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零


海豚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屬于哺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在海豚大家族中,不同種屬之間的體型差異極大,體長在1.5米~10米不等。
海豚嘴部一般是尖的,上下頜各有一排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如果群體中的某個個體身負重傷無力前行,其他成員一般不會拋下它,而是精心照料受傷的同伴。當海豚媽媽分娩時,群體中的其他雌性海豚會四散開來,將海豚媽媽圍在中間,警惕周圍環境的變化,驅趕鯊魚等天敵。
海豚捕獵時也喜歡一起行動,一群海豚的數量一般可達數十頭。在食物豐富的海域里,數十上百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海豚為了更有效率地獵捕小魚小蝦,會組成臨時的“超級群”。它們會用超聲波做回聲定位,這樣既能分辨周遭環境,也能在第一時間鎖定獵物的方位。鎖定目標之后,它們拍動尾鰭,一邊快速靠近獵物,一邊發出叫聲“呼朋喚友”。憑借獨特的聲納系統,海豚個體之間利用聲音彼此交換信息,收到通知的海豚則會從不同方位游向獵物,最終將諸如沙丁魚群之類的獵物圍在中心。之后,海豚會分為兩組,第一組海豚將魚群沖散,第二組海豚則趁機捕食獵物。等第二組海豚吃飽后,則會和第一組海豚進行輪換,以保證所有海豚都能享用美食。
海豚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一。海豚不僅有流線型體形,它的皮膚也有著特殊的構造。海豚的皮膚分為兩層,外層薄而富有彈性,其彈性類似最好的汽車用橡膠。內層是刺狀層,在其下有稠密的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其間充滿脂肪。同時,海豚皮膚具有疏水性質,這使得與海豚皮膚接觸的表面水層由單獨的水分子集合成環狀結構,所以海豚在游泳時受到的摩擦力極小。海豚的這些特點,給科學研究帶來了啟發。試驗表明,覆蓋人造海豚皮的魚雷,在水中運動受到的阻力至少降低50%。換而言之,如果魚雷大小、形狀和發動機功率不變,則其推進速度大約可提高1倍。
海豚的大腦是海洋動物中最發達的。人類的大腦重量占其體重的2.1%,海豚的大腦重量占它體重的1.7%。科學家認為,由于海豚大腦的記憶容量和信息處理能力與靈長類動物不相上下,如果人類能與海豚相互溝通,也許可以獲得許多關于海洋動物的寶貴資料,并學習到不同的表達和思維模式。人類要與海豚溝通,先決條件是要了解海豚的語言,這樣就必須分析海豚發出的聲音與行為的關聯性。事實上,只要有適當的錄音設備就可以對海豚聲音進行分析。然而,聲音與行為之間的關聯卻不容易掌握,目前人們還無法確切了解海豚發出的各種聲音的含義。
為使人類與海豚溝通,第二種方法是讓海豚學習人類的語言。有科學家對海豚做過這樣的訓練:他們把電極插入海豚的快感中樞和痛感中樞,當用電流刺激海豚的快感中樞神經或痛感中樞神經時,海豚會產生快感或痛感。然后科學家訓練海豚觸及其頭上的金屬小片,控制電流的通斷。如果電極插在海豚的痛感中樞,海豚只要訓練20次就會選擇切斷電源的金屬小片,使痛感消失。而換作猴子的話,則需要數百次訓練才能學會控制開關。這說明在某些方面,海豚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目前,海豚在專業人員的訓練下,已經能從訓練人員的手勢中學習并了解單字與復合語句的意義,但尚無法達到能與人自由交換信息的境界。不論是研究海豚聲音與行為的關聯性,還是教導海豚學習人類的語言,以目前的進展來說,距離人類與海豚互相了解、互相溝通的最終目標都還相當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