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經常會聽人談論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那么,什么是溫室效應呢?
1.需要什么?
兩個一模一樣的塑料瓶蓋
兩個平底廣口杯
一塊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玻璃
一臺冰箱
2.做什么?
(1)用瓶蓋在冰箱的制冰盒或冷凍室里制作兩個大小一樣的冰塊。
(2)在每個杯子里放一個冰塊。把正方形玻璃蓋在第一個杯子上。
(3)把兩個杯子放在陽光下,計算每個杯子里冰塊融化的時間。哪個杯子里的冰塊先融化?
3.什么原理?
蓋著玻璃的杯子里的冰塊最先融化!
冰塊需要熱量才能融化,而在實驗中,這些熱量來自太陽。兩個杯子里冰塊融化的速度不一樣,是因為它們接收到的熱量不同。
所有的物體,都以一種人類看不見的輻射散發著熱量,我們把這種熱輻射叫作紅外線輻射。當一個物體因太陽光而受熱時,一部分太陽光會轉變為熱量,并被物體以紅外線的方式反射回去。但是,紅外線無法穿透玻璃,于是就又被玻璃反射回杯子的內部,這樣就增加了實驗中冰塊接收到的熱量。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
4.有什么用?
在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就相當于實驗中的玻璃,它們把熱輻射反射回地面(吸收熱量),并阻止熱輻射離開大氣層,從而令大氣層的溫度升高。所以,我們把這些氣體稱為“溫室氣體”。自從人類開始在工廠和汽車里燃燒煤炭、石油或天然氣,大氣中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這些氣體正在不斷污染和加熱著大氣。因此,我們必須減少排放這些令地球變得越來越熱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