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很久以前,我做一個調研課題,關于地下經濟(又稱黑市經濟)的案例分析。
說起黑市經濟,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走私販毒那類違法犯罪行為??墒沁€有一類黑市經濟,每天在眼皮底下發生,就沒引起那么多關注:無照經營的小商販。
他們沒有營業執照,沒有衛生許可證,但是在我們每天的經濟活動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我們學校門口有個賣燒餅的小攤兒就是這樣。夫妻兩口子,早飯時間和晚飯到晚自習之間拖著個小車在大學門口擺攤兒。
他們的小車是訂制的,外觀是長方體,自帶烤爐和鐵皮案板。小車的一端搟餅子,另一段是爐膛開口,一板一板的餅就推進去烤。車頂乃貨架,烤好的餅碼在上面,學生從那路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全過程也就五秒。
這個攤兒肩負了不少學生的早飯和宵夜任務,所以時間長了,回頭客挺多,大家還時不時聊兩句。
因為他們無照經營,就要面臨城管的追趕。
有幾次我就親眼看見他們被城管把餅車給沒收了。
后來我以他家為案例,調研地下經濟。我就問老板:“你們被城管抓一次,得罰多少錢?”
老板居然很得意地對我笑笑:“看情況,不一定?!?/p>
老板細細道來:“如果他一收走我就去贖車,那就得罰400塊。我要是拖一段時間,比如上次我過了一個多月才去領車,他們巴不得我來把車領走,才罰了不到100塊。城管又不賣餅,拿著我車也沒用,那么大個車放那還占地方。”
我一聽,笑了,這是博弈論??!我們在課堂吭哧吭哧地學,人家路邊攤的小販無師自通,他們也不直接和城管沖突,就會和城管博弈!
我又問:“你重新打(做)這么一輛車要多少錢?”
“打一輛新的車,700塊。我總共有三輛,輪著用?!?/p>
這樣看來,還是被收車之后,過段時間把車贖回來比較劃算。
小販不僅做過成本核算,而且還給自己建立起一個emergencyreservoir(應急儲備庫)。
我又問:“你考慮過到學校食堂租一個窗口嗎?盡管成本更高,但是可以全天營業,營業額應該會更高,而且也沒有執法風險?!?/p>
小販跟我說:“學生進食堂得拐一下,所以食堂的人流量沒校門口高。而且租金很貴,我幾乎半個月都給食堂打工,不劃算?!?/p>
所以這個賣餅夫妻檔就這么無照無證地在學校門口給我們提供口糧。
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束。
過了大概半個學期,小販找到了自己的庇護體系:來自學校的保安。
城管只管屬于市政府的街道,校園內不歸城管的轄區。
小販在門口混久了,開始賄賂保安。
我這里用“賄賂”這個詞,你別以為他得拿出一大疊錢來給保安塞紅包。
人家就早上保安換班的時候,給保安兩個餅吃。幾個餅就籠絡了保安的人心。
保安的心也是肉長的,覺得這夫妻倆不偷不搶的,就擺個攤兒,何必非要把他們趕來趕去呢?于是每次保安看到城管的車開近,就把學校門開大一點,讓這夫妻倆把餅車拉到校園的地界里。一旦進了學校領地,就不歸城管管了。城管走了,他們再把車拖出去。
而且小販非常守規矩,在學校地盤上不做生意,即使學生路過要求買餅,他們也會拒絕。這樣不給保安惹麻煩。
城管的心也是肉長的,出來巡邏也是為了交差,確實沒抓到違章的,還在學校大門欄桿外沖這夫妻倆揮揮手,就回去了。人家一天也就來逛一趟,才懶得在這嚴防死守呢。
小販賄賂保安這種行為,我當時用“強關系、弱關系”來解釋。小販和保安之間明顯是弱關系。弱關系恰好可以給他帶來最高的利益。
而且他們也很明白人脈的經營方式,壓根不需要砸錢。
而城管呢,更符合馬克思的alienation理論。工作是工作,從業人員盡量將情感從工作中剝離。所以他們出來就是執行公務,不太在乎工作成果。
我們在學校寒窗苦讀的那些干澀理論,由小販、保安、城管三方活靈活現地表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