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穎 柳光宇
乳腺纖維腺瘤常見于20~30歲女性,月經初潮前與絕經后發病較為少見,病因至今尚未有定論,可能與女性體內性激素變化、乳腺組織對激素敏感性增高、遺傳等因素有關。
乳腺纖維腺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大多由體檢發現。當腫塊較大或生長在較淺表的位置時,易被患者自己觸及。瘤體可從黃豆大小到橘子大小,邊界大多較為清楚,表面光滑或有分葉,觸感類似橡皮擦,質地有韌性,可自由推動,但不引起疼痛。乳腺纖維腺瘤大多生長較為緩慢,可一側乳房長幾個,也可雙側同時生長,一般不會有皮膚改變、淋巴結腫大、乳頭溢血等伴隨癥狀。當長到一定大小或待患者中老年后,多數乳腺纖維腺瘤會隨著乳腺腺體的退化而趨于穩定,不再增大;有些乳腺纖維腺瘤可變小,同時伴有鈣鹽沉積,少數甚至會“自動”消失。
乳腺纖維腺瘤與惡性腫瘤的最大區別在于它只在局部生長,且有一定自限性,不會通過血液或淋巴道轉移,大多不會對生命產生威脅。患乳腺纖維腺瘤也不會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少數乳腺纖維腺瘤可合并乳腺癌前期病變,如不典型增生、低級別導管原位癌、小葉內瘤變等,但這類病變與纖維腺瘤無關。目前并無可以阻止纖維腺瘤形成和生長的藥物,大家不要誤信市面上那些以預防、消除纖維腺瘤的產品,以免上當受騙。
對體表觸摸不到、超聲測量直徑<2厘米的小纖維腺瘤可不做任何處理,每隔3~6月進行—次超聲檢查即可。若腫塊大小、形態變化不明顯,可每隔半年或一年隨訪一次。對腫塊直徑≥2厘米、體檢可觸及的單發腫塊及近期突然增大者,宜進行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目前,去除纖維腺瘤的有效方法是手術切除。除了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外,還可采用真空輔助微創旋切術,通過3毫米切口就可以切除腫瘤,創傷小,出血、感染等并發癥少。不過,微創手術并非人人適用,對于纖維腺瘤較大(直徑大于3厘米)的患者而言,開放性手術仍是治療首選。
乳腺纖維腺瘤具有多發性、雙側性的特點。無論傳統開放手術或微創手術,均不能保證將可觸及或超聲可發現的病灶完全切除。因此,乳腺纖維腺瘤切除術后,部分患者在隨訪中可再次被發現同側或者對側乳房內有乳腺纖維腺瘤,這類情況稱“再發”,而非“復發”。再發的乳腺纖維腺瘤同樣很少對人體產生危害,可繼續隨訪觀察或再次手術切除。
綜上所述,乳腺纖維腺瘤是一種不會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有些學者甚至認為它和小葉增生一樣,是年輕女性常見的生理狀況,不必過于擔一心。乳腺纖維腺瘤對人體健康危害甚小,廣為流傳的“豆漿、牛奶不能喝”等純屬謠言。盡管如此,也有少數患者的乳腺纖維腺瘤和某些惡性腫瘤難以區分。因此,無論是常規體檢發現還是自己無意中摸到乳房腫塊,均應到醫院進行乳腺超聲等鑒別檢查,40歲以上患者還可加做乳腺鉬靶檢查,以初步判斷腫瘤的良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