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近年來,由我團參與創作的眾多文藝作品,被搬上了文藝舞臺,這些作品大多緊密貼近時代、反映鮮活的生活,有著厚重的群眾基礎,直接服務于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配合各行各業工作的時政宣傳。有的作品反映了群眾的呼聲,體裁新穎、切中時弊,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進行了及時的揭露和警示,在群眾中產生思想共鳴;有的作品因其主題鮮明、特色濃郁,具有一定的藝術內涵和表演水準,還赴國家大劇院和中央電視臺演出。這些年的創作演出中,在如何做好藝術創作基本要素方面,我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并收獲眾多感受,現提出與同行探討,以求得到新的收獲。
文藝創作要體現時代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新知識、新科技、新理念引領時代潮流。作為市縣級基層的文化工作者一定要站在時代的前列,用我們的文藝作品去謳歌人民、謳歌時代,弘揚社會正氣,彰顯新時代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發生在我們身邊最大變化的是農村。你看我市的大豐區新豐鎮的荷蘭花海如今已經是名揚四海。這個昔日貧窮落后的水鄉村莊,經歷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中國全域旅游的示范典型。走進花海,黑色路面寬闊平坦,花海園區欣欣向榮。數千畝連片種植的荷蘭郁金香,紅是紅、綠是綠、姹紫嫣紅、如夢如幻。由花海經濟帶來的旅游熱更是支撐了鎮區的發展,村里凡有勞動力的人都成為花海的員工,農民家家住上了樓房別墅。這幾年我們以荷蘭花海的變化創作演出了眾多的文藝節目,其中如小品、小戲《花海新人》《鄉土風光》,說唱《請到荷蘭花海來》等,節目搬上舞臺為全國、省內外一批又一批前來觀光的旅客演出,文藝演出助力荷蘭花海景區的發展,成為四季旅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些鮮活的文藝節目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配合文明城市的創建,促進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不少群眾說鹽城市歌舞劇院編排的節目切合實際,生動活潑,讓人看了深受鼓舞。
文藝創作要貼近現實生活。文藝創作怎樣才能得到群眾的喜愛與歡迎呢?我們感到一是要真正深入下去,向群眾學習,在生活中發現閃光點,與群眾打成一片,體驗他們的酸甜苦辣,聽取他們的心聲訴求。二是要去粗存精,從生活中提煉精華,使創作的作品有一定的思想藝術價值和厚度。三是傾聽群眾言談,聽他們講故事。生活中不乏高人,土專家,他們講的故事生動鮮活,語言豐富多彩,是我們搞文藝創作同志應該好好學習的老師。去年我們根據前年中央電視臺報道的一群鹽城人在北京特大洪水面前,農民工群體奮力救人的事跡,在首都譜寫了一曲昂揚的時代頌歌,我們利用假日專門采訪了當年參與救援的我市鹽都農民工,他們都是一些樸素的農村人,老區養育成的優良品質,鐵軍精神的熏陶讓他們生死關頭能夠沖鋒在第一線,他們是鹽阜人民的驕傲!我將這一事跡創作成情景劇《大愛無疆》,該作品參加了全市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專場演出,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作演出,節目經過電視臺的轉播,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崇尚英雄,弘揚英雄的高潮,也使這個從生活典型中被挖掘出來的作品產生了強烈的社會效應,當年該作品還獲得市“五個一工程”獎。由我團根據我市地方特色文化創作的歌舞《水邊是我家》,以鹽城的地域文化為特色,匯聚了一個個具有鄉土氣息的文藝作品,再現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地域風情,前年走進了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這臺具有一定藝術內涵與特色的作品成為鹽城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取得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對于推介鹽城文化、宣傳鹽城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藝創作要扎根厚重的沃土。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文藝作品,一定要來自生活,作者不能憑空想像、作品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016 年由我團創作的地域風情歌舞《烽煙桃花飛》,這部作品是以當年華中魯藝戰士在鹽阜區生活為背景,與當年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與日寇進行殊死斗爭為體裁,歌頌了這批文藝戰士在戰略大轉移中為保護當地的老百姓,她們寧可戰死也不當亡國奴的浩然正氣,最后不幸英雄獻身的悲壯事跡。作品描寫了一批文藝人從戰略大后方來到抗戰的前線,在新四軍這支新文化隊伍中接受新生活的教育,通過一次次血與火的考驗,通過與人民群眾的親密接觸,讓她們的思想逐步得到轉變和成熟。你看一個個文弱的書生,一個曾經懷揣夢想的青年人,是戰爭讓她們得到錘煉,得到新生,最后都成長為光榮的人民戰士,成為沖鋒在抗戰前線的時代英雄。為創作好這一作品,我們創作組的同志5 次專程赴建湖縣北秦莊英雄犧牲地進行實地采訪,通過在與群眾的接觸中挖掘戰士們的鮮活體裁,力求使作品符合時代真情,體現英雄的精神。該作品最終被搬上舞臺,得到了老區人民的一致好評,被專程特邀參加紀念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70周年演出,為國際反法西斯戰斗勝利紀念日獻出一份厚禮,該作品獲江蘇省第三屆藝術優秀劇目獎。


文藝創作要有鮮活的語言。語言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美。戲劇的語言做到鮮活生動、幽默風趣、雅俗共賞,同時也要惜墨如金。做到該說的話少一句會遺憾,不夠味;不該說的,多一句則顯得累贅,畫蛇添足。根據這幾年我們搞文藝創作的體會是:一是戲劇語言要體現人物的性格,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能放在誰的身上都大差不離,缺少個性;二是要有藝術感,如小品人物出場往往會設計一段精彩的獨白,有的以一連串了的押韻語,體現語言的魅力;三是可巧用一些歇后語、方言、俗語,民間諺語等,通過演員的嘴里說出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群眾的語言是最為鮮活的。在我市這方獨特的水鄉,地域文化異彩紛呈。作為從事歌舞創作的同志只有充分掌握這方土地上的文化特色,進行去粗存精、反復提煉,吸取其精華,弘揚其有價值的東西進行藝術再創作,創作出來的作品就一定能充滿時代感與藝術內涵,也才能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