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輝
(福建住建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某房地產開發商住樓, 1#~8#樓共計7棟,地下室2層車庫,1層為配套,2層以上住宅,總建筑積119 947.38 m2。1#樓18層框架剪力墻結構,1層架空、商鋪,2~18層為住宅層高2.9 m。墊層混凝土設計強度C15,墻、柱從基礎頂面~5層樓面混凝土設計強度C45,梁、板混凝土設計強度C25。
1#樓墊層、墻、柱、梁、板均采用預拌混凝土。墊層厚度150 mm?;鄣讟烁叩冉涍^驗收。墻、柱從基礎頂面~5層樓面,部分剪力墻Q-2規格300×4 500 mm、KZ15規格800×500 mm。部分梁Lx-4(1A)200×600等及板厚160、140、120、100 mm。鋼筋隱檢、模板預檢、配合比及原材料檢測等均報監理驗收合格,坍落度、標養、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強度檢測評定合格,養護14 d,均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工民建施工質量的提升。但是,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致使混凝土澆筑施工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故而,為了不斷提升工程結構的穩定性,一定要綜合工程建設情況,科學地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進行利用,強化對混凝土質量的檢測,整體地進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效果。
近年來,社會在飛速進步的同時,工民建工程施工項目也呈現出了不斷增加的趨勢。并且,隨著澆筑層數的不斷增多,混凝土的澆筑體量也逐漸增大。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于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在工民建施工作業進行過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如施工技術人員水平較低等),使得施工質量一直無法有效提升[1]。并且,在工民建工程建設中,施工人員的流動性相對較大,從而導致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的效率無法得到保障。故而,要想不斷地對工民建施工水平進行提升,強化混凝土的施工效果,那么施工企業就一定要強化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結合具體的工程施工情況,合理地進行優化和完善,以便澆筑技術可以與工程融合在一起,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
1)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管理和控制。為確保能夠有效地對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進行提升,那么在工程開展的前期,應該強化對施工原材料質量的把控。在對混凝土原材料進行購買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安排責任心較強并且能夠約束自身的人員對材料進行選購[2]。同時,混凝土原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之前,還需要二次檢查,在材料質量滿足標準之后,才可以進入到施工現場,確保后續施工不會出現任何的質量問題。
2)科學地開展混凝土攪拌工作。通常情況下,在對混凝土攪拌工作進行開展的過程中,應該依照一定的順序以及材料的比例投放攪拌材料。同時,在攪拌環節,對于攪拌的時間,需要強化把控力度。并且,由于應用場合的不同,所以對混凝土強度等特性的需求也會存在很大差異[3]。故而,在攪拌的時候,還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嚴格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以便澆筑工作的開展可以更加順利。
3)科學地對混凝土進行運輸。在實際的施工階段,針對混凝土運輸工作而言,應該安排相關人員對輸送管道進行檢查,以便輸送管道具有較強的通暢性,不會出現堵塞的情況,從而讓運輸過程能夠更加順利。同時,在對混凝土進行運輸階段,通常會借助混凝土泵等設備。所以,為了確保施工的穩定開展,相關人員需要提前對設備進行檢查,能夠對其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技能進行掌握。
通常情況下,在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澆筑工作進行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有層次地開展施工作業。并且,在對一層混凝土高度進行確定之后,應該充分考慮建筑結構以及鋼筋數量等內容,然后有側重點地對施工方案進行制定,以便為澆筑施工的有序開展提供依據[4]。同時,在混凝土澆筑階段,混凝土澆筑的高度一定要比插入式振搗器的長度大,但需要適度,總體最好不要超過0.5 m。
1)墊層混凝土施工。通常情況下,當基槽驗收工作結束以后,需要選擇臂架式泵車,有效地對相應部位進行澆筑。在具體的混凝土澆筑工作進行期間,可以對平板式振搗器進行科學的選擇和利用,有序地對混凝土振搗工作進行開展。當振搗作業結束以后,應該檢測平整度,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修補方式進行利用。通常情況下,若存在凹陷部位,需要借助相應的方式進行填補。而針對凸出的部分,需要及時地進行鏟平。此外,應該選擇水平刮械,將突出的位置刮平,然后利用木抹子將其磨平,再借助鐵抹子對相應的部位開展壓光處理。
2)墻、柱混凝土施工。在對墻以及柱開展混凝土澆筑的前期,需要強化對填充比例的重視,并且合理配制混凝土。通常,可以先澆筑一層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對澆筑厚度進行合理控制,最好為30~50 mm[5]。同時,應該適當地對分層澆筑的手段進行利用,科學地對墻以及柱混凝土開展澆筑處理。在振搗期間。應該重視分層落實的情況,以確保能夠全面地對施工質量進行把控。借助30振搗棒可以有效地對這種方法進行應用,對分層厚度進行嚴格管控,一般為300 mm以內。當然,如若借助50振搗棒來對振搗工作進行開展,那么則應該將分層的厚度把控在400 mm范圍內。此外,在施工工作進行以及開展時,還應該對墻洞口兩側混凝土的高度進行控制,確保其協調統一。
3)板、梁混凝土施工。根據框架格的順序,完成板以及梁混凝土澆筑施工工作。在具體的操作期間,應該先將梁依據梁高,有效地進行分層澆筑,讓其可以成為梯形。當澆筑到底部的時候,需要和板混凝土一起澆筑。同時,隨著階梯形的不斷提升,相關人員應該逐漸地朝前推進澆筑。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確保澆筑的方向具有較強的統一性,也可以規避傾倒等問題的出現。
在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進行過程中,剛澆筑的混凝土出現凝固并且混凝土澆筑施工已經超過了施工的面積之后,那么則需要停止澆筑作業,以確保不會對工程的整體質量以及效果產生影響。同時,如果混凝土澆筑的溫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施工的需求和標準,那么需要對澆筑的溫度進行科學的調整,盡可能地在1 h之內調整到標準的范圍[6]。如果上述要求無法完成,即使在施工階段,也要立即停止澆筑,以免造成更大的影響。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期間,由于工程項目較為龐大,所以其常常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擾。因而,針對這一環節,相關人員也需要綜合進行考慮,對施工的氣候以及天氣等因素進行分析。如果天氣較為惡劣,如出現暴雨以及臺風等,那么應該停止混凝土澆筑工作。在混凝土在澆筑完成之后,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抹壓,在抹壓完成后,應該將混凝土澆筑面進行遮蓋,當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后,方可開展混凝土養護作業。通常情況下,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的過程中,其最好要在混凝土澆筑后的7~14 h進行。并且,在養護時,需要時時觀察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裂縫。
無論是在工業建筑建設期間,還是在民用建筑建設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對工程質量以及效果的提升有著很大的意義和作用。通常情況下,在工民建施工階段,有效地將混凝土施工技術融入其中,能夠對工程建設項目的穩定進行提供保證。故而,為了讓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得更加合理且有效,那么施工人員在作業時,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合理地選擇整體分層澆筑以及分段分層澆筑等方式,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有序地對施工方案進行實施,進而從整體的角度上提升混凝土澆筑施工水平。
[ID:01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