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大量社會調研,從生產實踐和推廣實際出發,設計了一款集棉柴收獲和秸稈粉碎于一體的棉柴一體機。該一體機通過拖拉機上皮帶輪的轉動,傳遞給各個皮帶,最終帶動錐齒輪的轉動,以將水平作用力轉變為豎直作用力,進而帶動刀盤的轉動,進行作業,然后將采集的棉柴進行粉碎,不僅減輕了廣大棉農朋友的棉柴收獲強度,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棉柴的利用率。
[關鍵詞] 拔柴機構;粉碎機構;刀盤;傳動系統
[中圖分類號] S225.9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0-121-2
1 研究背景
棉花不僅是我國農產品中最大的經濟作物,而且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國家發展政策的不斷傾斜促使棉花種植面積越來越大。但在棉花的整個種植過程中,勞動強度最大的作業環節就是棉柴的收獲,因為沒有完整成型的合適機械設備,多采用人工拔棉柴的方式,既費工又費時。因此,棉農急需性能優良穩定的農業機械來收獲棉柴。為提高廣大棉農朋友的種植積極性,這款小型可拆卸的棉柴收獲粉碎一體機應運而生[1]。
2 總體設計方案
該機構總體方案主要考慮以下問題。第一,適應性要強,即對土壤的適應性要強,要適用于不同棉花種植行距,要適應不同品種的棉花種植。第二,傳動要可靠,減少在田間作業時的故障。第三,操作方便,結構簡單。
該機構動力部分全部由拖拉機主軸提供,通過皮帶與粉碎機上的皮帶輪連接來提供粉碎機的動力,再通過皮帶與拔柴機構上的皮帶輪連接來提供拔柴部分的動力。通過皮帶輪的轉動,帶動錐齒輪的轉動,以將豎直作用力轉變為水平作用力,進而帶動刀盤的轉動,進行作業。拔柴過來的棉柴通過梳齒的作用向傳送帶上靠攏,然后靠撥盤使秸稈更好地向上傳遞,使其到達粉碎機的入料口,進行粉碎,完成粉碎的秸稈通過傳送帶傳送到料箱,進行收集[2]。圖1為總體設計方案。
3 關鍵技術研究
根據設計要求,棉柴收獲機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有4個,即傳動方式的設計、拔棉柴機構的設計、粉碎機構的設計以及與拖拉機的連接設計,機構裝配如圖2所示。
3.1 傳動系統的設計
該傳動系統是由表面粗糙的傳送帶、撥盤及梳齒等組成。首先由梳齒將拔柴過來的棉柴盡量地向傳送帶上靠攏,然后靠撥盤使秸稈更好地向上傳遞,使之到達粉碎機的入料口。該部分的動力源也是由拖拉機的主軸提供。通過皮帶的連接完成動力的傳動[3]。
3.2 拔柴機構的設計
該拔柴裝置是設計的重點,由螺旋式撥盤、撥禾輪及輥壓機等組成,如圖3所示。
拔柴時,當棉桿接觸到螺旋式撥盤底部的刀口時,刀口立即抓緊棉桿,通過螺旋機構,利用間隙將棉桿向上傳動同時完成初步拔柴,同時配合上方撥禾輪的轉動,將棉桿導向喂入到輥壓機內,由輥壓機進行最終拔柴。
3.3 粉碎機構的設計
該粉碎機結構是由滾筒、刀軸及刀片等組成,如圖4所示。該部分動力是通過皮帶與帶輪與拖拉機主軸直接相連接,以帶動刀軸的旋轉,將傳送過來的棉柴直接進行粉碎。由于刀片的形狀存在偏角,故粉碎的秸稈順勢成螺旋狀向出口傳遞,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將粉碎的秸稈送上運輸帶,運至車頂的倉內,收集完成[4]。
3.4 與拖拉機機體連接
將設備安裝于拖拉機的正前方,通過液壓裝置與機體連接,如圖5所示。在拖拉機啟動和收獲機非作業狀態時,借助離合器讓發動機主軸與皮帶輪分離,如圖6所示。
4 創新點
①該機構采用聯合機械方式,集拔桿、撿拾、粉碎與收集于一體,有效減少機械近地壓地次數,提高棉桿收獲效率[5]。
②該拔柴機構的刀盤可在一定空間內做適當調整,以滿足行距不同棉柴的要求,提升機構的適應性。
③該機構采用螺旋撥盤機構和輥壓機的雙重采拔,保證且提高了采拔率。
④該設備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可以實現對棉柴的再回收,便于棉柴應用于不同方面。
5 應用前景
該產品能明顯改變傳統收割棉柴的方式,采拔、撿拾、粉碎及收集的機械化將會省時、省工、省力,大大提高收割效率。該一體機一方面減少了廣大棉農朋友的勞動強度,為其解決種植棉花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收集的粉碎棉柴可作為食用菌材料、造紙、填充材料、纖維板及木塑板等的原材料,還可碳化制成新能源材料,為棉農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上官林建.SoildWorks三維設計及動畫制作[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沈茂.我國棉柴機械收獲技術現狀綜述[J].農機化研究,2009(6):22-25.
[3]徐灝.機械設計手冊[M].2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2000.
[4]王雪艷,成聰,龐紅.機械技術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5]陳立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