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洪 東明縣人防工程質量監督站
近年來,建筑工程項目伴隨著項目投資大、建筑技術復雜、建筑工程頻繁應用新材料等特點的不斷呈現,工程質量監督工作越來越得到國家和人民的重視。2017年3月9日,住建部就已經在《關于印發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文件中,對BIM技術問題進行了規定。這一法規政策的出現,意味著在建設市場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既要保證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高效開展,又要滿足法規要求的抽查抽測力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面臨著嶄新的挑戰。將BIM技術這一項革命性的信息化新技術運用到建設工程領域中,為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我國建筑質量監督工作基于現有的法規條款,相對滯后,跟不上當前建設市場日新月異的動態變化新形勢的發展,質量監督工作在這種新的發展形勢下遇到了瓶頸,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效率也因此受到影響。為了覆蓋建筑工程整體的監督而減少單個建筑項目的監督頻率,這種方式雖然看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據近年我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形式進行分析,其施工監督與材料監管的抽查需要根據兩種抽查形式確定。其一,質量監督差抽查;其二,實體工程質量抽查。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抽查形式的不同,前者多以抽查文書的形式進行,實體是對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相關資料以及對實體工程節點、材料、檢驗批或驗收批、設備信息、構配件等的抽查抽測。BIM技術應用到工程監督工作中,與質量行為監督缺乏結合點,原因在于質量行為的監督主要依據文書資料以及與現場實際情況做對比,從這點來看,運用新技術突破質量監督面臨的瓶頸、提高質量監督工作效率,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樁基施工前必須做好準備方面的工作,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延誤工期的情況。使用Revit 軟件的體量功能,結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使用Revit 軟件,通過勘察報告繪制出地址模型。工程在打樁前期就應該結合地質模型圖,開展相關的施工。相關單位借助BIM 技術,對數據報告及施工安全材料數據相結合,才能為監管部門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案。相關的質量檢驗部門需要對建筑材料的規格、數量等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更加安全的樁基施工文件。
在建筑工程項目現場施工前期,相關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利用BIM 技術,對所要實施的建筑工程預設方案進行模擬。利用BIM 技術模擬出來的相關模型,這樣相關監督部門就可以進行現場施工前期的工程預判。并以此為據,事先對施工現場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個構件發生碰撞的概率極大降低。在正式施工過程中,要對建筑工程項目現場的實際工程質量進行現場監督。在施工現場監督過程中,就可以利用BIM技術模擬的試驗中出現的構件碰撞事故的具體位置,預判在施工時可能要出現的構件碰撞問題,假如在檢查時出現了模擬試驗時的碰撞問題,需要馬上通知施工方修改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不可缺少任何一件材料,例如:鋼筋材料。鋼筋材料主要用于保障工程建筑的整體結構。任何一段鋼筋的布置不合理,就會為工程安全埋下隱患。鋼筋通常是以表面載荷均勻傳遞的形式,將工程各材料產生的應力,傳遞到鋼筋各處。鋼筋所形成的“骨架”,可以防止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夯基時,出現偏差。因此,鋼筋的安裝、焊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顧傳統的鋼筋繪制、施工形式,監督人員需要攜帶大量的圖紙、圖片集等相關資料,對鋼筋焊接及安裝的各處情況,進行系統的排查并計算相關的安裝數據。現代建筑工程的鋼筋安裝及焊接都較為復雜,傳統的監管方式,只是在增加監督人員的無用功。BIM技術的應用,可以讓監督人員預先利用BIM模型,進行整體的檢測模擬;以調整相關參數,來了解鋼筋安裝問題的隱患點,而且省了查看圖紙和計算的時間,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確保了工作質量。
總之,BIM 技術為建筑工程項目的監督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可視性。BIM 技術,通過數字、信息等多項技術,可以模擬工程建設施工的生命周期,了解設計、施工、運營方面的不足點。監督工作作為保障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運營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監督人員有效利用BIM技術的可視化、跨地域的操作、跨階段同步操作等相關技術特點,將監督工程實現宏觀角度分析與空間信息判斷,才能達到監督工作的創新的目的。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建筑業現代化和信息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