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翔雁
2020年,在園區“適合教育創新年”的大背景下,新城花園幼兒園將“聚焦游戲觀察,解讀幼兒行為,支持兒童學習”作為工作重點,努力發現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魔法時刻”,做有力量的教師。
由于幼兒園活動場地小,活動材料在戶外沒有適宜存放的地方,材料搬來搬去造成了游戲時間的隱性浪費。如何充分挖掘現有的場地,優化空間格局,滿足孩子對游戲的需求,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于是我們設想借助教育內涵建設的東風,申報“課程游戲化戶外資源小站”項目,實現小場地里的兒童世界。
在戶外資源小站建設過程中,幼兒是第一位的,我們以兒童為主體,回歸生活游戲。前期幼兒團討:哪幾個地方需要資源小站,你希望有什么樣的資源站,怎樣建造,什么時間建造,做什么標識,里面需要什么材料?
我們傾聽孩子的聲音,接納孩子的想法,根據園所特點、幼兒需求,建立散點狀的、可移動的、和區域活動內容整合的、方便靈活的資源小站,全新打造集運動、自然科學、社會交往等為一體的戶外游戲場,讓每個資源小站成為區域活動的有力支撐,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場地。
我們還在原有的基礎上改建“活力運動園”,調整“快樂建構園”,新增“童心探究園”,疊加“百味生活園”,巧建“巧手創意園”,在有限的空間里追求有效,讓資源小站來自孩子,服務于孩子。這既解決了活動材料的投放,又體現了幼兒與環境的互動。資源小站材料的投放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戶外小站的環境創設、材料提供,著眼于兒童的學習與發展。課題組改變自選戶外區域的方式,將每周一個上午調整為持續3~4周的沉浸式學習,挖掘一切資源開展幼兒各領域的深度學習,并注重觀察幼兒與環境互動,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課題組逐步豐富資源小站的材料,著眼于兒童的學習與發展,體現豐富性、層次性、開放性以及挑戰性,讓觀察有目的、有方向,基于兒童的興趣,不斷調整、創設、反思,有效建構資源小站、科學觀察、區域活動的金三角;以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方式,促進教師敏銳的課程資源意識;以教師的觀察能力帶動保育員會觀察、保安會觀察、后勤會觀察。在觀察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幼兒深度學習,聚焦游戲本質,不斷深化園所內涵建設。
近兩年時間里,新城花園幼兒園以進階提升、沉浸伴隨等多元形式全面啟動,實現了課程游戲化項研究公民辦全覆蓋的一體化模式,確保了課程游戲化改革規劃先行、分步實施、科學研究、有效推進。
剛開始將工作重點聚焦在觀察的時候,老師們覺得有難度,在新城、東港、涇園三個課程游戲化項目園的引領下,我們嘗試去啃這塊難啃的骨頭。通過教師的深度學習,圍繞科學觀察—正確解讀—有效支持,倡導教師在日常觀察的基礎上,形成實踐反思意識。掌握觀察方法,解讀與評價兒童行為和發展,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
引領帶動片區內街道園、民辦園的共同浸入,以積極、和諧的區域研氛圍,達成課程游戲化發展規劃與制度建設的完善、資源共享的優化與補充、成果的放大與共享。在課程游戲化實施的過程中,成就了一批會思考的園長、會行動的教師。花一年的時間,深度探討一個問題,精耕細作,沉下心來做觀察,靜下心來做教育。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將繼續以全面和高位的視角,協同創新的機制,承擔起片區的責任,全面提升片區園所課程游戲化實施水平和運行質態。
2021年片區發展主題詞是“頂層設計、多元聯動、項目領銜、創新發展”。
①頂層設計。堅定信念,提升科學思維,提前編制園所“十四五”規劃。②多元聯動。借助共建園多向聯動,凝聚集體智慧,實踐與反思并進。③項目領銜。依托在研項目,聚焦深度學習,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④創新發展。立足當下,在課程游戲化之路上不斷探索。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將繼續以全面和高位的視角,協同創新的機制,承擔起片區的責任,全面提升片區園所課程游戲化實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