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孫燦 胡運玲
【摘 要】自2019年9月份以來,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軟件技術等專業作為試點,開始試行學分制。在試行學分制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若干的問題。從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和軟件技術專業的歷史和現狀出發,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案,為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各院系全面推行學分制教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其他同類高職院校以后實行學分制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學分制
教育是立國之本,放眼全球,各個國家無不在教育層面投入資金,并積極探索教育改革和創新。在高等教育層面,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方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普遍采用學分制,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源源不斷為本國工業發展和技術創新提供人才。
我國的高等教育對于學分制的探索開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經過四十年的研究和發展,目前大部分本科高校都已經不同程度的實行了學分制。
就職業教育而言,由于發展的較晚,教學改革也相對滯后。近幾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也在逐步開展。作為中心工作之一,學分制教學管理的改革,為眾多高職院校所關注。部分高職院校開始試行學分制,基本都是借鑒了本科院校的學分制模式。
一、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學分制試點情況
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軟件技術專業創建于2006年,多年來在教育教學、各種大賽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畢業生。
學院以前采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在新時代各種技術飛速進步的情況下,自身發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頸,特別是在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學院各級領導和廣大教師已經意識到實施學分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并多次到其他高職院校學習交流。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自2019年9月初新學期開學以來,學院將軟件技術等專業作為試點,有計劃、有條件的開始試行學分制。
二、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試行學分制遇到的問題
由于剛剛開始試行學分制,也沒有太多直接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很多辦法和規則還是處于摸索階段,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問題。
1、思想層面的局限性
學院在三十多年的辦學期間,也經歷過高職教育的低潮期和高峰期。目前實施的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經過多年積累完善,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卻是比較適合學院實際的,大部分領導和教師也已經非常熟悉現行的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
如果用學分制取代現行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勢必要從全方位做出較大的改變,學院領導、教職員工和學生不但要適應,更要不斷去學習新的制度,需要額外付出時間和精力。學分制試點工作只是在軟件技術等少數幾個專業開始試行,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并沒有參與其中,也不了解前期的調研和準備工作,所以對學分制改革認識程度不足,也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去嘗試新的制度,更愿意按部就班的沿襲以前的模式,將教學和管理平穩進行下去。
2、學生方面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高校招生流程是本科在前,專科在后。廣大考生也是把擇校的重點放在本科院校上,因為分數達不到本科線或者其他原因,才選擇報考專科院校。這種招生模式,決定了高職教育在起步階段,就落在了本科院校的后面。
分數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基礎較差,特別是語數外等基礎學科薄弱,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高職院校任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在授課和管理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學生學習風氣不好,獨立學習能力較差,作業和實驗抄襲情況嚴重,遲到和曠課等違紀情況時有發生等等,這些都與學生本身的基礎和素質有關系。
高職院校實施學分制的目的,肯定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管理,最終逐步向本科院校看齊,甚至升格為本科職業院校。但是,很多學生選擇報考高職院校的動機并不是很純。很多高職院校雖然日常管理還算嚴格,但是教學管理相對寬松,特別是考試和畢業比較容易。這是很多不想認真學習,但是又想輕松獲取學歷的同學在報考學校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如果像本科院校一樣實施學分制,嚴格考核,本來是對社會和學生負責的好事。但是,已經習慣了作業復制和考試作弊的學生勢必很難適應,轉而去報考沒有實施學分制的院校,導致生源流失,這是本來就已經辦學不易的高職院校所不能承受的。
3、師資和硬件條件的制約
根據基于學分制的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需要完成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公共任選課程、美育選修課程的學習。如果全部必修課程都要開設,全部選修課程都要考慮,那么學院必須配備大量的任課教師,豐富的教學資源,充足的教室和器材等硬件條件。
軟件技術專業隸屬于軟件技術教研組,目前只有13名專任教師,而軟件技術相關專業教學班有21個,本學期的課程總數更是高達244門,以現有的教師數量,根本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此外,大部分教師都屬于軟件技術專業教師,教授的課程都是專業基礎必修課,個別教師可以承擔少量選修課程的授課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學分制中的選課模塊就很難實現。
高職院校師資力量不足是一個普遍問題。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目前一線教師有三百多人,按照教育部門規定的師生比例要求,學院教師配備缺口達到二分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每年招聘教師以外,還需要外聘若干教師。學分制實施之后,教師緊缺的問題就更加嚴重。特別是一些美育選修課程,以前沒有開設過,需要招聘專業教師,從頭制作教學資源,工作量大,資金支持還要有保障。
4、辦學資金緊缺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級政府對于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大。由于國家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教育資金的分配還需要統籌考慮。目前,九年制義務教育占據教育資金的比例較大。另外,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雙一流”建設投入也非常大。由于國家對于教育的投入總體是固定的,高職教育在國民生產中的作用雖然也非常重要,但是得到的財政支持也只能是有限的。
很多院校在獲取財政支持的同時,也在積極擴展渠道,從而增加辦學經費。比如醫學院建有附屬醫院,理工科院校開設校辦工廠或者公司,畜牧學院或者農校有試驗田等等,這些學校附屬產業不但可以直接創收,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條件,一定程度上也節約了開支。另外,一些優秀畢業生在工作多年之后,有了足夠的經濟實力,也給母校捐款,社會上的一些知名企業也對高校進行捐助。對高校來說,這也是非常大的一部分收益。
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目前的辦學經費主要是財政撥款和學生學費,招生數量和學費收取都是按照國家政策和規定實施,沒有自己的校辦產業,社會捐助也非常少。因此,學院每年的收入都是固定的,但是支出卻是彈性的。學分制實施和建設,必定需要相應的資金支持,在學院經濟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全面實施學分制,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上述的師資、硬件以及招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制約,實際上也都是與辦學資金有關系的。
【參考文獻】
[1]陳素琴,黃梅 高校實施學分制若干問題探討及建議[J].皖西學院學報,2012,28(3):59.
[2]張光梅 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21.
[3]劉延金,李小融,吳焰超 關于高職院校學分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