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的自然資源,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因此,需要加強森林資源管護,不斷提高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能力和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質量,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并重。特別是市、縣(區)政府要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切實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努力做好護林防火工作,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森林資源;保護;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757;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0-68-2
森林資源的存在和發展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的迅速發展,各種建設項目占用林地現象日益增多,個別地區出現了亂占林地、擅自改變林地用途、亂砍濫伐現象,導致了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致使森林資源不斷減少。所以,我國必須控制和制止這些會給森林帶來威脅和破壞的行為,保護好森林資源。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如何保護好生態環境,特別是保護好森林資源,已成為社會進步的標志。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特別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為新時期森林資源保護指明了方向。基于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如何保護好森林資源進行簡要探討。
1 堅定不移推進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
明確生態建設和林業的發展空間,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一是各地要根據森林資源總量合理確定采伐限額,總的原則是年采伐量不大于年生長量的40%。建立長期有效的森林經營規劃制度,將實行計劃任務、采伐限額約束等一系列任務作為森林資源保護工程的頭等重要工作來對抓。二是要嚴格保護、突出重點。按照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要求,嚴格保護現有林地資源,積極拓展綠色發展空間。對重要生態區位和生態脆弱區域林地進行重點保護。三是要持續利用,提高效益??茖W使用林地,充分發揮林地生產力,優化森林資源保護利用結構與空間布局,統籌生態、生產、建設使用林地需求,確實如期實現林業發展戰略目標,促進區域生態文明,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 建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考核制度,實行離任審計
當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考核制度還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離任審計也才開始實行。各級政府一把手是森林資源保護的主要責任人,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保障森林資源資產安全,提高森林覆蓋率是各級政府一項主要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離任審計是考核領導對森林資源保護情況的一項重要舉措,要積極推廣、嚴格落實。
森林資源保護考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森林防火工作。防火責任制要落實到位,撲救隊伍要年富力強、經驗豐富,防火物資儲備要充足,發生森林火災能及時撲救等。二是造林綠化工作。要加強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著力打造“千村美麗、萬村整潔”[1]。三是林地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應考核管護責任落實情況、轄區內破壞森林資源查處情況、項目建設征占地使用情況、有無違法征占地行為、林地保護與宣傳是否落到實處。四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應考核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防治情況、處置情況等。五是林權制度改革完成情況。應考核林權證發放率、集體林產權制度配套改革措施、林權糾紛調處等。
3 切實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3.1 深刻認識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森林病蟲害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推動森林高質量增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既是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打好林業“相持階段”攻堅戰的科學之舉、長遠之策。
一是提高對生態建設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保證林業可持續發展,是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從減輕危害、減少損失以及促進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提高認識。森林病蟲害的嚴重發生,直接制約著森林資源的發展。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損失,保護森林資源,而且能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三是從結合林業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實現新世紀林業飛越式發展的高度提高認識。森林病蟲害防治對保障森林資源快速穩定增長、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資源質量、促進產業經濟發展擔負著支撐保障任務,要想實現林業飛越式發展,必須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四是搞好產地調運和檢疫,加強檢疫管理,嚴厲打擊逃避檢疫非法調運行為。為防止危險性病蟲害的蔓延,對調運的木材、苗木等林產品的運輸車輛進行抽查,不定期對木材加工廠實施檢查、抽查。重點做好防范美國白蛾、紅脂大小蠹、松材線蟲等重要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加強檢疫封鎖,嚴格市場檢驗管理,嚴格執行調運建議程序和《植物檢疫證書》辦理流程,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違規違法情況進行嚴肅處理。
3.2 積極推進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對于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各地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從保護青山綠水的戰略高度出發,落實責任,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動。設置專門的有代表性的預報監測點,確定專人,要以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發生動態作為基本目標,對常發性的病蟲害進行監測,做到早發現、早除治,把森林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讓其泛濫成災造成嚴重危害[2]。
4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根據森林防火的相關工作要求,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切實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抓實、抓細、抓出成效。要早決策、早部署,不斷夯實各項預防舉措,完善各類撲救手段,健全各項保障機制,采取得力措施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4.1 加強宣傳教育
要加強同新聞媒體等部門的協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網絡傳播等手段,大力宣傳森林防火常識、安全用火知識,營造濃厚的森林防火氛圍。
4.2 進一步加強野外火源管理
農事用火安全隱患嚴重,特別是與林地林緣靠近的耕地,焚燒秸稈現象非常嚴重,護林人員要對重點區域展開全天候巡護,加大管護力度,對火災易發區域要死看死守,堅決杜絕火源進山入林。
4.3 加強火險隱患排查
在防火戒嚴期,組織人員全面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工作,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盲區、不留死角”的原則,及時發現和整改火災隱患,努力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4 森林撲火隊伍建設到位
撲火隊伍要經常進行業務培訓和撲救森林火災技能演練。時刻嚴陣以待,防火戒嚴期內隊伍要處于全面備戰的待命狀態,為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火情做好準備。一旦發生火情,要做到快速出擊、速戰速決,堅持“小火大撲”的原則,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4.5 加強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用火
森林公安機關和林業執法大隊要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定期組織巡查監督,對違法違規野外用火者加大查處力度,堅決做到“見煙就查,違規就罰,犯罪就抓”。對森林火災肇事者依法懲辦,絕不姑息。
4.6 突出重點
重點部位,要嚴防死守;每年3月1日至5月30日、10月20日到大雪封山是森林防火工作的戒嚴期,一定要巡查管控到位;戒煙期內嚴禁一切野外用火。對兒童、智障者、精神類疾病患者,要安排專人監護到位,做到有人看、有人管。
5 以嚴格保護為前提,確保森林資源保持穩定增長
通過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嚴厲打擊毀林開墾、擅自改變林地用途和違法占用林地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減少林地森林資源逆轉流失數量。通過生態自我修復和加大對工礦廢棄地、生態重要區域的治理等,有效補充森林資源,確保森林資源動態平衡、適度增長。
6 結語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F代經濟社會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發展是硬道理,生態紅線不可逾越,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國“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所以森林資源保護是一項系統的生態建設工程,對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民眾幸福指數及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明.基層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花卉,2018(18):227-228.
[2]張東良.森林資源保護與培育的問題淺析[J].花卉,2018(18):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