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要報志愿,我想報附中。”餐桌上,馬上要中考的侄子邊吃邊說。一中和附中是我們市口碑最好的兩所中學,一所學風嚴謹,一所學風自由,各有所長。所以不管侄子能上哪個都不錯,嫂子當即表示支持:“行,只要你喜歡就好。”
平常不管事的大哥突然用筷子敲著餐桌說:“婦人之見!關鍵時刻放權,你這是嚴重失職!相比一中,附中離家遠、學風又散漫,怎么能是最好的選擇?”我撇撇嘴:“你別太獨斷了,也聽聽孩子的想法。”“這里有你什么事?30多歲了還不嫁,談戀愛要談到地老天荒啊?”我剛說了一句,戰火居然燒到我這里來了。
我正準備反擊,大哥一擺手止住了爭論,霸道地對侄子說:“現在,你不滿18周歲,花我們的錢上學,就要尊重我們的意見!”嫂子皺皺眉頭,剛想勸說大哥,侄子卻賭氣地站了起來,激動地說:“好,這是你說的!我高考那年就會滿18歲,高考志愿我自己說了算!”
三個月后,侄子如大哥所愿,進入了一中。看著他每日埋在題堆里,笑臉都沒有幾個,我們都很擔心。一個周末,我和嫂子商量帶他去郊游,他卻拒絕了:“我得鉚足勁兒學習,不然高考填志愿時又要看人臉色。”我們瞬間愣住了,嫂子只好向他解釋:“你是不是心里一直埋怨爸爸?其實,你不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侄子冷笑了一下說:“媽,你不用說,這我都知道。但是爸爸太強勢了,感覺……不尊重人!”
我暗暗嘆了口氣,我們兄妹較多,大哥向來以“長兄如父”自居。這幾年在單位成了領導,他把這說一不二的作風越來越多地帶到家里來了。
高二那年,侄子臉上長滿了青春痘。大男孩愛美,要求請假去治療。那天大哥正好在家,他不問青紅皂白,就直接下結論:“一個男生,什么美不美的。青春痘不用治,長長就好了。”“誰說青春痘不用治?那是沒長在你臉上。”侄子很生氣,說完背著書包走了。
這回輪到大哥很“受傷”:“我廠子里幾百號人,他們哪個敢這么對我說話?不讓他學習分心,我不是為他好嗎?”嫂子點了點他的額頭說:“活該!家里就不是你擺架子的地方。你這種加了‘料’的愛,妥妥的是傷害。”
大哥一轉身看見我,便說:“小寧,你男朋友不是醫生嗎?你明天讓他幫忙介紹個治療青春痘的醫院!”又是命令的口氣,我就不明白,為什么一些人老愛把在單位積攢的臭毛病帶回家里呢,就因為家里都是“自己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