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前陣子,朋友老李買了輛18萬元的新車,約了幾個朋友好一番慶祝。哪知飯后,老李愛人拉著我的手,一臉愁容:“車是他零首付買的,每個月要還5000多元車貸,往后可咋過?!?/p>
這話不小心被老李聽見,他臉色突變,怒吼:“買車怎么了?大家都有,就我沒有,還要不要面子了?”
據我所知,老李工資3000多元一點兒,他愛人在家帶孩子,做手工補貼家用,日子一直過得緊巴。老李單位離家兩里多路,踩個共享單車上下班,耗不了半小時,省錢還鍛煉身體,真沒必要貸款買車。大家知道這事后,都覺得老李打腫臉充胖子,一點兒也不羨慕他了。
前幾天,一個在鄉政府工作的同學,跟我訴苦。剛上班時,他很看不上這份工作,三番五次想辭職,父母知道后暴跳如雷,說雖然工資不高,但穩定,在鄉里人看來還很有面子。他拗不過父母,只得堅持。
后來他也漸漸認為,在這工作能得到親友的尊重,是件倍兒有面的事。因為專業不對口,再加上性格本就不適合,每天得過且過,工作了10多年,他沒做出一點兒成績。
“如果不在乎什么面子,早點兒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事業和經濟狀況肯定比現在好很多,我也會快樂許多……”同學嘆氣。
看來每個人的身邊還真不少這樣的“櫥窗人”,夠不著名牌包名牌表,還非得買幾個;買不起高檔車,背著車貸也要買;供不起孩子讀貴族學校,還非往里擠,不惜搭上好幾萬元門檻費……表面光鮮靚麗,實際經濟拮據,身心俱疲。不禁想問,這樣做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