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明
云南省財政廳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重要戰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攻堅能力,圍繞全面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的扶貧標準,充分發揮財政服務保障脫貧攻堅的作用,不斷加強黨的政策宣傳引導,盡銳出戰,志智雙扶,嚴把脫貧質量關,穩步推進并完成助力維西縣、蘭坪縣和維西縣永春鄉、中路鄉的定點扶貧任務,有效提升當地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
2015年以來,財政廳在定點扶貧工作中,著眼于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等方面下功夫,助力維西縣搭建起“縣有作戰圖,鄉有路線圖,村有施工圖”的三級協同作戰方案,精準做實扶貧項目,定點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共籌集和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6.5億元;在維西縣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幫助維西建立了25個大項、52個小項、5971個項目;完成了易地搬遷40個點958戶3317人,4類對象危房改造1680戶;推進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64億元,共計種殖核桃42.6萬畝,中藥材9.87萬畝,漆樹、花椒樹、青刺果、冰葡萄15.1萬畝。規范村衛生室建設,46個村衛生室主體工程已經完成,14個改擴建單位已經開工建設;增強內生動力,整合培訓資金791萬元,為維西縣培訓高中老師630人,舉辦了400余人次的財務管理培訓班,開展了各類技能培訓75期,完成農村勞動力能力提升培訓10912人,并建立助學基金100萬元;強化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通組道路402公里,組內戶外道路完成175萬平方米。3532戶11142名建檔立卡戶群眾享受了社會保障兜底。在全省財政系統廣泛宣傳弘揚原維西縣財政局長和先念同志獻身扶貧工作的先進事跡,得到了國家財政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可。
(一)提高站位,在理論指導上下功夫。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關脫貧工作精神,不斷提高站位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扶貧觀、脫貧觀。通過系統理論學習,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了“打贏”的信心決心,增強了“打好”的緊迫感、責任感,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投入到財政廳脫貧攻堅熱火朝天的戰斗中。
(二)黨組重視,在強化組織保障上下功夫。堅定地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政治任務和“主官工程”抓緊抓實抓好,成立以黨組書記、廳長為組長的掛包幫轉走訪工作領導小組,黨組先后31次聽取廳機關定點扶貧工作專門情況匯報,及時議決階段性的困難和問題,先后召開16次掛包幫轉走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8次召開省級單位掛聯維西縣脫貧工作聯席會議。廳領導每年至少1-2次分別率分管機關處(室)深入維西縣進行走訪慰問調研共謀共商現場解決掛轉工作矛盾問題;廳機關39個基層黨組織共派出427人次展開定點扶貧工作,高標準了完成了相關縣、鄉、村的定點扶貧任務。
(三)對標對表,在精準施策上下功夫。堅持定時限、查漏洞、補短板,著力在精準施策上下功夫,確保提高脫貧攻堅質量。一是實化細化項目。著重在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社保等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同步完成資金項目細化實化工作,量化分解到村到戶到人,一環緊扣一環,形成可實施、可檢查、可追溯的操作方案。二是激發內生動力。著力在解決“精神貧困”問題上發力,廣泛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勤勞致富,使其知感恩、勤奮斗。探索了采用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多種幫扶方式。三是強化宣傳教育。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結合抓得著、看得見的扶貧政績,加強脫貧攻堅政策的宣傳,持續深化宣傳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持續激發出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四是暢通溝通渠道。強化對內協調各處室和對外協調省級掛聯單位“兩個協調”工作,認真組織開展省級單位聯席會和廳內掛包幫轉走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確保形成脫貧攻堅合力;有效發揮廳機關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作用,積極收集、分析、研判、上報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當好貧困群眾和省財政廳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改進廳機關的結對幫扶干部工作作風,通過電話回訪、實地走訪等方式,增進幫扶聯系戶感情,不斷提高幫扶聯系戶的滿意度。
(四)黨建助推,在卓見成效上下功夫。緊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建引領作用轉化為定點扶貧成效,堅持用十個指頭彈鋼琴,將財政業務工作、主題教育活動、招商引資、黨風廉政建設、掛包幫轉走訪、“雙一雙”活動等工作有機融合,做到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用黨建過程帶動業務工作,用業務成績促進黨建發展,用扶貧成效檢驗教育成果。廳機關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成“一幫一”、“一幫多”、“多幫一”的幫扶機制,實現了對幫扶對象全覆蓋。全廳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共開展扶貧政策宣傳研讀700余次場次,廳機關制作懸掛扶貧專題櫥窗43個,《云南財政》雜志發表扶貧專稿200余篇,262篇脫貧工作信息被各級內部轉發,76篇新聞報道和理論研討文章在省級以上媒體刊載。專門制作扶貧專題宣傳片3部,講述扶貧工作給農村和人民群眾帶來的變化,引導黨員干部和貧困群眾主動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來。
(五)健全隊伍,在人才保障上下功夫。按照廳黨組“政治過硬、作風扎實、身體健康、素質全面”要求,先后選派41名(含總隊長2名)年輕干部任職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隊員年平均駐村時間達到285天以上。積極解決駐村干部后顧之憂,每人每年安排5萬元扶貧工作經費、購買1份意外傷害保險、安排1次健康體檢和報銷往返昆明4次探親休假差旅費。駐村結束后及時兌現生活補助和艱苦偏遠地區津貼,各種暖心措施的實施,保證工作隊員聚精會神脫貧攻堅工作。駐村扶貧隊伍除高質量地完成駐村任務外,還按照要求結合業務工作深入基層調研財政扶貧政策執行情況,有效推動廳機關制定更加精準的脫貧攻堅資金支持政策,助力財政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六)強化督導,在精準落實上下功夫。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教育為抓手,將“出思路、想辦法、抓推進、勤督查”貫穿于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全過程。一是強化調查研究。扎實開展“轉作風、大調研、抓精準、促落實”專項行動,每月由一名廳領導帶隊,深入掛鉤幫扶點開展調查研究,帶著問題去,帶著對策回,為廳機關定點扶貧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二是強化責任落實。通過壓實駐村隊員責任,確保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中發揮潛能;通過壓實級掛聯單位的掛聯責任,推動各項扶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通過壓實相關處室責任,促進幫助解決困難問題,盡最大限度匯集攻堅合力。三是強化督促檢查。加強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管理和考核,保證駐村工作隊作用發揮到位;加強機關處室監督,把完成定點扶貧任務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加強資金審核管理,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實行全覆蓋審計、全覆蓋績效評價,確保扶貧資金公開透明、高效安全運行。深入開展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為打贏打好定點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