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興隆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43)
南寧至玉林高速鐵路南寧段勘察范圍起點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東站,終點位于DK86+000處,沿線途經南寧市青秀區和橫縣,正線長度約87.2 km,路基長度(含站場路基)約19.8 km,路基占線路總長的約22.7%。 區間路基集中在丘陵區,地形起伏大,地形條件復雜。路基工程類型主要以挖方為主,且挖方主要為粉質黏土(具膨脹性)及泥巖、砂巖夾泥巖(具膨脹性)、礫巖夾泥巖為主,局部為灰巖。
全線勘測階段估算出取土量約300萬m3,棄方量約800萬m3,填挖極不平衡,且可作為填料的灰巖集中分布,導致填料來源分布極不平衡;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文件,對于臨時用地不允許占用基本農田, 且需要避開環境敏感點 ,取棄土場選址問題較大。結合南玉鐵路勘測及設計,對南寧地區鐵路取棄土場選址經驗進行總結。
1)估算出全線土方數量地形地貌,初步估算需要選擇取棄土場的面積。
2)初步劃分可能的施工區段,對填料進行調配,盡量不要跨越區段進行調配。
3)與相關專業結合,收集基本農田及城鎮規劃,當地環境敏感點。
4)將收集到的基本農田分布范圍、環境敏感點、城鎮規劃與與 1∶10000地形圖疊加。在圖上結合地質,選取可以作為取土場的高崗地 ,可以作為棄土場的溝谷地。初定取土場位置后,疊加最新衛星影像圖,核查取土場區域房屋及構筑物分布情況,進一步篩選取棄土場。
5)對于選定的取棄土場,交由地質進行核查,選定是否可以作為取土場及棄土場。
6)在經過上述幾輪篩選及確認后,可以初步確定取棄土場設置的合理性。此時同國土部門聯系,根據其要求,向國土部門提供需要資料,請示國土部門復核土地用地性質及是否可作為臨時征地使用。
7) 經國土部門認可的取棄土場,簽訂協議,并交由地質專業對其進行鉆探。調查其土質并取樣進行相關試驗。
對于調查中發現存在石質或淤泥等不適宜取土的情況,及時調整補充新取土場,確保取土總量滿足使用需求。
3.1.1 棄土場問題
在南寧地區,經資料收集及與國土資源部門對接,溝谷較寬、地形條件好的溝谷多為基本農田,經同國土資源部門溝通后,此類溝谷不能用作取棄土場臨時用地。可以用作棄土場的溝谷面積一般較小,導致棄土場數量增加很多,且較為分散。
3.1.2 取土場問題
由于本線路為無砟軌道,對路基變形控制要求高,本次不考慮采用改良膨脹土作為路基填料。選取沿線灰巖作為路基填料。
正線DK16 km之前處于南寧市區,沿線各個方向地表均覆蓋膨脹土,膨脹土層很厚,沒有可供選擇的取土場位置,線路跨越邕江后,DK16~DK44線路周邊多有灰巖出漏,可作為取土點。為減小土方運距,需要在盡量靠近DK16 km的地方選擇一處取土場。
DK16~DK44線路周邊多有灰巖出漏,可作為取土點。DK44~DK86 km沿線地表為膨脹土,需要從DK16~DK44區段區土地按進行調配,運距過大,且DK52 km之后工點需要跨越郁江進行調配,運距過大。DK52~DK88路基工點主要分布在DK52~DK56區段、DK73~DK86區段, 為減小運距,需要在這兩區段各考慮一處取土場。
取土場面臨的主要困難為可以利用的灰巖分布極為不平衡,灰巖主要分布于Dk16~DK44。且需要跨邕江、郁江進行調配,運距過大,需要就近在膨脹巖土地區尋找灰巖出漏點作為取土場,以減小運距,優化投資。
對于DK16 km之前,及DK44~DK86 km取土場選址困難段落,需要結合地質專業,看現場是否有零星灰巖出漏點,并現場實際調查,
對于棄土場因大型溝谷選擇困難,化整為零,盡量多選擇一些棄土場,并進行備選。對于棄土場的坡地需要進行考慮穩定性,盡量少選擇坡度較大的溝谷。
1)南寧東站DK0+000~DK16+100(邕江)段 ,最終在邕江以東灰巖區域設集中取土場,本段路基填料需從邕江以東DK11+600右側7.2 km取土場跨邕江遠運。
2)DK17+100(邕江)~DK52+700(郁江)段本段線路以橋為主,路基較少,區間路基長約5.9 km。DK17+100~DK30+000、DK38+000~DK41+000段出露基巖以灰巖為
主,路基填料采用挖方利用或者采用附近集中取土場取土。
DK30+000~DK38+000、DK41+000~DK52+000段出露基巖以膨脹(巖)土為主,路基填料利用就近灰巖挖方,或從DK43 km處取土場進行調配。
3)DK52+700(郁江)~DK86+000段本 沿線出露基巖以膨脹(巖)土為主。DK56+700~DK60+000段區間路基填料,考慮在六景鎮設集中取土場,取土場設置在DK53+800左側6 km,運距約為12 km左右。
DK74+000~DK86+000段區間 在DK74+200右側3.4 km斷層帶設置,運距控制在6~7 km,
初步設計中 DK56+700~DK60+000段區間路基填料,考慮在六景鎮設集中取土場,雖然經現場勘測,該處有灰巖出漏,對于土方調配較為有利,但是因靠近村莊,該處取土場在環水保報批中,被環水保部門否定。最終考慮該段取土量較少,采取外購級配碎石形式作為路基填料。
DK74+000~DK86+000段區間路基填料原設置在DK74+200右側3.4 km斷層帶,但是根據地質建議,認為斷層帶巖質混雜不均勻,最終該取土場未利用,考慮采用砂巖取土場代替。
南玉鐵路開挖條件極不平衡,且可作為填料的灰巖集中分布,導致填料來源分布極不平衡。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文件,對于臨時用地不允許占用基本農田, 且需要避開環境敏感點,取棄土場選址問題較大。提出對應的解決思路,對于取土點,盡量選取可能出漏的灰巖地點,或采用其他可利用硬質巖代替。對于棄土場,選擇較多的溝谷進行備選。在取棄土場選址過程中,要盡量避開環境敏感點,否則水保部門不易通過。
[ID:0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