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家長喜歡把“強勢”“緊張”等工作習慣帶回家,喜歡為孩子做決定,喜歡以愛的名義要求孩子。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樣的管教方式,不僅沒能帶來很好的效果,還招致父子、母女關系緊張。
當然,文中的父母親也并非刻意將“職業病”帶回家,而是渾然不覺中就冒出來的。客觀地說,要讓家長將“職業病”完全摒棄在家門之外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長如果意識到某些“職業病”會對孩子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并有意識地做一些控制和調整,還是能將這種負面影響降低或消除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回到家后,不要急于管孩子,而是先脫掉職業裝,穿上舒適的家居服,讓自己的身心從職場特有的氛圍中抽離出來。當身體處于放松狀態,心情平靜愉悅時,再將目光投向孩子,就能平和地對待一些問題。
第二,多提醒自己,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關心和鼓勵,而不是指責和傷害。平時要以正面的、鼓勵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少說“你應該”“你必須”“你不能”等命令式的句子,多說“你真棒”“有進步”“可以嗎”等鼓勵和商量的句式,孩子就會感覺被尊重,才會反過來考慮家長的建議。
第三,多給孩子傳遞信賴和期望。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只有家長多肯定、多向他描述自己的期望,孩子才會更主動、更自信地去做家長所期待的事情,才會在行動的過程中越來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