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新峰
(山西省沁水公路管理段,山西 晉城 048200)
在現階段道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混凝土道路路面較為常見。作為一種剛性路面,混凝土路面施工處理方式確實表現出了明顯優勢,不僅能夠更好維系道路路面的穩定性和強度,而且能夠促使其表現出較為理想的耐久性,使用壽命較長,不需要進行頻繁維護管理。但是如果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中出現偏差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最終施工質量效果,這也就必然需要重點圍繞著混凝土道路施工全過程進行嚴格把關,切實關注前期準備階段以及現場施工操作的具體要求,力求更好地凸顯混凝土道路施工價值。
在混凝土道路施工前,技術人員往往需要首先關注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重點從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入手進行準確評估,判斷相應施工方案是否具備較強規范性和可行性,對于其中存在的明顯違規內容予以及時修正。一般而言,技術規范中需要積極關注的主要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BGF80/1—2017)以及《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試驗規程》(TGE30—2005)等,技術人員應該結合這些標準進行施工方案的核查,針對施工方案予以優化,以更好地指導和維系后續現場施工操作的落實。
在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得到技術規范審查無誤后,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還需要重點圍繞著現場進行準確測量放樣,以便于后續施工操作的進行,對于實際操作進行準確限定。在測量放樣中,因為道路工程項目的規模往往較大,如此也就必然需要重點圍繞著全路段進行整體把關,比如在樁設置方面,應根據直線段以及曲線段應該靈活調整,避免間距過大影響施工指導作用。為了更好地確保測量放樣的準確度,往往需要借助于先進測量技術手段,圍繞路橋工程項目的中心線及邊線等進行精細化處理,同時做好復核工作,規避誤差問題。
混凝土道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還需要重點關注施工物資,以求更好地為后續施工操作創造理想條件。相對而言,各類施工機械設備的準備難度較小,在詳細、全面分析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后就能夠予以明確,然后從時間節點入手進行把關控制,進而更好地優化設備參與效果。混凝土材料的配制往往面臨著更高的難度,這也是比較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關鍵所在,應該切實圍繞著材料配制工作予以嚴格把關。在混凝土材料配制中,主要圍繞著水泥、水、集料以及外加劑進行合理配制,以確定最優比例,更好發揮混凝土材料的應用價值。在混凝土材料配制完成后,在施工應用前往往還需要重點圍繞工作性、抗拉強度以及耐久性等基本指標進行準確檢測分析,對于施工現場的一些其他特殊要求同樣也需要針對性分析,比如抗凍等級要求需要在混凝土材料配制中予以體現,避免影響到后續混凝土攤鋪質量。當然,因為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在配制完成后還需要重點做好及時調運工作,并確保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能夠保持應有性能,借助于專業運輸機具,促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施工操作。
對于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操作而言,其雖然不如建筑工程項目中混凝土結構施工復雜,在模板應用方面的要求不高,但是同樣需要規范做好模板支護工作,避免因為模板應用不合理而影響到整體結構的施工質量。在模板的選擇時,應該優先運用鋼模板,該類模板相對更為精確,表面也更為光滑,不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混凝土結構表面凹凸不平等問題,對于模板變形問題的控制同樣也具備明顯優勢。當然,如果在道路工程中涉及到了一些彎曲程度較大的區域,則可以借助于木質模板,但是需要針對模板表面進行清理,同時檢查其是否存在嚴重變形或者受損問題。在模板支護處理中,應該嚴格按照設計方案以及前期測量放樣的具體要求,確保模板支護位置較為合理,避免在實際應用中出現較為嚴重的偏差問題。對于模板的固定也需要落實到位,保障相互之間間隙盡可能小,杜絕漏漿問題。
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重點把握好攤鋪環節,該工序的執行效果直接關系到最終混凝土路面施工狀況,也直接關系到混凝土材料的應用價值。在混凝土攤鋪處理中,首先應該再次檢查模板的支護狀況,確保其能夠位置準確且牢固可靠,避免出現松動問題。一般而言,因為混凝土道路施工中面臨的厚度都不是特別大,可以一次性澆筑完成,應該結合路段長度進行混凝土材料的及時調度,確保道路攤鋪能夠有序完成。當然,如果確實一些路段的混凝土路面厚度超過了25 cm,則依然需要借助于分層攤鋪方式,確保混凝土材料的應用更為協調、有序。在混凝土攤鋪處理中,往往借助于專業的攤鋪機進行處理,其寬度往往需要控制在3.75 m以內,并且促使坍落度得到實時管控,盡量控制在30 mm左右。從混凝土松鋪系數方面來看,同樣也需要嚴格控制在1.10~1.25,如此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混凝土路面的整體質量。
在混凝土路面攤鋪處理過程中,往往還需要同時做好振搗處理,一般可以借助于插入式振搗棒進行處理,尤其是在邊角區域,更是需要精細化操作插入式振搗棒,促使其能夠更好地成為混凝土路面性能的保障。為了更好地優化振搗效率以及質量保障效果,在混凝土路面其他區域還可以借助于平板振搗器進行處理,其振搗效率更高,振搗質量往往也能夠得到較好保障,不容易出現混凝土不均勻問題,對于蜂窩問題的預防具有積極作用。
混凝土道路施工在整平方面也需要予以積極關注,要求確保混凝土路面具備更高的平整度,以較好地實現對于后續通行效果的保障。在整平處理中,首先應該借助于條夯振平板面進行處理,確保混凝土路面中存在的氣泡以及泛漿問題得到有效處理。針對處理后路面出現的明顯坑洞,也需要進行恰當填補,確保混凝土道路路面更為理想。在條夯處理完成后,可以借助于滾筒提漿整平處理手段,促使混凝土表面更為均勻,平整度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滾筒提漿整平應該盡量確保全面完整,避免在平整處理中存在較為明顯的遺漏,自身運行速度也需要嚴格把關,盡量保持勻速行進;最后,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還需要借助刮尺予以揉漿刮平處理,以便更好地優化整體平整度,操作完成后可以借助必要的檢測手段進行分析評估,以針對異常問題進行及時的修復處理。
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的應用還需要切實把握好接縫環節,以更好保障整個路面結構的完整度。在接縫處理中,技術人員往往需要重點圍繞橫縫以及縱縫進行差異化處理,確保接縫能夠更為匹配、可靠,可以較好地實現對于縫隙的有效填充,避免在該區域依然遺留較為嚴重的問題。無論是橫縫還是縱縫的處理,往往都需要重點考慮到施工處理間距,并且選擇相匹配的手段進行優化控制,比如平縫加拉桿型處理方式就能夠較好地處理橫縫,有助于確保混凝土道路整體效果。當然,基于混凝土路面施工特點,如果存在脹縫或者是收縮縫,同樣需要進行針對性處理。
針對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的應用而言,必要的養護處理同樣極為重要,養護質量不僅關系到混凝土路面的即時施工質量狀況,而且往往和長期耐久性存在密切聯系,如此也就必然需要重點考慮到養護要點,確保養護周期以及養護措施較為適宜合理。因為混凝土道路施工特點,其一般不能采取圍水養護方式,可以借助于必要噴灑保濕或者是其他覆蓋手段,確保混凝土路面能夠具備理想的凝結條件。一般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時間需要控制在2~3周,需要達到混凝土路面強度的80%為止。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作為當前較為常用的施工方式,確實在施工應用中表現出了明顯優勢,為了更好提升混凝土道路施工效果,首先應該切實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施工材料得到準確提供,測量放樣更為精確,才能夠在后續現場標準化操作后,保障整體施工質量效果。
[ID:01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