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趙紫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作為現代生活生產的必需能源,其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因此配電網絡的建設問題一直是業內人員關注的重點。而繼電保護工作一直是供電安全的核心工作,在保障電力供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就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的繼電保護相關問題做了探討。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建設;繼電保護;優化路徑
1、前言
目前用戶對于電力的需求大幅度加大,導致了繼電保護裝置的工作負荷較重,極易發生繼電保護裝置出現各種故障的情況,從而影響到整個電網的正常運行,嚴重影響到用戶的正常用電。因此,必須加大對智能配電網建設工作之中繼電保護的重視,確保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行。
2、繼電保護技術在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2.1繼電保護操作和維護錯誤預防技術
在變電站的運行,維護和管理過程中,實施技術措施的第一點是積極的綜合防誤差技術。該技術應側重于分析和控制操作中的關鍵因素,以確保整體效果得到改善。從運行維護的角度來看,在這個過程中,保護處理措施主要通過三點來實現。一是確保幾點保護裝置的正常執行運行和維護操作,第二是定期評估系統中的繼電保護裝置及其組件,第三是加強對防誤差設備的檢查,確保在運行和維護過程中明確電力運行,設備工作條件等相關信息,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減少誤差因素的影響。
2.2危險點預控技術
該技術分為靜態危險點預控制技術和動態危險點預控制技術。
靜態危險點的特點是固定和長期性質,并且在繼電保護中很容易發生這種安全隱患。對于新的繼電保護裝置,必須在安裝和操作前預先控制危險點,以防止安全隱患。對于舊的繼電保護裝置,應對設備進行徹底的測試,以消除危險。另外,還要適當地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閉鎖裝置與安全裝置,如有必要可以對設備進行更換,從而將危險點隱患排除掉。
動態危險點有著不確定,隱蔽,隨機的特點,通常是由外部因素引起,例如雷擊,地震或由非人力可控因素(如繼電保護裝置突然故障)引起的危險點,對此,日常的檢查維護工作一定要落實到位,有必要對設備裝置的檢查制度進行建立,并嚴格按照其來執行。除此之外,特定部位的深入檢查也需要做好。與此同時,正在運行的設備不能立即解除使用,配電網的工作機制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應當防止帶電設備的解除,以免有電力事故出現。
3、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的繼電保護存在的隱患
3.1繼電保護軟件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電力系統正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繼電保護系統也不例外。在現階段,結合軟硬件的智能繼電保護系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電力系統。軟件的程序代碼直接控制繼電保護系統的硬件動作。但是,如果在繼電保護系統軟件的開發中,程序編碼存在問題或者程序的安裝出現問題,不僅會使得繼電保護系統的重要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而且不能有效保證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繼電保護硬件問題
繼電保護裝置中檢測模塊的作用是對電力系統運行中的各項參數進行檢測,包括電流、電壓、頻率等,是繼電保護系統最重要的硬件結構之一。如果檢測裝置發生故障并且無法檢測到電力系統的運行參數,則繼電保護系統的功能將無效。如果由于故障導致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與實際存在一定的誤差,則可能會引起繼電系統的誤動作,給人們的正常用電造成影響。而通信模塊的作用是將檢測裝置檢測的數值傳輸后臺程序,并將后臺程序發出的指令傳輸給斷路器。如果通信模塊發生故障,繼電保護系統的功能也將受到影響。斷路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據指令來執行電力系統故障區域與其他區域的斷開的命令,但是,如果斷路器出現老化現象,存在諸如斷路器故障之類的危險,會導致電力系統的故障,導致嚴重的電力事故的發生[1]。
3.3大規模風電接入的影響
隨著風力發電的接入規模越來越大,其對電力系統平穩運行的影響也顯著增加,對繼電保護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主要是因為隨著風電接入規模的增加,必須對升壓變壓器進行接地處理,導致對聯絡線的零序保護工作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最終造成了繼電保護裝置靈敏度的快速下滑。同時,電力系統也沒有辦法有效完成將短路電流持續輸送到故障點的能力,甚至還會導致拒動情況的出現,嚴重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轉[2]。
4、智能配電網建設工作中繼電保護工作的優化路徑
4.1增加繼電保護裝置的智能和網絡信息化
在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利用新的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設備和傳輸數據信息可以極大的促進繼電保護工作的開展。實踐證明,信息化的繼電保護的工作效率遠遠超出了傳統的人工控制。因此,應當積極實施繼電保護裝置的智能化和網絡信息化,傳感器技術的使用可以增強運行過程中的數據傳輸。并針對某一環節的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自動切除。另一方面,數據通過通信手段可傳遞到電氣工人手中,在計算機控制的過程中進行人工監測,提高人機交互的性能。
4.2加強繼電保護的維護和監督
電氣企業必須要對繼電保護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清楚地意識到繼電保護對電氣系統的重要性,加大對繼電保護設備的成本投入,積極主動的改革創新繼電保護技術,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和專業技能,構建一個專業高效的繼電保護團隊,制定全面的,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方案,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革完善,確保電氣系統的穩定運行,提高電力企業的效率[3]。
電氣系統需要利用電氣繼電保護進行維護監控,繼電保護設備也需要企業按時進行檢測維護,除了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繼電保護人才外,企業還需要建立一個繼電保護設備維修隊伍。按時對電氣繼電器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維護。繼電保護的監管工作也非常重要,企業需要加大監管力度,提高檢查頻率,在繼電保護設備出現故障時及時解決問題,嚴格的監管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甚至避免電氣系統發生故障,還能在發展故障后降低損失,側面促進企業經濟效益。
4.3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
企業應加強對繼電保護的監測,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對從事這一領域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與把關,因為他們是整個企業中的一線人員,繼電保護的質量與電力公司產生的電能質量直接相關,與電力設備的正常運行息息相關。要使員工分工合作,建立維護用電安全的理念。同時電力企業應該對繼電保護的安全守則及時做出相應的修改,與國際社會的統一標準及時保持一致。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往老舊的檢測標準難以適應新時代智能控制的要求,為確保保護標準的正確與繼電保護的準確率,要及時修改繼電保護的安全手冊[4]。
4.4健全風保護系統
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我們發現我國風電保護系統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風電場的配置整定以及電網保護工作分別由兩個不同的部門負責,這兩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暢會有極大可能導致脫網等意外事故發生。所以,必須對相應的保護系統進行健全完成,保證負責配置整定以及電網保護工作的部門能夠協調一致展開工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配電網絡的建設是新時代的電力工作的趨勢所在,為電力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許多便利,而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的繼電保護工作是配電網絡建設的重要工作。因此電力企業與相關從業人員必須重視繼電保護工作的開展,解決目前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的繼電保護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從而促進電力行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豐偉.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問題及解決措施[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9(9):234-234.
[2]賈志龍.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原因及解決辦法研究[J]. 通信電源技術, 2019, 36(3):79-80.
[3]易克松. 繼電保護系統狀態評價研究綜述[J]. 電力系統裝備, 2017(11).
[4]朱智. 電力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 中國科技投資,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