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珍
(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工程經濟預算包括設計概算以及施工圖預算,設計概算是建設工程立項后,對工程整體所投入的成本進行測算,設計概算的主要依據是工程材料的市場價格、機械臺班費用、人工費用以及各項管理費用支出等,影響設計概算變動的主要因素包括工程進度、工程質量、施工工藝等。設計概算指標可用于確定工程招標底價。而施工圖預算是施工單位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需要參照執行的依據,它貫穿于工程建設施工全過程,與施工單位的各項施工與管理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另外,成本控制是施工單位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控制范疇主要涉及人、機、料以及施工工藝,如果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缺失,勞動調配和使用就會出現混亂現象,機械設備的作業效率就會降低,施工材料質量就會出現問題,施工工藝就會缺少創新性,導致施工成本呈現出直線上升態勢,進而給施工單位以及建設單位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松懈,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喪失,甚至在施工當中出經常出現人為失誤,而影響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對施工單位的良性發展極為不利[1]。
目前,我國的基礎工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建設工程項目數量與規模遠超于過去,這就給工程經濟預算增加了難度與工作量,尤其對于預算編制人員來說,不僅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建設工程市場的經濟動態信息,而且對編制人員的職業敏感度、洞察力與判斷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到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預算編制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仍然沿用過去的施工定額,定額當中涉及到的人工費用、材料費用已經與現在實際發生的費用不相匹配,這就導致預算計劃成本過低,進而增加了工程設計變更頻次,對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另外,隨著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各種新型技術、新型工藝、新型材料應運而生,而預算編制人員卻忽略了這一關鍵點,仍然采用過去的施工工藝技術或者施工材料。無形當中就增加了技術成本以及材料成本投入,因此,也給建設單位帶來經濟損失。
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成本控制不僅是提效增收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企業決勝千里的制勝法寶,但是,部分企業的主管領導卻忽略了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實際施工當中,過度強調高大上,始終堅持品牌效應,以至于施工成本水漲船高,施工企業也將面臨虧損的尷尬局面,生產效益的最大化目標也成為一句空話。另外,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追求豐厚的經濟效益,在施工過程中,刻意壓縮施工成本,或者引進不合格材料,導致工程質量不過關,這也是造成企業經營虧損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與企業主管領導、各級管理人員以及現場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風險意識息息相關[2]。
工程經濟預算計劃作為成本控制的參照依據,具有動態變化特征,預算內容與市場價格的動態信息有著密切關聯。尤其施工材料價格,由于施工地域的差別,材料價格上下浮動區間也有所不同,如果不及時調整預算計劃,材料價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給工程進度與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比如水泥與鋼筋是建筑工程的兩大基礎性材料,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如果當地的水泥與鋼筋市場出現較大的價格波動,將會使工程經濟預算計劃的精準性受到影響,這對建設方與施工方來說,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經濟損失。
工程經濟預算需要參照施工定額,為了減少工程經濟預算誤差,使預算計劃能夠正確指導和服務各項施工作業活動,為成本控制管理提供真實、確鑿的數據信息,施工企業在制定預算計劃前,需要對當地的材料、人工、機械設備租賃市場價格開展調研工作,以及時獲取最新的市場動態信息,將施工定額誤差降到最低點。由于工程經濟預算計劃的編制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施工企業應當指派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責任感強的專業財務人員承擔此項工作,并在企業內審部門的全程監督之下開展各項工作。如果在計劃編制過程中出現人為失誤或者漏洞,內審人員應當及時予以糾正,以突顯工程經濟預算的實用價值[3]。
成本控制的主體是施工現場的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因此,施工企業應當從管理源頭抓起,在施工之前,首先做好成本控制的宣貫工作,將成本控制包括的主要內容逐一滲透到各級人員的腦海當中,使其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與大局意識。施工人員應當樹立節約意識,避免出現人為浪費現象,一旦發現違規行為,施工管理人員應當及時予以制止,并根據企業內部的獎懲制度對責任人進行處罰。另外,施工企業也可以利用教育培訓的契機,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根據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工作性質以及工作強度,針對性制定培訓計劃,并將專業技能、個人素養、成本控制涉及到的具體施工環節等內容納入到培訓計劃當中。為了驗證培訓效果,應當以書面或者現場監督的方式,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如果考核成績不合格,遵循“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原則,給自律意識強、個人職業素養高的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工程經濟預算計劃的實施與執行需要一個科學、完善的監督機制的約束與監管,因此,施工企業應當根據建設工程項目的規模與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現場監督機制,理順監督管理流程,對每一道施工工序進行嚴格檢查。并對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杜絕管理死角。比如在材料進場階段,需要嚴把材料質量關,在現場施工中,對施工人員的浪費現象進行嚴格審查。在人力資源調配方面,需要進一步做出調整和優化,保證施工人員的配備與施工進度保持同步。為了確保收到理想的監督檢查效果,施工企業可以實施責任追究制,在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時,應當以上級主管領導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為準,確保成本控制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能夠杜絕浪費現象的發生,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實力。因此,對于施工企業而言,應當圍繞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機械成本,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實現降本增收的目的。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合理調配現場施工人員的比例與數量,保證各個工種的施工人員數量相對均衡,并利用教育培訓、技術交底、現場指導等方式,規范施工人員的個人行為。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應從材料采購源頭抓起,選擇性價比高,信譽好的材料供應商,并對材料質量、材料運輸、材料保管等工作進行嚴重審查與管理。在機械設備成本控制方面,如果需要租賃一些大型施工機械,機械設備管理部門應當事先確認租賃方的資質與資信,在保證機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的前提下,選擇租賃價格優惠的合格租賃方,并提高機械設備的產出效益。
工程經濟預算與成本控制是施工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有效手段,因此,企業各級領導應當予以高度重視,以轉變現場施工人員的思想觀念為著眼點,科學組織,精心籌劃,在保證工程進度與質量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美好愿景。
[ID:01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