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婷婷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典型癥狀為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會突然出現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癥狀,嚴重者還會伴有呼吸困難,可在數分鐘內危及生命。
1.過敏性哮喘患者在接觸到某些變應原,如花粉、塵螨、真菌、動物毛屑、硫酸、二氧化硫(松香)、氣體,或食用了魚、蝦、蟹、蛋、牛奶等會導致哮喘發病。
2.上呼吸道感染是比較常見的誘發哮喘病因,細菌、病毒、支原體、霉菌等感染都有可能會引發哮喘,其中,病毒感染造成的氣道過敏性炎癥,是引發哮喘發作的主要原因。
3.過度疲勞、劇烈的體力勞動或運動、長時間沒有休息都有可能引發哮喘。
4.日常生活中有較多有毒、有害氣體,最常見的就是煙霧。冬季由于門窗緊閉煙霧不易飄散,是引發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不慎吸入了煙塵、冷空氣、汽油和油漆的氣味,則會刺激支氣管黏膜下的感覺神經末梢發生異常反應,引起咳嗽,同時會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5.哮喘病人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氣溫忽然變冷或氣壓下降都有可能引起哮喘發作。通常春、秋兩季是哮喘的多發時期。
6.情緒波動較大也可能誘發哮喘,比如過度抑郁、興奮、激動、悲傷等。
1.猝死。猝死是哮喘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因其常常無任何先兆癥狀,一旦發生,往往來不及搶救。
2.肺部感染。哮喘患者多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由于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受到干擾,容易繼發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3.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由于缺氧、攝食不足、大汗等,常常并發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這些均是影響哮喘療效和預后的重要因素。
4.氣胸。由于哮喘急性發作時氣體潴留于肺泡,使肺泡含氣過度,肺內壓明顯增加,哮喘并發的肺氣腫會導致肺泡破裂,形成自發性氣胸。重癥哮喘需要機械通氣治療時,氣道和肺泡的峰壓過高,也易引起肺泡破裂而形成氣壓傷,引起氣胸甚至縱隔氣腫。
5.呼吸衰竭。肺通氣不足、感染、用藥不當、并發氣胸和肺不張以及肺水腫等,均是哮喘并發呼吸衰竭的常見誘因。一旦出現呼吸衰竭,患者會嚴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導致酸中毒,危及生命。
6.致命的心律失常。哮喘急性發作時可能會導致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原因可能是嚴重缺氧,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也可能是藥物使用不當。
7.遠期的并發癥。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動脈高壓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其發病與哮喘引起的反復氣道阻塞、感染、缺氧及血液黏滯度增高等有關。
1.避免接觸過敏原。不同哮喘患者的過敏原不同,如動物的毛發、塵螨、花粉、蠶絲、羽毛、飛蛾、棉絮等。患者要找出自身的過敏原,避免接觸到過敏原。
2.預防感染。哮喘患者要積極預防并治療感冒、流感、鼻竇炎、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3.避免過度勞累。患者要避免強烈或長時間的競技運動或體力勞動,避免過度勞累誘發哮喘,平常運動也要遵循適可而止的原則。
4.避免情緒波動。患者要避免過度悲傷、過度憂慮、過度興奮,保持平和心態,處事淡然,減少不良情緒對病情的刺激,積極調整心態,保持愉悅心情。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疾病,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好預防措施。