權利、責任義務。而第三種售電公司不承擔保底供電服務。[1]
新電改政策宣布以來,為了能在增量配電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眾多企業蜂擁而上無序競爭,自云南峻翔電力有限公司因為提供虛假申請材料而作為首家被強制退出市場的售電公司以來,截至2019年8月31日,又有總計24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申請了取消,并獲得了批準,主要原因是前期負荷預測脫離實際、對關鍵問題和政策把握有偏差等原因,不過在經過改革陣痛和大浪淘沙后,電力行業能更健康、快速發展。
1.2增量配售電業務對配售電業務的影響
新電改下,政府主導規劃增量配電網,鼓勵電網企業、社會資本采用混合所有制投資、建設、運營增量配電網,這就增加了投資主體,加強市場競爭。從電網公司的角度看,投資增量配售電業務的電網,規模、重點、效益、風險都與改革前不同。
投資的重點選取方面,增量配售電業務投資有兩種,即存量區域的擴容改建、空白區域的配電網。試點增量配電網的區域中,用電大戶多,有不錯的配電網投資遠景。在存量區域,不同新增業務的側重點不同,還要注意售電側效益。空白區域也需要考慮市場售電,采用混合所有制吸引投資比較安全。
效益方面,增量配電網區域用電大戶多,但是面臨其他配售電公司的競爭,減少電網公司的收益,又增大服務成本。
風險方面,在增量配電網區域,電網企業需要平衡經濟性、可靠性,協調存量區、增量區,電網企業不能再賺取購售電差價,所以風險增大了,不能再投資收益沒有保障的配電區域。[2]
另外,電網公司的投資目標,是形成有效資產,這樣才有可計提收益。因此,電網公司的投資要以電網基建項目、運檢項目、營銷項目為主,控制后勤項目的投資。[3]
二、電網公司增量配售電業務投資措施
2.1增加有效資產
電網公司增加有效資產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新建或改造工程,二是設備更替換優。第一種方式從投資,到形成有單據證明的固定資產之間,會消耗大量成本,并非所有投資資金都能轉化為有效資產,二者中間存在工程轉化率。第二種方法就是替換電網中折舊的設備,換成質量性能更好、價格更高的設備,這樣不但幾乎無損耗地用投資增加了有效資產,還可以增強配電可靠性。按照更替換優的時機,這種方法可分為提前、按時、延遲三種設備更替換優方式。在設備未達到折舊年限時就更換,會損失一部分原設備資金,這是因為“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折舊”的會計賬面原則;而延遲更替換優也不能比按時更替換優提取更多的折舊,還會降低配電網的可靠性。[4]
2.2提升售電競爭力
為了與社會資本競爭售電,電網公司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組建自己的售電公司,并堅持市場化運作,以客戶需求為工作中心,也就是要加強調研電力用戶的需求(需要少量投資),提升服務電力用戶的水平。前文(2)說過,大工業以外10kV用戶配電量對電網公司投資增量配售電業務的影響排在第3位,可見這個影響比較大。因此,電網公司在市場化運作中要特別注重這些電力用戶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高服務水平。為此,電網公司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少許教育培訓費用),調整組織結構,構建符合大工業以外10kV用戶的市場需求的配售電服務管理系統。
2.3增加投資盈利項目
放開售電側業務后,電網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為過網費和自己售電公司的盈利。雖然電網公司在售電競爭中占據很大優勢,但是也可以投資一些其他盈利項目。比如,租賃資產、委托服務、綜合節能用電咨詢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等等,其中不乏可以與售配電一體化經營的服務。電網公司要善于發現、跟蹤電力用戶的需求,及時找出滿足的辦法,制造新的盈利點,從而占據更大的售電業務市場份額。
2.4與社會資本合作
與社會資本合作,電網公司能提高服務能力,同樣電網公司也能彌補社會資本資產不足的短板。比如南陽市中關村增量配售電有限責任公司,就是河南省首家電網公司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參與投資的配售電企業。
三、結語
新電改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增量配電業務,加強市場化競爭,改變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電網公司控制一些非常優質的資產和項目,電網公司應發揮自身雄厚的人才、技術、份額等優勢,與輕資產、重服務的社會資本一同投資、組建售電公司,力求在新電改后增加更多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田宏心,李朝陽,張彥慶,劉麗霞,馬朝.電網公司增量配售電業務投資策略分析[J].管理觀察, 2017(34):50-52.
[2]馬倩,王琛,李揚,王喆,周磊.增量配電業務放開下電網企業投資風險分析[J].電力建設, 2017,38(09):139-144.
[3]姜永,張軼姿,李如萍,宋杰.基于電改政策的電網企業投資轉型研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18(24):80-82.
[4]陳立,王蓓蓓,黃俊輝,談健,林凱穎.電網公司保底服務實施后的增量配電網投資策略[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8,42(20):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